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了新一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审计机关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意见》精神,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推进《意见》落地落实,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贡献审计力量和智慧。
思想决定行动,认识决定高度。审计机关必须学懂弄通悟透《意见》的丰富内涵和精髓,全面把握逻辑架构和相互关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坚定性、自觉性。
筑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基础。制度是国家之基、社会之规、治理之据、经济之脉。《意见》承前启后,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40多年探索、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与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治理现代化精神一脉相承,首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愿景画卷,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之一,在更高层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地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丰富和理论创新,以关键环节制度创新突破,带动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推进。
勾勒了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指南。高质量发展要有高水平的制度保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场经济中要素流动不畅、微观经济活力不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激活发展活力,就要抓住“牛鼻子”、啃掉“硬骨头”。《意见》不仅从大局上提出了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新论断,也在局部上提出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控股、化解民营企业间债务等的新做法,既有高屋建瓴的战略思想,又有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文件和行动指南,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指明了根本路径。尤其是在后疫情时期,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意见》的出台对疫后重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根本遵循。经济领域既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动力核心,也是审计机关的发家之地和立身之本。审计服务经济大局责无旁贷,保障经济发展义不容辞。在当下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审计全覆盖的趋势要求下,如何更好履行审计职能是一项重大课题。《意见》三次提到审计,提纲挈领地提出了审计全覆盖和强化监督合力,既指明了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环节,也为审计职能履行拓展了新的空间。只有将贯彻《意见》精神与审计事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才能在更高层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推动审计事业发展。
学懂弄通是前提,落地做实是关键。审计机关要深入领会《意见》精神实质,依法全面履行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和经济发展动能。
一是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肃纠错,防范破窗效应。一个制度如果出现纰漏,而没有去弥补,将会带来更多的仿效者,从而导致整个制度的崩溃,这就是“破窗效应”。要紧盯《意见》提出的三十字改革目标和七个方面的改革任务,突出重点靶向,不断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力度和深度,严肃查处、纠正《意见》落实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杜绝破窗效应。要紧紧围绕《意见》出台各项改革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加大政策跟踪审计力度;要围绕产权制度、生产要素配置改革,加大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围绕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改革,加强经济执法等市场监管部门的审计;要围绕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加强就业、社保、卫生等民生审计,揭露和查处《意见》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及时反映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建设中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严肃查处和移送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充分发挥审计警示震慑作用,以审计权威性和影响力增强《意见》的执行力和贯穿度。
二是促进完善制度短板,做好防错,避免木桶效应。木桶盛水高度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要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两手抓”,依托审计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优势,加强对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促进完善《意见》,补齐制度短板,避免木桶效应。一方面,反映制度本身操作性不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要把每一个单位审计中得来的零散的、不系统的情况,进行汇总分类,对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全面地反馈《意见》执行落实情况,对影响《意见》的阻碍制约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更好地推进《意见》落实。另一方面,要立足微观,放眼宏观,举一反三,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提出深化改革、防范风险、创新制度的建议,从源头上推动建立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快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审慎评判审计情况,坚决容错,破解洗碗效应。洗碗越多,摔碗的几率就会越大。如何破除洗碗效应、更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把牢辩证执审理念,准确把握审计执法的尺度和节奏,切实提高审计执法水平。既要坚持依法审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为《意见》的落实落地保驾护航;又要坚持客观求实,审慎评判,准确把握合法与合理、失误与失职、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前因与后果、试验创新探索与钻空子谋私利的区别与界限,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旗帜鲜明支持改革,理直气壮地鼓励创新,真心诚意地宽容失误,做到纠错、防错、容错并举,让“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在审计实践中落地生根。
深学笃用《意见》精神,唯有立足审计实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能见实效。要以《意见》改革创新精神为指引,积极谋划部署审计工作,全面推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思想主心骨。要把牢审计机关的政治属性,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审计工作放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去思考、定位、摆布。要站在促进《意见》落实的高度谋划审计,着眼《意见》的目标任务部署审计,围绕《意见》的政策措施实施审计,坚持党的中心工作部署推进到哪里,审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要创造性开展审计工作,不断破除与新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使改革创新成为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强大动力。
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审计全覆盖。要围绕《意见》提出的“完善审计制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从数量到质量、时点到时长、形式到内容的审计全覆盖。要科学制订项目计划,加强年度间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建立审计计划滚动安排机制。坚持总体把握和科学调度,精准安排审计对象、任务、时间、人力以及项目审计经费。打破地域、层级、专业分工界限,上下联动、横向合作,实现审计资源跨专业、项目、层级优化配置。深化审计“两统筹”,大力推广“上审下”“交叉审”“联合审”“一拖N”等组织方式,大力推进非现场、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不断提升审计效能。加强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相融合,完善与纪委监委、组织、巡视、公安、检察等监督的贯通协作,增强监督合力。
提升干部能力,打造审计生力军。贯彻落实《意见》,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审计干部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充分把握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加强专业知识更新,补齐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全面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增强分析能力,善于从政治站位、改革眼光、前瞻性视角分析研判《意见》落实落地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地分析其根源,形成具有本质性、规律性的审计成果。增强实战能力,坚持把审计实践作为第一跑道,注重在审计一线培养干部,充分发挥审计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广泛开展项目实训、特色培训、优势培训等,着力提升干部实战能力。增强抵腐能力,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廉政风险隐患,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不断深化廉洁从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