□
2020年3月23日,运城市盐湖区财政局工作人员深入盐湖区东郭镇刘范村、蚩尤村、磨河村、界村、东郭村,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干部群众,对东郭镇岚山根片区美丽乡村建设五个示范村,进行调研规划,推动开发建设。
1.整合资金1000万元,支持岚山根·运城印象项目建设。岚山根·运城印象位于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西南侧,南靠中条山,东邻九龙山,西邻中国死海、凤凰谷、关帝庙,周边开发成熟的景区较多,是晋陕豫生态旅游金三角之地。2016年11月,在盐湖区委、区政府的主持下,岚山根·运城印象——岚山根晋南民俗文化体验村项目正式签约。2017年3月,破土动工建设,2018年5月建成并试运营。一期占地400余亩,已投资建成一条小吃街、茶馆、十三县特产展示街、酒吧街、游乐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投资2.5亿元,日接待客流3.5万人,月最大产出800万元。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提升。有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当地农民就业、养老、医疗等提供有力的保障;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项目预计总营业额将达到3亿元,新增8000个固定岗位,村民人均收入预计将由7000元增加到3.6万元,基本可以解决村民就近就业问题,使村民早日增收致富;树立运城特色旅游形象品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目标。
2019年,区财政局紧紧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安排,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支持“岚山根·运城印象”完成了1号路(停车场地外环路)、2号路(环绕岚山根路)建设、停车场建设、部分道路及停车场绿化,为“岚山根·运城印象”启动运营注入活力,筑牢基础。
2.全力支持东郭镇美丽乡村连片开发建设。东郭镇东郭村、磨河村、界村、蚩尤村、刘范村是美丽乡村建设连片开发示范村。2020年,区财政局将再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找准切入点,补齐短板,集中支持东郭镇五个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
1.2019年以来,认真落实盐湖区委“三个一”工作要求,主动争取上级财政项目资金1000万元,支持“岚山根·运城印象”建设,并公开向全区人民承诺,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2.认真贯彻新时期积极财政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思路,找准切入点,补齐发展短板,整合项目资金,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岚山根·运城印象”已经成为运城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并带动周边河南省三门峡等地前来投资发展。如,豆腐坊老板荆海东,51岁,是临猗县东张人,除他和儿子外,还雇了当地2个农民工,夏天生意好,多时要雇3—4人,管吃,每月每人2000元工资。店里每天收入300-500元,夏天达到1000元。醪糟店老板是平陆人,60岁,热情细心,大家品尝过他烧的醪糟后,一致夸赞手艺好,味道纯正。
3.财政干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敢于担当,创新发展。为了推进项目建设,盐湖区财政局建立财政部门牵头,乡镇干部配合,项目单位具体实施完成的工作机制。从项目规划招标到实施建设,财政局从领导到一般业务人员,加强与项目单位、施工工人随时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确保把项目工程做成精品,使财政资金花有所值,让人民群众满意。
4.坚持因地制宜,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在财政扶持资金使用上,盐湖区财政局努力做到尽钱吃面,量力而出,有多少钱干多大事,建立财政部门牵头,乡村干部配合,项目企业实施的工作机制,深入调查研究,严格把关,决不因资金不足而干半拉子工程、豆腐渣工程。
1.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足,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上头热下边冷,乡(镇)、村干部有怕苦怕累畏难情绪。
2.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引领作用不强。一是从垃圾处理到污水处理缺乏系统性、协调性规划,特色不突出。安排项目存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现象。“岚山根·运城印象”小镇特色文化仅集中于小镇主路,各店铺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文化特色展示不充分,前期规划对客流高峰估计不足,导致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等;二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标准,就盐湖区多数乡村来看,仅凭自身力量一时还远远难以实现。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从盐湖区美丽乡村建设来看,多是财政掏钱,政府投资,村集体没钱投入。
4.社会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不高,从目前盐湖区政府投资建设看,都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经济效益不高,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1.坚持“三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健康稳步发展。始终保持美丽、绿色、可持续的高标准建设发展;统一培训,弘扬地方特色。加大对蚩尤文化、刘范村旧村晋南民宿文化、九龙山旅游文化的挖掘弘扬,打造和谐、自然、文明、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统一管理,真诚对待每位游客。不拉客、宰客,让每位游客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以“岚山根·运城印象”为牵引,持续推动当地农民增收,为农民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加强工程价款结算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工程价款结算程序支付工程款。财政部门依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拨款申请单、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付款证书、票据、工程量清单等相关资料,将工程款拨付至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竣工由财政部门或建设单位委托有专业能力的社会中介结构进行审核。财政部门依据审核结果支付工程尾款。项目建设单位可以与施工单位在合约中约定不超过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或采取银行保函替代工程质量保证金。
3.坚持在党委、政府集中领导下,针对影响美丽乡村项目工程进度问题,定期召开分析会、推进会,包干到人,定期解决;针对资金不足问题,进行统筹规划,集中整合。
4.加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热情,使美丽乡村建设深入人心,成为群众建,群众享的利民工程。特别在项目的定位上,要集思广益,调查研究,扩大群众参与度。
5.借鉴和推广“岚山根·运城印象”发展模式,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融合,借鸡生蛋,科学管理,高标准规划,吸引社会资本资源投入。
6.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工程,要有长远打算,科学规划;要坚持循序渐进,积累发展,防止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要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7.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引导和鼓励农村农民积极投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