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娣,孙乃同,单学赟,2(通信作者)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1血液科,2医务科 (江苏盐城 224000)
急性白血病是发病率第一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发病时部分患者即可处于粒缺期,绝大多数患者在化疗后不可避免进入粒缺期。粒缺期是指中性粒细胞<0.5×109/L,该期持续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甚至可并发菌血症,导致患者死亡。临床上对于层流床应用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中的报道较少,且涉及成本-效果分析的报道更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11例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比较层流床和普通清洁病房在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中的成本-效果,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11例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入住层流床的145例作为试验组,入住普通清洁病房的166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男63例,女82例;年龄18~81岁,中位年龄48岁;有细菌或真菌学感染证据48例;疾病状态,稳定及以上124例,进展21例。对照组男67例,女99例;年龄18~78岁,中位年龄51岁;有细菌或真菌学感染证据53例;疾病状态,稳定及以上146例,进展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给予常规血液内科护理,若经病原学诊断或临床诊断为细菌感染患者,则给予广谱抗菌药物;真菌感染患者给予抗真菌药物。
对照组入住普通清洁病房,每日2次房间紫外线消毒。
试验组于患者进入粒缺期6 h内入住层流床,出层流床时间点为脱离粒缺期,即连续3 d检测中性粒细胞>0.5×109/L;同时,每日2次紫外线消毒房间。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粒缺持续时间、抗感染疗效、一级护理时间和费用。(1)抗感染疗效评价标准:将出院时间作为疗效评估终点,感染相关症状、体征、影像学异常消失为完全有效(CR);感染相关症状、体征消失,遗留部分影像学异常为部分有效(PR);仍然存在感染相关症状、体征为无效(MR);抗感染治疗有效率=(C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2)以粒缺期出现时间至患者出院时间为评价时间段,计算两组的直接成本,包括住院费、抗菌药物费用、护理费。(3)以出院时患者的感染缓解状态为疗效判断指标,计算出成本效果比(住院费/抗感染治疗有效率)。
试验组抗感染治疗有效率为97.93%(142/145),其中CR 107例、PR 35例;对照组为75.90%(126/166),其中CR 110例、PR 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一级护理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粒缺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一级护理时间、住院时间、粒缺持续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一级护理时间、住院时间、粒缺持续时间比较(d,)
一级护理时间试验组 145 29.34±12.16 13.84±5.60 7.12±3.67 9.06±3.80 24.07±11.38对照组 166 29.69±11.36 16.67±7.93 8.59±3.05 9.49±4.08 28.36±11.89 t 0.26 3.58 3.86 0.99 3.23 P>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粒缺持续时间
试验组各成本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成本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成本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住院费(元)抗菌药物费用(元)护理费(元) 成本效果比试验组 145 34 421.84±20 141.42 6 205.38±2 333.50 547.57±227.78 549.48±73.54对照组 166 40 612.07±20 451.94 7 099.34±2 134.01 630.65±313.72 571.71±71.91 t 2.68 3.53 2.64 2.69 P<0.05 <0.05 <0.05 <0.05
急性白血病粒缺期患者属于特殊人群,易获得感染,常处于致命性感染的边缘,且不同于正常人群感染特征,这一类人群感染症状往往不典型,病原菌不易明确,临床治疗及护理较棘手[1]。层流床是通过层流净化的方式对一定空间内部空气进行净化消毒[2],可有效降低此空间内患者的感染概率,且方便移动,设备造价远较层流病房低,极易添置,我科自2012年开始应用层流床。
研究发现,80%以上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与粒缺有关的发热,如病原学诊断或临床考虑为感染,则病死率较高[3]。本研究结果显示,粒缺期长短、感染与否直接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粒缺持续时间及一级护理时间。
患者住院时间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是疾病状态,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来说,粒缺并发感染不可避免会延长其住院时间,感染是影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时间的重要因素。陈琳等[4]报道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血液系统疾病伴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99 d。本研究中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均较陈琳等[4]报道稍有增加,分析原因为该文献报道的血液系统疾病伴感染患者不仅包括急性白血病患者,还包括红细胞类、出血、凝血类、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系统等疾病患者,而白细胞类疾病患者往往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无论是否采用层流床,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入住层流床并不能直接减少住院时间;粒缺的恢复往往依赖于急性白血病疾病的缓解和支持治疗。本研究中,两组在化疗方案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方法和时间上无差异,故两组粒缺恢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中的两组在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发热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报道,对于预期粒缺天数短的患者,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5];我科停用抗菌药物时间至少不早于患者脱离粒缺期,当临床需要时,亦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因此,层流床在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疗效,这和王叶等[6]和徐金格等[7]的报道相似。在我院,一级护理是层流床和普通清洁病房患者的最高护理级别;一级护理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护理成本付出,反映在护士的工作量和患者的护理费[8];试验组一级护理时间更短,护理费更少,提示急性白血病患者粒缺期伴感染患者入住层流床,不仅可以减少其自身的经济负担,还可减少护理工作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以住院费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这与层流床需要额外付费(我院收费标准100元/d)直接相关;但同时也发现,试验组抗菌药物费远低于对照组。成本-效果分析是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9],其值越小,代表某种方法的实际使用效益更高[1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仅抗菌药物费用低,而且抗菌药物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白血病粒缺期发生感染的患者,层流床的成本效果比优于普通清洁病房。因此,当急性白血病患者伴发粒缺状态时,应尽可能选择层流床,在减少护理工作量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