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泰州

2020-02-20 08:46王宏玖
唯实 2020年1期

王宏玖

为深入了解泰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33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对泰州的特色田园试点乡村、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和经济薄弱村等不同层次乡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和深入调查。在对该市农村村级经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文化形态、组织人才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一、泰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优势

村级经济基础较好,产业发展多元化。在课题组调研的行政村中,集体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占60%,35万元以上的村18个。被列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的村集体收入普遍较高,如泰兴市祁巷村达762万元,高港区乔扬村达561万元。村集体资源比较充实,如海陵区麒麟村有机动田5300亩,姜堰区申洋村有机动田3253亩,兴化市东罗村有水面1100亩、机动田300亩。村集体资产比较充沛,如泰兴、海陵、高港、姜堰各有1个村集体资产突破1000万元。从一产情况看,以优质稻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兴化大米”“河横大米”“申洋蔬菜”等品牌日益叫响,高港大马中药产业等特色鲜明。从二产情况看,在本次调研的行政村中,68%的村有工业项目,年产值一般都在300万元以上,如泰兴市祁巷村达5亿元,高港区乔扬村达3亿元,靖江市德胜村在1亿元以上。从三产情况看,兴化市东罗村、姜堰区小杨村、泰兴市祁巷村等特色乡村旅游建设初见成效,农村电商正在布局,信息化覆盖率60%,如高港区引江村服务业年产值达到3200万元。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在生态环境方面,村庄环境整治不断推进。全市农村普遍建立了垃圾清运、绿化管护、河道管理机制,人员安排、经费投入、日常考核基本到位。65%的村解决了黑臭河道、垃圾乱抛等问题,30%的村配套了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所调研的村普遍建立了为民服务中心。优质教育资源普遍集中在镇以上。65%的村建有卫生室,并配备专职村医。80%的村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助餐、日间照料等服务。普遍配备了文化大舞台、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

注重整体规划,推动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高港区乔扬等基础较好的村注重编制村庄规划,该区从2006年开始全面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以农民集中居住点和保留村庄的整治规划为重点,形成了布局合理、用地集约、设施配套、环境良好的美丽乡村。高港区沿江社区在整体规划和政策引导下,积极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有力促进农民变市民、村民变股民。

二、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尽管泰州市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调研中发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瘸腿”,农村仍是全面小康的短板,农民仍是最大的弱势群体。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有待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一是面上推进有待提速。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泰州市目前仅在重点打造几个特色田园乡村“盆景”,还没有全面布局;基层苦于有政策、没对策;群众对此比较茫然,缺少参与热情。二是乡村建设规划有待完善。从来没有做过村庄规划的村占30%,自然村合并后没有结合原有脉络、空间格局、产业结构、文化底蕴重新修订规划的达70%,不少村庄“形虽在,神已散”。

农村“三化”现象比较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受地理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影响,部分村庄40%的农民、80%的青年外出务工,农村空关户率大多在30%左右,一些自然村空关户率超过50%,兴化市个别村甚至高达80%,农业从业人口仅占15%,平均年龄达61岁,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三化”现象比较突出,“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难题。

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不多,整体规模不大。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融合不够紧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特色品牌影响不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存在同质化现象。农村资源利用率不高,村集體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严重,在课题组调研的三类行政村中,集体收入最大差距高达116倍。

人居环境、公共服务有待提质。基础薄弱村公共配套设施缺乏,生活污水随便排放,生活垃圾随处乱抛,部分农村河道多年没有清淤整治,畜禽废弃物处理、提水养殖废水排放等问题突出。居家养老、体育健身、农家书屋等闲置现象严重,农民在交通、就医、子女入学、社区养老、文化活动等方面存在实际困难。

乡村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弱化,农村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的机制有待健全。文明创建参与度不高,文明行为尚未成为普遍自觉。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不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保护、挖掘力度不够,缺失乡情乡愁的农村,成为“回不去的故乡”。

组织人才保障有待强化。在课题组调研的行政村中,村干部平均年龄51.3岁,普遍偏大;部分地区村干部收入偏低,一般村干部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工作积极性不高,后备力量不足;部分村“两委”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带头富、带领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新型农业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相对缺乏。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六有”路径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科学谋划、整体推进,发挥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引领作用。针对当前泰州市乡村振兴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着力在“六有”上下功夫,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示范样板。

突出“有坚强保障”,强化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要完善体制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体制,全面负责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实施。建立“市级抓指导、县(区)抓推进、镇村抓实施”的“三抓”工作机制。市级层面要按照乡村振兴三个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细化实施方案,系统谋划各阶段实施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科学指导,统筹推进;县(区)层面要立足本地实际,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用片区战略和战区思维推进实施;镇、村层面要细化分解年度任务,将重点工作项目化、节点化。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激发其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形成从“要我振兴”到“我要振兴”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实施分类指导。系统编制全市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形成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明确三个节点实施的具体目标、重大工程和序时进度。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针对特色田园乡村、条件较好村、基础薄弱村等不同类型,分别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个性化设计村庄规划,建设“立足乡土乡情、富有村庄个性、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宜居乡村。三是突出政策导向,发挥示范作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集中施策,发挥集聚引领效应。总结基层实践经验,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推广高港区在基层组织建设、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和社区(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专项财政投入“3个1%”(即每年拿出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个1%,设立1%强基工程、1%社会建设、1%环境整治管护三个专项资金)的成功模式。坚持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千年银杏村、最美菜花村等生态田园村,优质、绿色、品牌农业等产业特色村,里下河水乡、传统民居等乡土特色村,灯会、庙会、会船等民俗特色村,历史名人、历史遗存等文化特色村为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泰州市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村庄的全面振兴之路。

突出“有秩序活力”,夯实村级组织人才基础。一是抓牢基层队伍建设这个核心。“建好党支部,带动一村富”。要从退伍军人、返乡能人、大学生村官中培植一批带头富、带领富、善治理的村级组织带头人,注重培育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立健全村干部“定岗定编、定酬定责”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道路,推动农村干部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农村党员发展质量,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确保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二是抓实新型职业农民这个主体。加强职业农民队伍建设,解决好“谁来种田”的问题。开展灵活多样、精准实用的技术培训,加快实现由简单化“办班”向系统性“育人”的转变,着力提升新型技术和服务技能。三是抓好创业就业这个关键。搭建服务平台,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吸引一批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能力强的外出务工、致富能人回乡创业就业,促进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归,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在乡村振兴热潮中大显身手。

突出“有特色个性”,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一是要调优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先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水产品、脱水蔬菜、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注重提升品质、提高产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坚持以生态经济为底色,进一步做优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实施“产业兴村、品牌强农”行动,放大里下河稻米虾蟹、通南优质果蔬和沿江江鲜的品牌效应。坚持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为抓手,进一步做活新兴产业。大力推广小杨、唐庄等村“不种一般的粮、种不一般的粮”实践经验,重点发展有机农业、高效农业;大力推广祁巷、东罗等村推进农业与旅游、康养、休闲等深度融合,做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的实践经验,因村施策,避免一窝蜂、同质化。二是要调好方式。现阶段我国农业人口占比达48.1%,农业发展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广高效种养模式、推动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势在必行。进一步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辐射带动型合作组织,采取“公司+村+农户”模式,发挥龙头带动效应,吸收广大农户参股,让资源变资本、农田成农场、农民为股民,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要调顺体系。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发展二、三产业,增加税收、推动就业,推行飞地招商与分税制改革,引导项目进园、产业集聚。

突出“有风光好景”,推进乡村环境整治。一是突出环境整治重点。切实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难点、痛点,在全面进行河道、污水、废气整治和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的同时,突出农村厕所改造、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等治理重点,打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二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创造性,共建美丽宜居乡村,实现“户户成景、村村如画”的美好愿景。三是坚持绿色生态发展。依托乡村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将泰州农村建设成生态鱼米之乡和扬子江城市群绿色商品粮、生态蔬菜水产品等供应基地。积极发展生态健康养生旅游,培育高端养生、康复护理等新兴旅游业态,把村庄变景区、田园成乐园,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健康旅游体验区,让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

突出“有文化内涵”,铸造乡风文明之魂。一是着力强基固本。運用乡村大舞台、农民大讲堂、百姓名嘴、村广播和宣传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农民群众坚定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政治信仰。二是强化保护传承。对泰州地域内的农耕文化遗存和古村落、古建筑、古树名木,以及民间艺术、手工技艺、乡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深入调查,在挖掘、传承和利用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立农耕文化陈列馆、非遗文化展示馆和村史馆。通过建亭立碑等形式,记录乡村变迁历程、老地名、老遗迹等,留住乡村记忆。探索和引导建设乡祠文化,挖掘整理乡贤名人逸事、乡规民约、民俗风情、家规家训等,使之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文化旅游,放大泰州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吉祥文化、休闲文化效应,讲好施耐庵、郑板桥等名人故事,唱响会船、庙会、灯会、渔事等民间文化品牌,努力把乡村文化元素挖掘出来,把乡愁记忆唤醒起来,让乡土文脉传承下去。三是弘扬善行义举。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最美乡村、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做好“好家庭、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和寻找“最美村官、乡村教师、医生”等活动,建树“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的乡贤精神,引导和支持乡镇建设“好人园”、村居设立“美德善行榜”等,宣扬身边好人,彰显凡人善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聚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突出“有共享实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打造一个平台,加强社区社会事业工作站建设。提升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水平,完善社区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社会救助、居家养老、社会助残、治安警务、法律服务、行政事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做到经费、人员、设施、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对外形象、标识标牌、制度上墙、窗口设置“四统一”,让“只跑一次路”“只进一扇门”的便民政策惠及所有村民。二是建好一个中心,标准化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针对不同类型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整合,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与融合发展。不断壮大爱心志愿者、义工、市场化服务三支队伍,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社会化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三是健全一个体系,实施医疗卫生服务镇村一体化管理。实行镇村医疗卫生人员、药械、业务、财务和绩效“五统一”管理,确保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统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资源,组建医疗服务团队,定期开展上门巡诊服务。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推进村(社区)医保门诊费用联网即时结算,方便群众就医,降低诊疗费用,造福基层群众。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33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