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男孩”家申贫被拒 让情归情理归理

2020-02-20 04:37前度郎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冰花公益性理性

前度郎

2018年1月,因在上学路上结了一头冰霜,“冰花男孩”王福满引发各界关注。据媒体报道,2019年12月8日王福满的父亲王刚奎在网上发文称,想申请贫困户的资格,同时给家人争取村中公益性岗位,但是都没有被批准,王刚奎怀疑因和村主任有矛盾有关。对此,当地村主任王刚明回應记者称,王刚奎家的贫困户评定资料已经递交,但由于不够评定标准,未被获批。虽然此前两家确有过节,但是公事就是公事。

此前“冰花男孩”刷屏式的传播,让无数公共目光对这个家庭的困顿有所了解,也有不少来自社会的爱心对这个家庭保持关注。客观而言,在硬性标准上,云南省印发的2019年度《关于进一步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的通知》贫困户退出标准中,涵盖了人均纯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饮水安全等几项关键指标。无论是住房安全,还是每月近三四千元的务工收入,“冰花男孩”家都没有符合贫困户评选标准,未被获批符合事实认定情况,说明当地在执行标准上还是比较严格的。至于公益性岗位的获得,需要以贫困户资格作为前置条件。按照当地相关规定,村中负责清扫道路的公益性岗位要求安排给贫困户,另一方面要求年龄也不能超过55岁,但是王刚奎母亲已经60岁,无法申请该岗位,也属于正常。

事实上,“冰花男孩”固然是个体的模样,却也是一个庞大群体的形象浓缩。对“冰花男孩”之父申请贫困户被拒的做法,若是没有理性的认识与判断,则很容易被先前朴素的情感所左右,而忽略了对客观事实的尊重。

但情归情,理归理,在社会爱心给予“冰花男孩”们以同情与援助之时,如何避免因为过度关注和呵护,而出现情绪的变化、思维上的改变和价值上的走偏,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个体要避免被“感性的情感所控制”,实现“理性的事实评判”并不容易。在情感上,我们既希望“冰花男孩”一家彻底脱贫,但又不希望是完全靠外界援手,乃至陷入“利用舆论”的争议中,破坏了存于内心的美好印记。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有了“冰花男孩”的社会关注度,那张申请和网贴,都让我们对“冰花男孩”标签有了新的感触。

此次争议真正的价值在于,有了“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和“云南昭通一村民拒绝签字脱贫被通报”的一系列新闻后,在当前这个情感稀缺而又泛滥的时代,如何避免被情感所羁绊,而培育基于事实上的理性情感和公共认知,既是一个素养维度,更是一个文明指向。

若子荐自《大连晚报》2019年12月11日  童玲/图

猜你喜欢
冰花公益性理性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自制冰花
鲁冰花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重视解题反思 深化数学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