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晨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宁东供电公司,宁夏银川750411)
机电结构作为机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应急需求点多、维修时间较长、受灾面积较大、资源需求量增加等。机电结构基于其特殊性,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障。因此,为尽可能保证机电结构不出现故障,必须保障机电结构的实效性[1]。在当前机电系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机电结构的外部监督力度强于传统监督,但在此基础上仍需进一步加强机电结构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其次,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各类机电结构资源的管理要求比以往更高[2]。同时,对于机电结构调配的实效性以及电力应急物资的适用性等,有关部门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在综合考虑降低损失和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路径以及保障方式,并通过更加合理的机电结构保障策略实现对机电结构的高效调配。现阶段机电结构实效性保障策略存在目标划分相对笼统的问题,导致机电结构保障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保障机电结构实效性,本文将电力物资管理引进到机电结构实效性保障中,基于电力物资管理提出3点机电结构实效性保障策略。
以量化机电结构实效性为目标,基于电力物资管理重构机电结构保障体系分目标,按照“总—分”的目标结构,针对机电结构实效性进行保障[3]。机电结构保障体系分目标具体规划包括:机电结构资源内容管理、机电结构零件管理以及机电结构运行状态管理等。根据电力物资管理目标对机电结构保障体系分目标进行规划,并按照相关机电结构保障需求,对保障目标进行持续细化处理。
其一,对于机电结构资源内容管理,主要分析机电结构的铭牌参数是否健全。
其二,对于机电结构零件管理,主要通过构建机电结构零件管理信息库对其进行数字化零件资源管理。机电结构零件管理信息库是提高机电结构管理速度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基于电力物资管理应用建立的机电结构零件管理信息库能打破传统对机电结构零件信息数据只进行简单罗列的模式,对机电结构零件数据进行智慧化的集成与存储,将大量类型相同的机电结构零件数据挖掘聚类构成机电结构零件管理信息库。通过机电结构零件管理信息库对机电结构零件数据进行对应的数据存储及管理,基于电力物资管理应用中的信息网络将所有经过整理的机电结构零件数据直接存储至机电结构零件管理信息库中。这样一来,便可直接基于历史数据对机电结构零件进行有针对性的保障及管理。与此同时,可以采用电力物资管理中的规范化管理原则对机电结构零件进行信息分类及聚类,从而规范化地利用机电结构零件数据。
其三,对于机电结构运行状态管理,通过机电结构检测技术将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机电结构放置在同一区域;将处于异常运行状态下的机电结构放置在指定区域,并立即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通过分区管理进而实现对机电结构的规范化管理。
针对机电结构中多个电力设备同时发生突发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物资管理的多应急点调配模式[4]。在应用多应急点调配模式时,将会同时激发多个故障点的电力应急物资需求。在机电结构物资多应急点调配过程中,可以基于电力物资管理将多应急点的调配目标划分为三个方面:
(1)必须保证机电结构故障点到电力应急物资储备库的时间为最短,通过高效的机电结构物资多应急点调配,对机电结构的实效性起到保障作用。
(2)在机电结构应急物资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尽可能保证机电结构物资调配成本最低化,通过对机电结构物资采取回收再利用的方式,降低成本的支出。
(3)要把握好机电结构故障点的优先级,最大程度上降低故障点的损失。
针对机电结构故障点的优先级判断方法,本文划分了4个优先级,分别为最高级别、较高级别、较低级别以及最低级别。
在机电结构故障点处于最高级别的情况下,电力系统处于全面瘫痪的状态,受损电网损失的负荷超过85%,且最快的恢复时长也要达到8 h。
在机电结构故障点处于较高级别的情况下,电力系统处于局部瘫痪的状态,受损电网损失的负荷在45%~85%,预计恢复时长为5~8 h。
在机电结构故障点处于较低级别的情况下,电力系统处于小部分受损的状态,受损电网损失的负荷在25%~45%,预计恢复时长为2~5 h。
在机电结构故障点处于最低级别的情况下,电力系统仅存在轻微故障,受损电网损失的负荷在25%以下,在2 h内就可以恢复。
在机电结构物资多应急点调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4个故障优先级顺序对不同故障点的电力应急物资进行调配[5]。与此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应当按照机电结构故障点需求量与电力应急物资供应量相同;故障点获取应急物资总量与需求量相等,应急物资储备库的物资量总和与供应点供应量相等;应急物资储备库的供应量不能为零等原则进行机电结构物资多应急点调配。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电力物资管理中的6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6]作为机电结构实效性保障的手段。(1)整理是区分机电结构运行过程中机电结构资源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在电力供应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并保证在工作台面上没有任何杂物或无关物品。(2)整顿是对整理后的机电结构按照更加科学且合理的原则进行布置,从而保证工作现场的整洁以及协调、紧凑。(3)清扫的目的是保证机电结构时刻处于整洁状态,防止现场杂物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4)清洁是对清扫的进一步深化,从而始终保证机电结构管理的制度化以及标准化。(5)素养是针对机电结构的运行而言,即在机电结构运行过程中设置相应的自动程序,并确保机电结构能够严格按照程序规定运行,保证高质量的作业模式。(6)安全是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加强对机电资源的安全保障,保证机电结构甚至整个电力企业的运行安全。
通过基于电力物资管理的机电结构实效性保障策略的分析,可以明确我国目前机电结构实效性保障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并证明本文提出的3点机电结构实效性保障策略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机电结构实效性保障策略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本文没有结合实例去证明所提基于电力物资管理的机电结构实效性保障策略的实用性,因此,后续还可以对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作为本文研究的补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