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资源一般是指一个地区内具有本地区独特性、代表性、民族性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源。在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积累与发展中,地域文化承载或反映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经济发展、道德观念等,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赋予地域旅游文化资源新创意、新想法,进行新赋能,促使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承载与体现作用,用文化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以地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科学性建议。
自古以来,渔猎文化与农耕文化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在食物获取方式、生活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架构与历史内涵。由于地域旅游文化所带来的生产生活观念,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渔猎文化某种程度上存在于旅游文化中,对农村文化与农村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例如,查干湖地区的广大乡村均受到查干湖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其中,查干湖渔猎文化已经带动查干湖地区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乡村建设。对于查干湖渔猎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了解查干湖渔猎文化的起源与内涵,把握查干湖地区受渔猎文化所影响的农村发展情况。现阶段,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优秀的旅游文化资源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为文化市场注入新的内容活力与广大的受众群体。
查干湖渔猎文化自古影响和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捕鱼进行售卖可带来直观的经济收益,在坚持国家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捕鱼将会促进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平衡。现今,每年的冬捕活动能够为周边村镇与城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020年1月11日《经济日报》发表文章《人鱼欢跃查干湖》指出:2018年,松原市接待游客2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9.2亿元,同比增长28.1%。2019年上半年,松原市又谋划开展了开湖鱼美食节、蒙古族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活动,接待游客达到2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21.6亿元,同比增长194%。2019年10月25日《吉林日报》曾发表文章《做好生态“加减法”,查干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指出: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查干湖景区接待中外游客39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130%。
查干湖冬捕的野生鱼肉质饱满、口感鲜美,备受市场认可。每年冬捕时,摊位与店铺及时售卖,若一年捕鱼300万斤,一斤查干湖鱼市场价格15元,冬捕所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因为冬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能够拉动相关餐饮、住宿等其他行业产业的发展。冬季捕鱼具有时间性,大量游客将会体验冬季冰雪文化,领略查干湖冬捕文化的独特魅力。路旁植树、生态厕所、垃圾定点回收等措施促进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卫生标准得到提升,环境得到优化,基于查干湖渔猎文化带动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能够促进乡村振兴与地域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曾有观点提出艺术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通过实践活动促进艺术的发展,在生产生活中,艺术也承担着人类的精神文明与人文价值。查干淖尔地区过年时曾贴出气氛浓郁的渔猎文化对联,同时,捕鱼的专业用语也在广泛流传,记录着渔猎文化的发展。民间故事《把头》《抢泡子》《看鱼花》《查干淖尔娘》等,其中人物性格丰满,故事动人曲折,地域性特点鲜明,曾被广泛的流传。民间故事的广泛传播,促使广大农村人民热爱生活,向往生活,辛苦劳作并为生活努力奋斗。根据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传播着相关的民俗民约,表现人们质朴的情感以及社会的状态,可见在查干湖渔猎文化的发展下,相关文化艺术承载广大农村人民的生产生活与价值情感,促进一代代人在查干湖渔猎文化的影响下奋发有为。
在快节奏的都市文明下,原始的旅游文化资源逐渐被淡漠,甚至退出大众视野,但优秀的民间故事可以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将民间故事进行包装与加工,制作成影视作品等,以文化促进文化发展,唤起文化生机与活力。21世纪初,在我国耕地面积严重流失的背景下,影视作品《圣水湖畔》应运而生,反映查干湖畔劳动人民迎合时代,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展现查干湖渔猎文化影响下的村庄建设与发展,展现人文价值。注重对渔猎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将民间故事、传统习俗、渔猎观念等进行传承,形成旅游文化当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域性标志,促进当地文旅的良好发展。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查干湖考察时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应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旅游。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早期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生态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其中就要充分挖掘地域旅游文化资源,以旅游文化形成内涵带动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地域性文化旅游能够促使广大游客来到农村感受农村文化,促进当地农民改变产业结构,从原始的第一产业农业向其他产业进行涉足和尝试,增加主营业务收入。以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形象促进生态旅游与绿色经济发展。同时加强生态建设能够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使农民居住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拥有良好健康的身体素质。基于查干湖渔猎文化所形成的旅游文化资源,将会促进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同时能够引导和促进更多乡镇企业在广大城乡中快速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现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地域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程度与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基于查干湖渔猎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特性,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中发挥巨大价值,应当进行创新性探索与尝试。
现今,查干湖发展有待进一步规划和构想。在此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查干湖渔猎文化资源,与现有文化活动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查干湖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更进一步融入渔猎文化符号,促进查干湖渔猎文化资源与周边其他文化景点相结合。例如,乾安泥林和大布苏湖传说等,形成相关文化共生圈,带动旅游及文化的共同发展。在挖掘查干湖旅游文化资源时,也应当进行广泛的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短视频、互联网5G技术、虚拟AR等手段与技术来完成受众对文化资源的体验感。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也给众多旅游景区、文化艺术资源带来一个重要的信号,文化艺术需要在尽可能满足受众体验感方向上,进行线上展览与传播,更需加大创新力度,传统生态旅游资源占比依然较大,真正应用当前国际先进科学技术还是寥寥无几,长此以往,很难与国际发展持平甚至会因此拉开差距[1]。作为民间传统文化,可对相关的习俗、记忆、信仰进行宣传与报道,在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时也可向城市进行推广。同时,应加大吸引力度鼓励青年作家、编剧、导演等挖掘查干湖渔猎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创作。制造出能够代表本地区内本民族的艺术作品,进而提升受众对查干湖的整体印象,以此吸引广大游客前往查干湖游玩观赏,促进查干湖的经济发展。
查干湖附近的广大农村地区,受到查干湖旅游文化的影响。应鼓励附近农民开展以查干湖旅游文化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活动,积极投身到查干湖生态建设中,让自身融入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中,才能充分发挥个体在乡村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价值。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鼓励更多人学习冬捕技艺,铭记冬捕相关仪式。做到上有传承,下有发展创新的新模式。
充分挖掘查干湖渔猎文化资源的同时,应当深度结合生态旅游的理念。同时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促进游客对查干湖渔猎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欣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能决定游客是否前来旅游和消费。现阶段,查干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食宿、餐饮、商业街等相对较少,且距离市中心相对较远,交通略有不便。因此若以文化为核心来发展旅游经济或第三产业,当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形成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与城市发展的互通互联。同时应当加强酒店、宾馆、餐饮、商场的建设,使其带动其他产业行业的共同发展。在查干湖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人才引进,东北地区人才流失问题是近年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查干湖的发展和规划,同样迫切需要大量专业性人才。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个人应当树立家国意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政府应当积极制定有力政策,在人才吸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相关便利或条件。人才吸引能够对查干湖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将创新后的成果应用在经济发展和文化推广中,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查干湖渔猎文化作为地域旅游文化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渐渐远离大众视野。但查干湖渔猎文化所承载的查干湖地区多个民族的共同价值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等历史文化积淀。查干湖冬捕社会记忆的连续性使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记忆超越一定范围,不仅获得整个群体的认同,并且以特色记忆为符号在全国推广,更加增强其民族认同感[2]。需要更多的人进行挖掘与保护,传承与创新。打造以查干湖渔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需要广大人民对查干湖渔猎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自主学习与掌握相关民间民俗文化,在思想和意识上自我认同,才能更进一步向他人宣传与推广查干湖渔猎文化。查干湖渔猎文化历史发展悠久,艺术文化资源丰富,当地政府开展相关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相关活动时,充分与查干湖旅游文化深度结合,形成文化的品牌核心。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主动了解查干湖文化和东北地区民俗文化,从而为查干湖渔猎文化带来大量的受众群体。文化认同感能够促进文化自信,从而才能带来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增长与实现绿色生态建设目标。
查干湖渔猎文化资源对查干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历史各阶段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丰富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人们依靠查干湖繁衍生息。查干湖为人们解决生计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渔猎文化所形成的民俗、技艺、仪式、信仰等对社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今,充分挖掘查干湖旅游文化,以文化来促进文化的振兴与创新,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内涵与地域标志。查干湖渔猎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应当不断进步与创新,应当加强人才引进与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用多种媒介进行传播与宣传,并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相关旅游文化、民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积极引导本地人民对查干湖渔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希望政府开展更多相关活动时与查干湖旅游文化资源相结合,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查干湖渔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