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鹏
她怀着对音乐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的情感, 以优异成绩告别了母校——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 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 从踏入钢琴课堂的第一天起, 她就立下了“当园丁培育花朵, 做黄牛辛勤奉献”的誓言, 并努力用自己的实践和爱心浇灌着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孜孜不倦地谱写着丰沛的人生华章。 康毓春, 这位青年钢琴演奏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钢琴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理事, 北京市音乐家协会钢琴基础分会理事。
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 她是一位严谨认真的教师, 孜孜不倦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不仅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 还常抱病为学生补课、 加课, 为学生组织观摩、 展示和演出, 她热心贡献自己的珍藏曲谱和录音为学生提供资源, 更是将自己全部的舞台表演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学生, 她为了让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演出机会和学习经验, 全力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赛事和演出活动。 由于出色的教学指导, 康毓春老师屡次获得国内外各类赛事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她的学生不负老师期望、 成果斐然, 亦多次获得国内外钢琴赛事的各类奖项, 其中包括亚洲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摩洛哥皇家国际钢琴比赛、中国“长江杯” 钢琴比赛、 北京钢琴音乐节、 北京“希望杯” 青少年钢琴比赛、 “星海杯” 全国钢琴比赛等一系列专业性赛事。 这些优秀的学生在康老师的教诲下, 毕业后有的成为了人民教师, 有的则继续活跃在音乐舞台上, 为祖国的音乐艺术事业奉献才智。
在专业音乐演出领域, 康毓春老师更是一位活跃在舞台上的专业教师, 不仅时常举办音乐会, 还与其他优秀的音乐家组成室内乐组合举行巡回演出, 其最擅长的室内乐组合是双钢琴以及管弦乐组合。 仅2019 年一年时间内, 她就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厅、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以及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举行了数场钢琴独奏、 室内乐音乐会, 收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赞誉之声。 她还于2018 年发行了个人钢琴独奏唱片《春之琴景》, 成为第一个录制全套亚纳切克钢琴作品《蔓草小径》 的中国青年钢琴家。 在这张精致的唱片中, 康毓春用自己的琴音全身心地演绎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代表亚纳切克的套曲。 不同于以往的版本, 这张专辑完美体现出中西方思维和琴韵的结合, 展现出杰出的中国当代音乐家对西方民族音乐的深刻解析, 也使听到此张唱片的乐迷感到愉悦和振奋。 在这部非凡的音乐作品中, 不仅可以欣赏到钢琴演奏家康毓春细腻、 卓越的演奏, 使人置身于童年的故乡, 追忆平生度过的快乐时光, 沉浸在美丽清新的大自然中; 同时, 又可以领略到作曲家对自己家乡的深深眷恋, 对捷克民族的无限自豪, 以及对国家大好山河的诚挚热爱; 也同时激发出欣赏者的爱国爱家之情, 升华了这部作品的创作精神与内在寓意。 不论是这部音乐作品, 还是这张演奏专辑, 都是不可多得和值得珍藏的艺术佳作。
今年年初, 康毓春老师号召和组织了一场线上钢琴音乐会。 2020年4 月7 日, 这场音乐会通过快手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直播。 这场主题为“乐武春天、 致敬英雄” 抗疫情钢琴音乐会, 是由来自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的六位钢琴家,以及特别邀请的四位武汉音乐学院的青年钢琴家共同演绎的。 音乐会以别开生面、 史无前例的线上直播规模, 用钢琴演奏会这样的形式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文艺创作的倡议, 用钢琴的优美乐音讴歌了团结一致大无畏的中国人民, 赞颂了为抗击疫情奋战在前线的英雄工作者们, 以康老师为代表的的钢琴家们用自己如歌的琴音、 娴熟的技艺表达了逝者安息、 生者奋进、 武汉加油、 中国必胜的信念。 虽然不能在华丽的音乐厅中展示自己, 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家中, 用质朴的琴音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勇士和武汉的父老乡亲们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也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了高雅严肃的音乐美享受, 弘扬了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奏响了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的钢琴主旋律, 为直播平台带去了一缕和煦的清风。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以外, 康毓春老师还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演出和教学活动, 不忘初心, 不求回报, 只要有邀请, 她都主动积极配合。今年年初, 康老师参与了由北京怀柔区音乐家协会弦乐分会主办的“崇德尚艺 潜心耕耘” 钢琴、 教授公益讲堂, 为北京郊区的琴童们带去了钢琴学习的新方法、 新视野和新乐趣。 2008 年第8 期的《小演奏家》, 还刊登了一位65 岁的老年学琴者的投稿, 由于康老师为其无偿教授钢琴, 使她对康教授充满了感激之情。
康毓春是一个孜孜不倦的读书人, 崇德尚艺, 不忘初心, 她在竭尽全力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又考取了音乐学博士, 让自己沉浸在学习的海洋里, 用不断更新的知识充实头脑, 以如歌的琴声陶冶情操, 将艺术美洗礼与铸就心灵。 她相信, 只有与时俱进, 让自己始终保持学习和努力的状态, 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教学灵感和动力, 才能使自己的音乐教育事业永葆青春、 充满活力。 康毓春老师教学之余勤于笔耕, 她在《黄钟》 《音乐创作》 《乐器》 《艺术评鉴》 等一系列全国核心期刊中发表的多篇专业性学术论文, 也为钢琴爱好者以及专业学者们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见解, 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丰富了音乐教育领域的内容。
执念初心, 逐梦理想, 崇德尚艺, 潜心耕耘。 青年钢琴演奏家康毓春积学达情, “我弹我心”, 坚守艺术理想, 发扬蹈厉, 不负青春,不断奋斗新征程; 作为音乐教育家她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音乐教育事业, 因为她满怀着坚定的文化自信, 把握住了美育的核心与根本是培育、 发展、 完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