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建
(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作为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史,本身即是冷门的代名词,而古代民族源流史的考证与研究更是“冷门”中的“冷门”。同时,大历史背景下的大民族或者主流民族源流史考察,其本身已经存在着诸多限制和困难(诸如上古源流史中的资料缺乏与民族混融交流脉络问题等等),而专门考察作为边缘地带地区的民族源流史,更是难上加难。再者,将分属不同地缘政治单元的空间板块同时从整体性层面联动考察其间的民族源流史与分布演变格局,其研究难度自然不言而喻。
赵永胜教授在其近20年的研究时间里,对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古代民族史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源流、分布及其演变研究》一书,即为其关注“冷门”,深入研究视域“盲区”,为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源流、分布及其演变,寻找联动论据、论点和学术创新的心血力作和学术结晶。该书不仅能够集中反映赵永胜教授10余年来关注民族史的研究轨迹,更是学界进一步认识国内外有关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地区民族史最新研究动态的重要参考书。鉴于此,笔者在认真阅读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将此书的相关研究特点、研究新论点和精彩之处,以及值得商榷之处总结如下,以飨读群。
相较之已有的中国西南和中南半岛相关民族源流史研究著作,本书主要有如下精彩之处给作为读者的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体例结构与逻辑布局层面、视野纵横综合层面、观点论证严谨细致层面和多元材料运用互证层面。
其一,体例结构与逻辑布局层面。在体例结构方面,本书采用现代著作书写的常用结构——章节体贯穿全书,由五章主要内容构成,其中:第一章分为四节,第二章有四节,第三章有六节,第四章有四节,第五章有四节。在逻辑布局方面,本书除了第一章是系统介绍本书学术史、如何开展研究的学术思路和总体结构布局外,其余四章内容均是以时间脉络为主轴,纵横向多维总结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人群或者民族的活动、分化与融合、主体民族的崛起和现代分布格局的初步形成特征。因此,在体例结构与逻辑布局层面,本书至少展现出来两大精彩之处。
一方面为学术理论论证建构层面的画龙点睛,即在第一章中对“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区域民族史的建构”这一总括全书行为结构思路主线的探讨与论证。相较之当前许多通行博士论文或者专著的体例结构形式,即第一章为序言/前言的惯用模式,本书在设计过程中则加以调整,直接采用主体导入的形式来叙述作为学术理论章节的体例结构。同时,本章内容除了第一节按照传统的体例结构行文外,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的行文理路均是作者认真加以设计、思考和总结后的结果,如第二节探讨学术史的过程中,没有采用常用的学术史主题介绍型写作形式,而是采用脉络型学术演变逻辑加以贯穿,即“研究的起步”“本土的声音”和“百花齐放”;第三节则直接通过标题的形式,即“多维视野下的研究‘盲区’与区域民族史的建构”来彰显当前国内外对本书主题研究存在的“亮点”和“盲区”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独到的建构思路;第四节则将本书将要探讨的基本框架思路,进一步通过提纲挈领式的文字介绍给读者。就此体例结构和逻辑布局而言,第一章的结构思路和布局方式,已经能够非常形象地透视出作者在写作本书过程中的严谨性、逻辑性和创新性精神,也能够让一般读者能够最直观地了解本书的整体结构风格与逻辑布局特征,进而进一步让读者能够更快或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思路。总之,单就第一章结构体例、逻辑布局和行文风格来说,其不仅是作者深厚研究功底和严谨学术风格的展现,更是作者重视读者阅读感受的一种直观透视。
另一方面为以总结性主题作为每一章内容的标题结构形式。作为一名不了解中国西南和中南半岛民族历史的阅读者而言,他/她若是对中国西南和中南半岛地区的民族史感兴趣,但是作为零基础的阅读者,其需要一种直观的结构布局,进而在标题中即能了解这种民族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和特点,进而在细读过程中,进一步通过论证材料、观点来理解标题中的特征和特点,无疑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本书的整体思想特点结构。无疑,赵永胜教授的这部力作,不仅在第一章学术理论论证建构层面进行了引子铺垫,同时还在每个章标题中加以凸显,以确保读者能全面把握本书行文结构布局中的中心研究主旨和核心思想。
其二,视野纵横综合层面。单向度的研究和写作形式,对于写作者或者读者而言,均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和理解的文本结构。然而,视野纵横综合型的研究,不仅考验作者自身的积累功底和对研究主题的整体熟悉度与全面把握性能力,对读者群体来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亦需要较为厚重的相关基础知识奠基。就此而言,《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源流、分布及其演变研究》一书,其不仅在时间维度上贯穿远古到近代,而且在空间维度层面亦是连贯中国西南到东南亚中南半岛。同时,在关注对象维度上,既要关注远古人群的基本活动轨迹,还要梳理相同时空背景下多个族群或者单一民族的源流、分布及其演变规律。总之,在既有设计的三维或者多维研究框架中,作者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通识性研究积累,还需要具备纵横综合性的关注视野,进而完成逻辑布局设计难度较大的最终写作任务。毫无疑问的是,赵永胜教授在本书中较好地完成了这种视野纵横性的综合考察与写作逻辑任务。再者,就目前有关中国西南或者东南亚民族史的研究中,还未有如此设计布局之成果。因此,称其精彩,也不为过。
其三,观点论证严谨细致层面。通读全书,每当需要论证一个观点,或者商榷一个观点,作者总会在国内外学界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或者基本立场。同时,为了论证相关观点,作者总是旁征博引,力求使本观点的论据充分,而非一家之言,进而提高论点的严密性。在此基础上,全书在时空连贯的论证考察中,提出了对于全面认识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源流史较具总结性的精彩观点,即:
世界史是一部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而整体世界的形成又以区域的联合为基础。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的古代史和古代民族史既有地区差异,又呈现明显的整体性特征,超越现代国界的区域联合是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史和民族源流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倾向。因此,以整体史观为指导,对该区域的古代民族史进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国内外学界对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及其古代史的研究在诸多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亦存在一些“盲区”,故有必要加强宏观研究和整体研究,明晰其区域民族史的研究范围、构建思路及其发展线索(1)赵永胜.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源流、分布及其演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
除了上述精彩观点外,全书始终彰显着一条明显的主旨脉络,即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源流、分布及其演变,在横纵向时空或者族群对象的交织中,总是循着“多点起源与内生外延的民族源流历史”特征,此亦是本书较为精彩之处。
其四,多元材料运用互证层面。就地域层面而言,无论是中国西南,还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均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地理单元结构区。这里是世界上族群分布最为多元的地区之一,因之伴生的语言文字或者研究成果载体也较为多样复杂,既有中文古籍这样的主流文献载体,有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宗主国留下的系列西洋文献载体,有中南半岛古代国家通用之本地文字文献载体,有近现代以来中文、西文或者日文研究文献载体,还有近现代以来中南半岛国家的研究群体使用的本地文字文献载体。然则,单就民族源流史这一主题而言,相关古代文献载体则较为薄弱,更多还是中文古籍记载。即便如此,赵永胜教授在全面考察“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源流、分布及其演变研究”这一主题时,也尽量尽其所能搜集多方面的文献材料,进而实现论证过程中的材料运用多元性目标。因此,通读全书,在材料使用与互证层面,不仅有中文古籍文献这一基本线索,有国外英文文献这一外在研究关注材料,还有中南半岛国家的古代文献材料和学者研究材料,基本上实现了三方或者多方材料互证。此亦是本书让读者在感观层面能够体会到的一个精彩之处。
话说,一千个人阅读的哈姆雷特会展现出一千种不一样的形态。赵永胜教授的著作,虽然在体例结构与逻辑布局、视野纵横综合、观点论证和材料运用等方面,均能够从外在层面让一个读者能够直观地看到和感悟到其中的精彩之处,并且有所收获。然则,若是以一个学者的视角来加以审视和精读,其中相关结构布局或者内容安排,再或者一些细节处理方面,则需要加以商榷,进而力求精益求精。诚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书的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其中笔者认为的瑕疵也许纯属吹毛求疵,但作为学者的视野,也应该力求在充满价值的著作中提出相关的商榷看法,以便参考和继续商榷。因此,就笔者的学者视野审视而言,本书的精彩之外,仍有几点商榷之处。
一方面,结构布局的平整性层面。本书共有五章,第一、第二、第五章均是四节内容,第四章为三节内容,第三章为六节内容(占全书内容的三分之一多),就结构均衡性方面来说,第三章由于中文古籍文献较多,研究对象较为复杂,共成六节并无不妥,但和其他章节的内容相比,未免比重较大,结构的平整性有点失调,能否在今后的再版过程中,有所调整。同时,针对第四章内容的逻辑结构而言,三节内容分别探讨了中世纪时期中国西南的汉族移民与中南半岛主体民族的崛起问题,既然谈到了崛起,是否在本章最后加入一节崛起产生的影响。如是说,不仅能够在全书结构上能够跟第一、第二和第五章匹配,同时也能够使第四章的内容逻辑布局更为紧密。
另一方面,本书的内容布局层面。就全书逻辑结构布局而言,赵永胜教授的大作精彩不断。然则,就其内容布局来说,第二章内容在讨论“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的早期人类与族群活动(远古至公元前1世纪)”中,在讨论青铜文化与早期族群分布时,介绍青铜文化较为详细,而对于分析这种青铜文化分布格对族群互动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关学术争论,略觉意犹未尽。第三章中的南诏部分也是常识内容多过作者的辨证观点。正如方铁先生在序言中所言:“书中的一些观点既可以继续讨论,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入”(2)方铁.序言[M]//赵永胜.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源流、分布及其演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4.。再则,作为一本民族史“冷门绝学”专著,赵永胜教授虽然尽量使用了多元材料加以论证其中的民族源流问题,但是还缺乏历史人类学层面的关怀,即相关源流争论问题,除了可以运用文献材料外,中国西南和中南半岛地区普遍存在的有关民族源流的原生形态材料,如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也可以通过历史人类学的视野对其加以辨证使用,进而能够使本书在内容层面更加厚重。
再一方面,本书的外文文献翻译规范层面。赵永胜教授的这部大作,外文文献资料的大量使用,特别是英文文献资料的大量使用,为其一大特色和精彩两点。然则,不知是出版社规范要求使然,还是相关编辑作用,全书正文中的英文作者名字翻译使用范式比较错乱,绝大多数地方直接使用汉音翻译格式,并未在汉音翻译后面括号中加上英文名字,但部分地方又使用了中文译音翻译加括号英文名字的格式。按照通用惯例,在使用外文文献时,无论是人名、地名还是研究机构,一般均是将其译音成汉文名称,然后在汉文名称后的括号中备注其原文名称。这样以便于阅读者或者相关研究者能够进一步查阅相关作者、地名或者研究机构的信息。诚然,相关作者的外文信息已经标注于页码下角或者参考文献中,在正文中标识有可能会重复或者多余,但是作为阅读者,大部人的第一阅读习惯是从正文开始,而非直接去看引注文献。因之,就此而言,本书中对于外文文献中的作者、地名或者一些研究机构的翻译规范问题,仍需要商榷和加以完善,一方面让全书能够统一使用规范,一方面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
赵永胜教授的这部力作,既是其博士学位论文完善后的心血结晶,还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深耕作品,还是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专项经费资助的优秀作品。因之,其在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源流史研究层面,可谓独树一帜,造诣深厚。正如方铁先生为本书作序中所言,长期以来,赵永胜教授“始终坚持把研究云南与东南亚的历史与民族作为学术追求”(3)方铁.序言[M]//赵永胜.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源流、分布及其演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4.。可见,赵永胜教授长期深耕中国西南与东南亚民族历史的研究付出,亦得到了学界的积极认可。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单就东南亚民族史研究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永胜教授是继云南大学何平教授之后的突出代表学者。作为何平教授的研究生,其不仅在东南亚个别族群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对中南半岛孟高棉族群历史、泰傣族群历史和缅甸克伦人历史的研究等,还在中南半岛民族通史层面也有所突破,而本书正是这种较大突破的具体体现。然则,需要强调的是,赵永胜教授在东南亚,特别是中南半岛民族史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突破和可喜成绩,但后继研究层面,仍有多个领域或者重大课题有待进一步深耕和继续研究。
一方面,对于赵永胜教授自己论证的核心观点“多点起源”具体经典案例的系统论证。如何“多点起源”,需要多方面的材料,比如目前学界比较通用的考古材料,再如历史人类学论证视野下的原生形态材料,如神话传说、族群迁移口述历史材料等。
另一方面,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源流史中的内生外延关系特征问题,有必要将其系统梳理和进一步阐释。虽然“多点起源”为研究该地区古代民族源流的一种观点之一,但“联动内外”的内生外延关系亦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客观现象。
再一方面,赵永胜教授的这部著作虽然从整体性层面关注了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地区古代民族的源流、分布及其演变特点,为系统考究该地区该类问题不可多得的力作,但从具体族群案例进一步阐释该类族群特点,进而从具体层面论证宏观特征,也可以成为今后相关研究者的一种突破点。例如,专门系统考察该地区孟高棉族群、泰傣族群或者藏缅语族群联动内外或者内生外延,或者多点起源的相类族群互动关系史等。
最后,无论是赵永胜教授的这部力作,还是国内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该地带联动性较强的藏缅语族群源流史考察的困境,是目前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源流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相关研究者亦可从该课题或者研究方向着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