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大振兴 筑梦小康大理

2020-02-21 19:06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农村

文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组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20 年1 月,始终牵挂着各族群众小康路的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专程走进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同时针对司莫拉佤族村已经实现脱贫,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新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有必要对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紧围绕“搭建机构、开展调研、出台意见、编制规划、启动试点”等重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开局的实践经验,进行调研总结,加强研究思考,在新起点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五强化”走好探索新路子

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成立了由州委书记、州长任组长的大理州“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设由州委副书记任组长、州人大常委会联系副主任、州政府分管副州长、州政协联系副主席任副组长的工作推进小组,推进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州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建了6 个工作组。

强化机制引领。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全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绿色食品牌”、实施苍洱人才“霞光计划”等政策措施,编制了全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乡村治理任务清单等配套文件。在全省率先实行《大理州“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建立了领导责任制、重点工作责任制、定期巡查制、定期通报制和报告制、追责问责制、考核激励制等6 项制度,实行州领导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钩县(市)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框架。

强化环境提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对标省对州考核评估指出的突出问题,强化措施,压实责任,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落细。

强化试点探索。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州级试点工作,科学编制试点规划,强化督促指导,整合力量支持试点,抓实项目建设。截至2020 年6月底,37 个试点村累计完成项目投资近14 亿元,初步探索形成了大理市古生村“活化乡愁”、漾濞彝族自治县鸡茨坪村“五五模式”、宾川县柳家湾华侨社区“城郊融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三家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洱源县佛堂村“农文旅融合”等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和做法。

强化脱贫衔接。把精准脱贫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合力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五振兴”迈出实践新步伐

聚焦产业振兴促转型。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切入点,开辟了产业兴旺、脱贫致富的新路径。2019 年,全州农业总产值达495.69 亿元,占“十三五”末500 亿元目标任务的99.1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65 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州级统筹发展核桃、蔬菜(含食用菌)、水果、中药材、乳业及肉牛、生猪6 个特色优势重点产业,2019 年全州特色经作基地面积累计达1403 万亩,畜牧业产值达167.8 亿元,人均肉蛋奶占有量等均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创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4 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3 个。大力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全州累计培育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50 户、农民合作社6153 个、家庭农场2008 个、现代农业庄园64 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795.05 亿元,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达15.79 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27.11 亿元。着力实施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实施“三禁四推”,大蒜种植实现趋零,绿色生态种植达26.16 万亩,为洱海保护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人才振兴提素质。充分利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对口帮扶的智力优势培养人才,着力加强本地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培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施苍洱人才“霞光计划”和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若干措施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每年培训2000 余名新型职业农民、100 余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乡村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名师送课到校,深入实施技能强州行动计划。设立专家基层工作站24 家,引进黄印武、封新城等知名人士助力乡村振兴。实施行政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工作,积极扶持返乡人员创业创新。

聚焦文化振兴树新风。把促进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教育在大理州落地生根。抓实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及大理扎染、剑川木雕、鹤庆银器等非遗保护传承活动。以举办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形成了南涧无量山樱花节等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传统文化节日。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全州共有130 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以移风易俗客事从简为抓手,以“爱心超市”为平台,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和谐邻里的乡风文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聚焦生态振兴抓示范。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在全省率先推行村庄规划建设网格化管理,全州行政村农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实现全覆盖。大理市等县(市)积极探索“空心村”整治以及农村宅基地集中规划、定点审批、统规自建。全面推行“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五级联动模式,着力构建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的跨区域无害化处置格局。大力实施“七改三清”行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6.21%,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6.33%,洱海流域实现“四水全收”。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理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4.42%。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4 个、省级生态文明县(市)3 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75 个、州级生态村916 个。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创建12 个省级美丽乡村,大理市古生村等6 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聚焦组织振兴强堡垒。以组织振兴为引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州1425 个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发挥基层“青年人才党支部”作用,吸引更多农村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持续深化“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积极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等脱贫攻坚工作模式,积极推进12个世居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涌现出了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全面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等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积极构建以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思考与启示

稳住乡村全面振兴“基本盘”。努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推动“五大振兴”,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力推动“五大振兴”,就能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筑牢乡村全面振兴“压舱石”。“五大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抓手。“五大振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互为支撑。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所在,文化振兴是重要基石,生态振兴是内在要求,组织振兴是根本保障。

把好乡村全面振兴“总舵手”。“五大振兴”必须聚焦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加快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今日新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