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洋侨务政策研究综述

2020-02-21 17:11王玉娟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侨务南洋国民政府

王玉娟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000)

侨务政策是中国政府为处理与海外华侨的关系而制定的,晚清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府对侨务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是中国对海外侨胞的认识及所持立场的变化,是适应当时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20 世纪上半叶是中国侨务政策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南京国民政府侨务政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占有重要的位置。南京国民政府侨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延续晚清时期及孙中山时期的侨务政策,同时根据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有所发展和创新。同时,中国侨务与中国外交之肇始及与欧美外交史、东西方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互动等世界近现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课题密切相关。因此,对中国侨务史的考察,涉及多个重要研究领域,是一个深具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目前,学界对南京国民政府南洋华侨政策的研究,成果斐然。

一、对民国时期侨务政策的整体性研究

其中李盈慧是这一研究集大成者,其所著《华侨政策与海外民族主义(1912-1949)》一书,从北京政府(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以及战后初期(1945-1949)四个不同时期,以世界范围内的华侨为研究对象,对民国时期侨务机构与侨务理念、国籍法的修订、华侨参政权的确立、保护华侨措施、奖励华侨回国投资政策、侨汇管理和鼓励捐输、华侨教育政策等进行梳理和论述。作者一面试图重建中国政府与华侨互动关系的史实,一面观察中国政府各项侨务政策的推动和效果,不仅论述了北洋及民国政府的侨务政策,同时对闽粤地方政府及汪伪政权的华侨政策作了一番论述。可以说该研究对各个时期侨务政策的制定和内容都有所涉及,不足之处是对侨务政策如何具体执行论述相对较少,而且涉及华侨分布地区非常广,未考虑地区差异性对侨务政策的影响。①李盈慧:《华侨政策与海外民族主义(1912-1949)》,台北:国史馆,1997年版。

张赛群的《南京国民政府侨务政策研究》②张赛群:《南京国民政府侨务政策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以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抗战时期及1945-1949三个阶段为纵轴,具体论述这三个时期国民政府在制定相应侨务政策时所作的努力与贡献,尤其是国民政府国内侨务工作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而对于海外华人社会的状况及对侨务政策实施效果的反应论述较少。毛起雄《中国侨务政策概述》和张赛群《中国侨务政策研究》则是有关侨务政策的综合性研究,论述时间跨度从晚清一直到新中国时期,对不同政权的侨务政策的历史演变做了简要的概述。二者着重突出新中国时期的侨务政策的成就,体现建国后党和国家侨务政策体系的完整性。①张赛群:《中国侨务政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毛起雄、林晓东:《中国侨务政策概述》,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而台湾学者高信《中华民国之华侨与侨务》、颜囯裕《我国侨务政策之研究-民国六十年以后之发展》、李僕生《五十年来的华侨与侨务》等,则论述1949 年前及国民政府迁台后侨务政策的变化,概述侨务机构的变化与政策的主要方向,其研究强调侨务政策层面的内容变化,未针对执行面作深入的分析研究。②高信:《中华民国之华侨与侨务》,台北:正中书局,1989年;李僕生:《五十年来的华侨与侨务》,台北:华侨协会总会,1997年;颜囯裕:《我国侨务政策之研究-民国六十年以后之发展》,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侨务二十五年》《侨务五十年》是台湾侨务委员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和五十周年纪念之作,收集资料从1932年创建时期之侨务、抗战时期之侨务、复原戡乱时期之侨务、反共复国时期为止,侧重于对侨务委员会在国民政府侨务工作的活动与作用进行研究。③侨务委员会出版:《侨务二十五年》,台北:海外出版社,1957年;《侨务五十年》,台北:侨务委员会,1982年。台湾华侨革命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华侨革命史》,对历代中国的侨务政策的发展与演变进行论述,重点突出近代海外华侨革命党人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④台湾华侨革命史编纂委员会:《华侨革命史》,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版。而沈云鸥《中国历代华侨政策的变迁》、夏诚华《我国侨务机构及其政策演变之初探》、包爱芹《1925-1945 年国民政府侨务政策及工作述论》、窦文金《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工作剖析(1927-1949年)》、杨世红《国民党政府1945-1949年侨务工作述评》等文章,则分阶段介绍国民政府时期不同阶段的侨务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对侨务政策效果进行评估。⑤沈云鸥:《中国历代华侨政策的变迁》,刊于吴泽主编:《华侨史研究论集(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夏诚华:《中华民国侨务机构及其政策演变之初探》,香港珠海书院编印:《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国际学研讨会论文集》,第416-431页;包爱芹:《1925-1945 年国民政府侨务政策及工作述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 年第2 期;窦文金:《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工作剖析(1927-1949 年)》,《八桂侨史》,1996年第4期;杨世红:《国民党政府1945-1949年侨务工作述评》,《民国档案》,2000年第4期。

二、有关华侨抗日捐献的研究

华侨参与抗日救亡运动问题一直受到学者们关注,研究主要涉及海外华侨各阶层支持祖国抗战捐献及活动。曾瑞炎的《华侨与抗日战争》是国内最早探讨华侨与抗日战争关系的专著,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华侨在经济支援、人力支援、救国宣传运动、国民外交活动等方面所做的贡献。⑥曾瑞炎:《华侨与抗日战争》,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任贵祥在《华侨第二次爱国高潮》一书中,则把华侨支持抗日战争称为华侨爱国运动的第二个高潮。⑦任贵祥:《华侨第二次爱国高潮》,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他把华侨支持国内革命和建设分为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华侨支持辛亥革命,支持抗日战争为第二个高潮,支持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则为第三个高潮。他的另外一部著作《华夏向心力—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着重概述华侨对祖国抗战作出的重大贡献,并对华侨支持抗战的活动进行分类,例如建立海外抗日组织、捐款捐物、人力支援、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争取国际援华等。⑧任贵祥:《华夏向心力—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台湾华侨协会总会出版的《华侨与抗日战争论文集》以区域性的研究占了较大的比重,探究了亚洲、美洲、欧洲等地华侨及各地侨领以各种形式踊跃支持祖国抗战的情况。⑨台湾华侨协会总会出版:《华侨与抗日战争论文集》(上、下),台北:海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黄晓坚、赵红英《海外侨胞与抗日战争》除了论述华侨对祖国抗战作贡献,而且对华侨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如陈嘉庚、司徒美堂、李清泉等在抗日运动中贡献与作用进行了论述。⑩黄晓坚、赵红英:《海外侨胞与抗日战争》,北京出版社,1995年。此外,有关华侨抗日战争论文有:曾瑞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侨务工作》、任贵祥《华侨对祖国抗战经济的贡献》《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研究成果点评》、黄小坚《华侨对抗日战争的杰出贡献》、黄慰慈、许肖生《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东南亚华侨在祖国抗战与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武菁《抗战时期的侨务政策与华侨的历史作用》等。①武菁:《抗战时期的侨务政策与华侨的历史作用》,《安徽大学学报,2006 年第1 期;任贵样:《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研究成果点评》,《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3期;任责祥:《华侨对祖国杭战经济的贡献》,《近代史研完》,1987年第5期;黄小坚:《华侨对抗日战争的杰出贡献》,《华人华侨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黄慰慈、许肖生:《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学术研究》,1985年第4期;黄慰慈、许肖生:《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近代史研完》,1984年第2期。

对于南洋华侨在抗日运动中贡献作出论述的论著主要有许云樵《新马华人抗日史料(1937 一1945)》和杨建成的《南洋华侨抗日救国运动始末(1937 一1942 年)》等,前者以较为丰富的史料,对于陈嘉庚领导的南侨筹赈总会的努力,南洋华侨捐款献物、抗战宣传、购买公债、抵制日货、回国参战等不同的捐输形式进行详细梳理,对于研究新马华侨抗战贡献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史料意义;后者重点突出南洋各地区国民党海外党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分析了南洋华侨对祖国抗战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②杨建成:《南洋华侨抗日救国运动始末(1937一1942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许云樵、蔡史君:《新马华人抗日史料(1937一1945)》,新加坡:文史出版公司,1984年。

三、有关南京国民政府护侨政策的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积极的保护与救济华侨的措施,尤其是太平洋战事爆发前后,大批旅居南洋一带的华侨为躲避战乱纷纷归国。贺金林的《太平洋战事前后国民政府救济难侨的活动》,论述国民政府救济华侨的积极措施主要包括安置归国难侨与侨眷,介绍工作,设立侨垦区与发放贷款,安置归国侨生,设立国立华侨中学与发放救济金等。③贺金林:《太平洋战事前后国民政府救济难侨的活动》,《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而袁丁、李亚丽《国民政府救济难侨的活动(1931 一1937)一以广东为中心》、林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福建省政府救侨措施及其评价》、唐凌《抗战时期广西的救侨工作》、凌彦《抗战期间云南省紧急救侨委员会初探》等,关注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四个主要侨乡在救济难侨工作中的活动与作用。④林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福建省政府救侨措施及其评价》,《档案与史学》,1989年第3期;唐凌:《抗战时期广西的救侨工作》,《八桂侨刊》,1999年第4期;袁丁、李亚丽:《国民政府救济难侨的活动(1931一1937)一以广东为中心》,《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战后国民政府又筹划组织,开展艰苦卓绝的难侨遣返复员工作。孟宪军《国民政府遣返东南亚华侨筹划研究(1943~1948)》一文中予以关注,国民政府组建战后侨务筹划委员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侨务委员会、外交部、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社会部等部门通力合作,详细制订遣侨办法与具体方案。⑤孟宪军:《国民政府遣返东南亚华侨筹划研究(1943-1948),《暨南学报》,2011年第1期。孟宪军、纪宗安的《战后国民政府对缅遣侨问题初探》论述国民政府遣返缅侨的过程及艰难而漫长的外交交涉。因遣返缅侨过程最为复杂,外交交涉最为困难,遣返人数亦最多,故成为整个遣侨工作的重中之重。⑥孟宪军、纪宗安:《战后国民政府对缅遣侨问题初探》,《东南亚研究》,2010年第6期。

四、华侨教育研究

华侨教育是海外华侨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别必亮的《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⑦别必亮的《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对近代华侨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对侨教育的历史沿革、政策措施、教学情况、教师与学生、教育经贵、组织管理、华侨教育家的思想等具体情况进行微观把握。但该书涵盖范围广,难以对某一地区的华侨教育展开详细的论述与分析。周聿娥的《东南亚华文教育》是一本专门研究东南亚各国华侨华文教育的著作,叙述了各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演变,最后综合考察分析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前景。⑧周聿娥:《东南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年。朱敬先《华侨教育》、张正藩的《华侨教育综论》、《近六十年来南洋华侨教育史》、林蒲田《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概论》也是研究近代华侨教育的力作,但它们同样是偏于通史性质的著作,对华侨教育缺乏系统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如没有对其中课程、教材、教法、教师、学生、经费、管理等具体情况进行微观把握。⑨朱敬先:《《华侨教育》,台北:中华书局,1973年;张正藩:《华侨教育综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年;张正藩:《近六十年来南洋华侨教育史》,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6 年;林蒲田;《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

在论文方面,包爱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与措施》和别必亮的《近代国内华侨教育的政策与措施》,论述了华侨教育政策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一些问题。①包爱琴:《南京国民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与措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12月第4期;别必亮:《近代国内华侨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史学月刊》,2001年第5期。刘轶、黄贤强:《槟城领事谢湘与该地华人社会及其免职风波》,《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年9月第3期。汤兆云的《论国民政府的侨教视导制度》,民国政府对所辖教育工作实施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侨教视导制度。②汤兆云:《论国民政府的侨教视导制度》,《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张赛群的《论民国政府的侨教立案制度》主要论述国民政府实施的侨教立案制度,由于经费不足、管理分散等种种因素,侨校立案制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对于培养侨胞的民族意识和认同感以及改进侨教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③张赛群:《论民国政府的侨教立案制度》,《北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贺金林《民国时期的国立华侨中学》、黄绍胤《诞生于抗日时期的国立第三华侨中学》、尹正驰:《抗战时期华侨学生回国原因浅析》④尹正驰:《抗战时期华侨学生回国原因浅析》,《八桂侨刊》,2006年第4期;贺金林:《民国时期的国立华侨中学》,《八桂侨刊》,2006年第3期;黄绍胤:《诞生于抗日时期的国立第三华侨中学》,《八桂侨刊》,1996年4期;对南京国民政府对归国侨生地教育问题做出探讨。

五、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党务、驻外领事对南洋华人社会的管理作用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侨务机构的设立逐渐受到重视,并承前制设置侨务委员会,专门管理华侨事务,但其设立改组却并不顺利。谢国富在《侨务委员会组织概祝》一文对侨务委员会的组织沿革及其附属机构进行论述,侨务委员会成立初期其机构名称和建制却经常变动,时而归属行政系统,时而归属党务系统,其不稳定性给侨务委员会工作的正常运转带来一定的影响。⑤谢国富:《侨务委员会组织概祝》,《民国档案》,1992年第4期。陈国威《1932—1945 年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述论》从制度史研究的角度,对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的沿革、机构设置、职能以及人事和经费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性考察,指出侨务机构设置不稳定、人员配置和经费上的不足之处。⑥陈国威:《1932—1945年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述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12月第4期。陈国威另一文章《1924-1945年国民党海外部与侨务工作考论》,对国民党海外部的沿革、职能、其侨务工作实绩及与侨务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做了分析和阐述,认为国民政府的侨务委员会与国民党海外党部从党政两个权力系统推展侨务工作,二者分工合作,相辅相成。⑦陈国威:《1924-1945年国民党海外部与侨务工作考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8年9月第3期。

驻外领事馆作为国民政府外交部的重要驻外机构,其运作与侨务工作息息相关。陈鸿瑜《中华民国与东南亚各国外交关系史(1912-2000)》和《中华民国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使领馆关系之比较》⑧陈鸿瑜:《中华民国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使领馆关系之比较》,《海华与东南亚研究》,第2卷第4期,台北,2002年10月,第13-61页。,分别论述中华民国与东南亚各国外交关系的变迁,对于迁台前的研究,简述为清末设领、民国建立后的设领交涉、抗战时期与华侨关系,战后的建立等方面。其中也涉及到民国政府驻外领事的工作概要。原不二夫《中国驻马来亚领事的角色》与李佩莹《中华民国驻马来亚领事馆与马来亚华侨(1945-1950)》⑨原不二夫:《中国驻马来亚领事的角色》,《海华与东南亚研究》,第2卷第2期,台北,2002年4月,第108-132页;李佩莹《中华民国驻马来亚领事馆与马来亚华侨(1945-1950)》,台北:政大历史所硕士论文,2004年。,两者皆探讨南京国民政府驻马来亚地区领事馆的各种功能、领事馆执行保侨任务的成效及其对华侨马来亚华人社会的影响。对于南京国民政府驻南洋地区领事的研究,早期南洋学报发表崔贵强《中国驻吉隆坡领事许孟雄(1946-1947)》《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伍伯胜(1946-1950)》两篇文章,讨论关于战后驻新加坡领事在华人社会的活动。⑩崔贵强:《中国驻吉隆坡领事许孟雄(1946-1947)》,《南洋学报》,1984年第39卷第1、2 期,第9-11页崔贵强:《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伍伯胜(1946-1950)》《南洋学报》,1984年第39 卷第1、2期,第13-16页。刘轶、黄贤强《槟城领事谢湘与该地华人社会及其免职风波》一文,讨论驻槟榔屿领事谢湘任内的活动及其被免职的原因,谢湘的免职与槟城华侨社会不同方言群间的复杂权力关系有关,是槟城华人社会帮权争斗下的一个牺牲品,但作者仍认为谢领事在华人社会的表现基本称职。○1包爱琴:《南京国民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与措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12月第4期;别必亮:《近代国内华侨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史学月刊》,2001年第5期。刘轶、黄贤强:《槟城领事谢湘与该地华人社会及其免职风波》,《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年9月第3期。

中国国民党在南洋的活动历时悠久,发展众多海外党员,并设有国民党分支部,其与当地华侨的关系亦十分密切,因此党务与侨务不可分割。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国民党在南洋的组织、领导、活动等做较深入的研究。最早关注到这一问题是英国学者巴素,他在《马来亚华侨史》中注意到国民党在马来亚的活动,挖掘与中国国民党有关的华人史事①Victor Purcell,The Chinese in Malaya,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8.。颜清煌博土有关《星马华族与辛亥革命》中,详细讨论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在新加坡的活动,对华侨党员及华人社会对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作出的贡献予以高度的评价。②颜清煌,李恩涵译:《星马华族与辛亥革命》,台北:联经出版社,1982。研究中国国民党在南洋的活动集大成者是杨进发。他在1977 年出版《战前星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突出运用英国殖民局和外务局公布的档案资料撰写,着重探讨新马华人社会领导人物地位兴衰与华社社团组织之间的关系。讨论国民党在星华社会的组织,与分析国民党领导层的来源、结构,国民党势力虽然在英殖民政府的严密控制下,仍通过渗透到帮派组织,参与华社活动来实施国民党在华侨社会的影响力。③杨进发:《战前星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年。杨进发的《The Kuomintang Movement in British Malaya,1912-1949》,以国民党在马来亚地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国民党在马来亚党务的发展以及与英国殖民的关系。书中详细探讨各个时期,国民党在马来亚地区的活动、组织形态与领袖。④C.F.Yong&R.B.McKenna,The Kuomintang movement in British Malaya,1912-1949(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1990).杨进发2007年所著《新马华族领导层的探析》对国民党与新马领导层的关系作进一步研究,分析国民党的组织与领导层,及检讨英国政府对国民党的政策。认为英国当局对国民党运动转变的态度、政策与反应,对国民党在新马地区活动的成败也起关键性的作用,但却无法阻止华人对中国民族主义的吸引力。该书章节《新马国民党运动(1925-1930)》则以1925-1930 年国民党处在历史最艰难与被压制的阶段,论析国民党被禁止活动的原因及所采取的对策;《陈嘉庚与金文泰总督》论述陈嘉庚与英殖民政府总督金文泰之间微妙、复杂与惊险的关系。⑤杨进发:《新马华族领导层的探析》,新加坡:青年书局,2007年。

另一学者杨建成主编《中国国民党海外党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国民党与华侨文献初编:1908-1945 年》、《华人与马来亚之建国》及《英属马来亚华侨》等,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国民党海外工作的概况。⑥杨建成:《中国国民党与华侨文献初编:1908-1945年》,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4年;杨建成:《中国国民党海外党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载《海外华人学报》,第三期,台北:海外华人研究学会,1995年,第31-50页;杨建成:《华人与马来亚之建国》,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杨建成:《英属马来亚华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朱浤源《中国国民党在新马:战前与战后的比较》简要介绍国民党在新马地区战前和战后的活动。⑦朱浤源:《中国国民党在新马:战前与战后的比较》,出自李元瑾编:《新马华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2002年。崔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书中章节《战后初期新马的国民党1945-1949》,介绍战后初期新马国民党的活动,重点介绍战后初期新马国民党与左派团体中国民主同盟与马来亚共产党争取当地华侨认同的过程,以及不同团体成员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认同倾向与转向,并分析这一时期新马国民党党人的政治认同。上述研究充分介绍战后中国国民党在新马地区的活动,为研究战后新马国民党的重要成果。⑧崔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49》,新加坡:南洋学会,1990年。还有陈烈甫、古鸿廷等学者,也从宏观的角度,分别探讨华人结构、认同以及政府政策等问题,其实均与中国国民党的海外运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国民党的海外党务的运作,有相当深刻的讨论。⑨陈烈甫:《东南亚洲的华侨、华人与华裔》,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古鸿廷:《东南亚华侨的认同问题:马来亚篇》,台北:联经出版社,1994年;陈存恭、邓德濂:《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的海外党务》,载胡春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香港:珠海书院,1996年,第50—73页。

六、研究展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洋侨务政策研究台湾和大陆已有学者涉及,研究角度多集中在对侨务政策整体性研究、华侨抗日捐献、护侨政策、华侨教育研究和侨务、党务、驻外领事对南洋华人社会的管理作用等政策内容的梳理和论述,范围涵盖民国时期各政府的不同阶段,涉及内容和时间段较广,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但目前国内学界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洋侨务政策研究还十分薄弱,更缺失全面、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建议。因此,本文的研究希望在以下三方面可以做进一步拓展:

第一,对南京国民政府侨务政策在南洋华人社会中如何具体制定与执行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由于海外华人分布区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华侨的适应情况亦不同,侨务政策在各地区国家实施的效果与华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以往学者研究未考虑地区差异性对侨务政策的影响,及侨务政策在某一地区的具体执行情况及效果作具体的研究。南洋地区是二战前海外华侨主要的聚居之地,是晚清政府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总领事馆所在地,是二战前中国领事馆设置数量最多的地区。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与南洋关系最为紧密的时期。因而,南洋地区侨务的发展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视,研究南洋侨务政策应该能基本突显南京国民政府整个侨务政策的发展脉络。

第二,从南京国民政府和南洋华人社会两种不同的视角来看这一时期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效果。一方面重视国民党政府在侨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侨务工作所实施的对象是南洋华侨社会,华侨对侨务政策并非被动和全盘接受,而是有不同的意见与反应,对侨务政策不适宜之处向国民政府反馈,使侨务政策更加符合华侨社会的期望。

第三,从侨务政策这个新的视角看中国、南洋华侨社会和殖民政府三者之间关系的演变。南洋华人在政治、文化上大多认同中国,关心中国事务。但由于南洋华人身处异国他乡,远离中央政府权利统治的核心,受华人社会特殊生存环境的影响,其活动必然受到南洋各殖民政府法律规范的制约与管辖。南京国民政府与南洋各殖民政府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二者关系的变化必然影响南京国民政府侨务政策在南洋华人社会的执行力度。如国民党党务系统在南洋各地能否公开活动,其活动是否受到殖民地政府的打压,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时期与南洋殖民政府关系的变化。

猜你喜欢
侨务南洋国民政府
着力谱写侨务新篇章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为侨服务献真情 十年一剑铸辉煌——“老侨务”叶明才的十年侨务创新路
创新发挥侨务优势 拓展海外统战工作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晚清南洋文人结社与华文文学的发生
毛起雄:做一个快乐的“侨务工匠”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