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2020-02-21 17:40陈文强
四川水泥 2020年3期
关键词:碾压沥青路面沥青

陈文强

(福州市琅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17)

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路面得到广泛且普及的应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沥青路面发生病害问题,严重影响到公路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威胁到民众的行车安全。正因此,如何借助科学对策来消除路面病害,延长公路使用年限,成为业内的重点关注问题。

1 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1.1 设计因素

作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前提依据,若施工设计不合理,会导致道路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增大后期路面出现病害问题的几率。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病害问题,包括:(1)未按照规定标准进行路面厚度、结构设计,或者是在设计过程中人员对交通量的预估不合理,导致公路路面设计强度无法满足后期运行阶段的实际交通量需求,增大路面病害的出现几率。(2)未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暗涵填土或者是暗沟的设计,其厚度未达到标准要求,致使公路基层压实效果不佳,后期运行阶段出现严重的横向裂缝。(3)材料选择不合理。施工设计期间,针对沥青混合料的选择不合理,材质过细导致沥青老化;未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沥青混合料级配,影响到沥青混合料性能质量;沥青材料黏结力、低温延性较差,增大裂缝的出现几率[1]。

1.2 施工因素

施工阶段是公路工程实质化的核心阶段,分析当前公路工程因施工不到位而产生路面病害的问题,具体包括:(1)路基施工不到位,施工强度未达到标准强度要求,弯沉值超过规定标准,致使路基下沉,增大路面病害出现几率。(2)施工作业期间,因混合料水分控制不合理,致使半刚性基层铺筑作业不合理,因干缩应力的产生而增大路面病害产生的几率[2]。(3)混合料碾压作业开展,未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配置机械设备,致使混合料碾压质量不达标,加之混合料在运输期间出现离析现象,导致混合料细料上浮,产生路面病害问题。(4)基层养护作业开展不到位,未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洒水,且透油层的铺设过晚,致使路面形成干缩裂缝。(5)沥青摊铺碾压作业时,因表面与内部温差过大,形成温度应力,产生路面病害。

1.3 外界因素

分析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病害问题的外界因素,包括:(1)气候因素。沥青路面在冬季寒冷时期,极易因低温收缩而形成干缩裂缝。(2)水侵蚀问题。若路面积水未及时排除,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水会逐渐向下渗透。加之行车荷载因素的影响,使得路面出现破损。(3)超载。若公路长期承受超限荷载,其路基结构的强度无法满足行车荷载需求,导致公路基层出现裂缝[3]。

2 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对策

工程案例:本工程为福州市琅岐环岛路三期,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琅岐镇,工程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全长6107 米、宽70 米,于2018 年3 月29 日竣工。工程总造价86049 万元,建设单位为福州市琅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工程涉及到道路路基、结构层、路面及其它附属工程的建设,本文以该工程为例,进行路面病害防治对策的阐述。

2.1 沥青路面设计强化

工程设计阶段,以《公路沥青设计规范》为基准,开展本工程道路设计,确保其路面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具体设计中,一方面需立足于半刚性路建设要求的分析,充分考虑到路面温度因素,结合本工程概况选择改性沥青,避免因温度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到路面稳定性。同时,设计期间需考虑到路面抗拉性能需求的分析,选择干缩系数低、抗拉性能强的材料进行公路基层设计。依照道路实际测量结果确定道路的厚度设计,确保其厚度设计满足工程需求;另一方面,按照规定等级要求进行混合料级配设计,并结合以下几点来开展级配效果:(1)严控混合料密度,按照工程建设要求进行最大密度的级配设计[4]。(2)掌握不同混合料的具体使用条件与要求,明确不同材料的特性,通过合理搭配工程材料,提升混合料级配设计效果,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增大路面病害的出现几率。

2.2 沥青路面施工防控的强化

严格规范混合料拌合作业的开展,保证混合料的搅拌满足均匀性要求。等到混合料搅拌完毕,需在运输前进行温度检测与记录;开展混合料抽样检测,若发现集料与沥青料的粘附性未达到标准要求,可结合工程情况的分析,合理掺入消石灰;结合对混合料检测作业的开展,适量掺入抗剥落剂,并将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140℃左右;若搅拌作业期间出现结团、花白料的现象,应合理延长并提升混合料的搅拌时间与温度;混合料运输作业的开展,需严控混合料运输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将混合料运送至施工现场[5]。同时做好保温措施,如在混合料上方覆盖篷布,避免混合料在运输期间出现离析问题;依据本工程路面铺设要求的分析,控制摊铺设备的启停次数,并配置符合工程需求的摊铺设备数量;严格检查下承层质量,确保其下承层摊铺、碾压质量达标后,方可开展下一道工序。

2.3 病害治理措施

若路面存在轻微泛油问题,需将粒径为3~5mm 的粗砂、石屑铺设于泛油路面,接着利用碾压设备开展碾压作业;若路面泛油问题十分严重,可分次治理,首先将粒径为5~10mm 的粗砂与石屑铺设于泛油路面,借助碾压设备开展碾压作业。等到碾压作业结束后,观察路面碾压情况,再将粒径为3~5mm 的粗砂或石屑铺设于碾压位置,再次利用碾压设备开展碾压作业,以此达到治理泛油病害的目的;针对路面坑槽病害的处理,需先清理坑槽,并将坑槽处理成矩形,处理后的矩形坑槽深度应超过原有坑槽的最大深度,接着将坑槽四周与底面存在的粉尘、杂物细致清理。最后填补沥青混合料,进行混合料的夯实与平整,以此消除病害;若公路部分地段的地下水位较高,需结合对工程实际情况的分析,采取合理措施排出地下水,然后将防水材料铺设于基层下,最后进行路面面层的重新铺设,提升公路的防水性能;若公路表面存在拥包病害,需以实际情况的分析为依据,借助相关机械设备进行拥包的清除,然后将拥包位置处理至低于路面10cm,利用热沥青混合料进行面层的重新铺设[6]。需注意,在铺设前必须将拥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杂质、碎屑全面清理,确保重新铺设后的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与耐久度。此外,需结合公路工程建设情况的分析,构建完善的道路预防性养护机制,做到对公路的定期维护与保养,减少病害的产生几率。而针对路面病害的治理,则需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避免因路面病害而影响到公路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3 结束语

沥青路面病害问题的产生,与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天气因素、荷载因素、养护因素等存在直接联系。为避免路面病害影响到公路结构质量以及民众行车安全,需提高对路面病害防治的重视度,实施科学防治对策来有效降低路面病害发生几率,进而延长公路的运行年限。

猜你喜欢
碾压沥青路面沥青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国内沥青市场“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第九章 沥青湖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碾转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