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志军,陈阿梅
1.沈阳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
习近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怎样培养青年”这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理想信念犹如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人们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行。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主观精神现象,它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等方式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作用,在人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行动指南、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的重要角色,对人的社会生产生活发挥着巨大调节作用。
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1]23号召当代青年要在认真学习科学理论以及积极参加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真正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立志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当代青年作为最具朝气的社会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正因如此,当代青年能否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深刻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体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科学分析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现实情况,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大部分青年能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但是还有部分青年不能够正确认识理想信念对人生未来和国家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缺乏理想信念以及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等问题。他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将理想信念喻为精神之“钙”,告诫青年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要求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上下功夫,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牢固树立理想信念的殷切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把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同中国梦教育割裂开来,要将二者融合起来,让中国梦教育作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真正内核”。他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洞悉我国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给青年教育带来深刻影响做出的科学论断,为当前形势下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国梦作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承载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这个美好愿景只能是在转变为每个中国人、每个青年人具体实在、同心同向的人生理想之后,通过具体实干去实现。同时,中国梦作为国家梦,其本质就是整个国家的理想信念。中国梦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最大可能地消除各种价值冲突,凝魂聚力,引导当代青年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中积极响应主流价值。只有将中国梦的内涵、特色、目的、实现路径,中国梦之于国家、民族、民众的重大意义传递给青年一代,才能更好地引导其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思想和行动集中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上来,积学储宝、酌理富才,勇担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绽放青春光芒,让青春梦在与中国梦同频共振中实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点要求,指出青年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1]21,为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指明了实现路向。
首先,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理性认同科学理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3]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无产阶级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理论,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个人成长的行动指南。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这些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是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前提条件。只有我国青年一代真正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科学理论,才会愿意去付出精力和时间学习、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实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养成的质变过程,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理想信念。
其次,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认识历史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和历史演进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3]之所以倡导以史为师,正是因为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规律性指导着人们能够在多种可能性空间内进行合理选择,不断优化、调整追求目标,找到通往进步的“船”与“桥”,最终实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重要思想不仅表达着科学发展的现代理念,也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所积淀的文化精髓,是我们党尊重和运用人类历史运动规律以及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当代青年要在正确认识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明晰自身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善于学习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树立的理想信念经得住实践的磨砺和历史的检验。
最后,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准确把握基本国情。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国基本国情不仅提供了青年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环境,也是我们党制定青年政策的最重要依据。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当前我国基本国情就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最大实际。立足这个实际,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所发生的转变,有助于广大青年处理好“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找准方位,合理规划人生。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23,深刻阐释了坚持文化自信对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坚持文化自信,重点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增强当代青年对我们文化的自信。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精神瑰宝,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5],而当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只有他们真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才能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基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6]188,号召广大青年学习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智慧,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丰富,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为解决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提供了极好思路,对广大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163-16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积极向上、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价值观念,如自强不息、仁者爱人、天下大同、以民为本等。这些价值观念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当代青年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有助于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明晰价值判断标准,能够在价值观多元、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青年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崇德重礼”的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爱国、明智、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视、求新、勤俭、奉公、务实”[8]等精神品质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的道德追求。当代青年只有通过学习这样的优秀文化,增强深厚民族情感、继承优良民族品质、弘扬优秀民族精神、保守高尚民族气节、传承良好民族礼仪,才能够养成良好道德修养,将爱国爱民、勤劳节俭、严己宽人、谦和好礼、尊老爱幼等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青年培养较高的人文素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是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的理论宝库,更是人类历史文化知识的浩瀚海洋。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琴棋书画的传统技艺、诗词歌赋的经典文学等经过上千载岁月积淀,从人文知识、理念、方法、行为等不同层面对青年人的人文素养提升发挥着积极影响,对青年一代成长大有裨益。
关于如何加强当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从宏观角度指出了应该遵循的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重要理念。其一,不忘本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7]164这启示着我们针对青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重视继承的重要性。继承是一切其他工作的基础,要帮助当代青年树立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责任,对传承下来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要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做到扬弃继承。其二,面向未来。“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6]208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他要求当代青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教育方法与艺术、教育形式特别是教育内容上不断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担负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大使命,要根据时代发展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促使其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向发展,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从微观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当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比如“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7]164“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7]164等等,这些论述中都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重点方向等内容的深刻思考,为把当代青年培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提供了重要指引。
法治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信仰法治,则法治中国必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探索法治建设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念,在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但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经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期,还有许多棘手的理论难题需要解决,现实困境亟待破解,法治国家建设任重道远。
法治建设离不开法治教育,对青年进行法治教育是关键。青年一代是否真正信仰法治、是否具备扎实的法治“基本功”、能否积极投身法治中国建设实践,决定着法治建设的进程和方向,事关法治国家建设大局。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法治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培养法律观念、提升法治素养、弘扬法治精神,培育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接班人,才是中国法治建设这篇气势恢宏“大文章”的破题之道。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做出指示,要求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9]希望通过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明德守法的生动局面。在新形势下加强当代青年法治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社会发展现实、放眼法治中国建设与青年健康成长未来,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又一重大要求,是培养青年法治思维、增强青年法治意识、夯实青年法治“基本功”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非凡。
关于如何加强当代青年的法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在坚持德法并举、德法交融原则的基础上,探索更为系统全面的法治教育内容体系以及科学先进的法治教育理念。
第一,加强当代青年法治教育还应该坚持德法并举、德法交融原则。德法兼修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提出的真切期许。他认为法育和德育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实现青年法治教育目标必须“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10]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道德与法律是两种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工具,对人们的行为起着约束、引导作用。硬性约束的法律与柔性教化的道德具有互补性,二者分别在人类社会里填补着对方无法发挥作用的“真空地带”。只有二者相互融合、共同作用,才能绘出国家和谐稳定的“最大集合”,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当代青年的法治教育要坚持德法并举、德法交融原则,在法治教育中注重发掘道德价值,培养广大青年高尚道德情操,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教育青年,促使广大青年遵纪守法;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彰显法律的人文价值、理念,引导青年树立法治意识,以法律的视角审视道德规范,帮助青年更好地坚守道德底线。只有实现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齐施并举,才能实现当代青年的全面发展,培养既有良好道德修养又有较高法律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第二,教育内容要与我们党法治建设思想高度契合。首先,深入发掘依法治国的时代价值。通过帮助广大青年厘清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四个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其次,加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和法治体系等方面的学习。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促使广大青年真正掌握法治相关知识,对我国坚持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立什么样的法治体系以及自身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培养什么样的法治素养、秉持什么样的法治价值观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再次,注重法治建设“总目标”教育。讲清楚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为青年描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宏伟蓝图,引领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激励他们积极投身法治建设实践,为实现党和人民的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最后,树立宪法在广大青年心中的权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11]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层级,具有最高法律权威。当代青年法制教育要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引导青年培养国家意识、规则意识、权利与义务观念等法治意识,健全法制人格。
第三,教育理念应该根据时代发展和现实与时俱进。首先,不断革新法治教育观念。真正实现由突出公民守法重要性的“法制教育”向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对法的需要和信仰的“法治教育”的转变。其次,将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法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借助科学讲授、广泛宣传等形式的普及法律知识活动,从培养当代青年法治思维方式入手,再经过多样性、专业性的法律知识灌输促使青年坚定对法治的信仰,让法治素养成为新时代青年的基本素养。最后,实现法治人才、“互联网+”法治平台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在青年一代的法治教育活动中,专业的法治人才作为智力支持,是法治教育的基础;“互联网+”法治平台是新兴的教育载体和教育窗口,必将成为今后法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法治教育活动则是二者进行“化学反应”的场所以及价值实现的路径。因此,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打造法治教育的良好生态圈,才会增强青年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4]5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全国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的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于通过切实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公民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青年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面向广大青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意义重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12],要求将当代青年的生态文明教育切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实现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后继有人,生态文明道路才能越走越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才能日益做大,环境美、时代美、生活美、社会美、百姓美的美丽中国愿景才能变为现实。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应该加强青年一代的生态文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重要指示。他强调当代青年要“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13],为青年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发力方向。培养广大青年的生态意识,关键是要重视引导青年切实掌握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现实情况,认真学习我们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以前主政地方还是现在主持党中央工作,无论是在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国际重大外交活动,还是在考察调研中,经常会在不同场合谈到他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深刻思考,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纲领,为解决全球环境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蕴含着大量的生态文明教育思想,为开展新时代青年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诸多理论素材。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广大青年运用科学思维全面准确地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帮助他们培养生态意识。
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培养当代青年生态文明意识需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用心感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4]的生态历史观,在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形成对我国生态环境形势的极其严峻性、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极其复杂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的科学把握;用心感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15]4的生态民生观,理顺生态环境和民生的内在关系,真正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用心感悟“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230的生态动力观,运用辩证思维审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相互关系,克服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极端思维、惯性思维,真正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用心感悟“山水林田湖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5]55的生态系统观,真正理解自然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类自身永续发展的朴素道理;用心感悟“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6]的生态全球观,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国家、每个人的共同责任,要突破民族狭隘界限,培养合作意识,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守护全人类的绿色家园。只有当代青年对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旨趣有了准确把握,才能确保他们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意识,使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成为青年群体的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