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国平
(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大同市位于山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边缘,介于内外长城之间,是京津冀水源涵养的重要区域,也是山西的北大门和京津冀地区极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抓好大同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十三五”以来,大同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积极成效。总体来看,大同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
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大同蓝”持续提升。2019年,大同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66,二级以上优良天数315天,优良比例达到86.3%,排名稳居全省第一,实现“七连冠”,SO2、PM10、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分别下降3.2%、11.0%、11.1%。大力推进“净水行动”,“大同清”初见成效。2019年,地表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31.54%,7个国考地表水断面中,Ⅲ类及以上优良水质断面3个,Ⅳ~Ⅴ类水质断面4个,桑干河固定桥、御河利仁皂2个断面自2015年以来首次退出劣Ⅴ类,均改善至Ⅳ类[1]。全力推动饮用水水源保护,现有的2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达标率100%。全面实施“净土行动”,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未发现有超标点位,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基本清洁。
2019年底,大同市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14座,出水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污水处理能力共计46.9万t/d,污水处理率达95%,中水回用率达2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7座,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污泥处理厂1座,生活垃圾转运站109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共计1 890 t/d,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危险废物处理单位2家,处理规模8 300 t/a;医疗废物处置单位1家,处置能力1 825 t/a;全市各县区建成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8 856万m2,集中供热普及率99.7%,主城区清洁取暖覆盖率100%[2]。
荒漠化防治成效明显,以“构筑京津风沙屏障,再现首都碧水蓝天”为目标,努力遏制沙化和增加林草植被,累计完成416.26万亩荒漠化治理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全市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23.5%;森林规模集中连片雏形初现,建成了以大同市采凉山森林公园、云州区火山群森林公园、新荣区古长城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规模连片的精品造林工程,全市共有30万亩以上规模的连片工程2处,10万亩以上的工程8处,10万亩以下1万亩以上的工程56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平均沙尘天气(扬沙、浮尘)日数由10天减少到3天左右,呈现出发生时间推迟、结束时间提前、沙尘强度减弱的趋势。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以“一河两屏六区多廊”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3-5]。基本农田保护格局基本稳定,御河、十里河流域和交通干线两侧、大同盆地及城镇村周边的优质耕地大都已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着力打造环首都生态安全屏障,依托桑干河生态景观带、太行山自然保护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重点实施左云、新荣、阳高、天镇古长城沿线防护林带以及桑干河、御河、十里河等主要河流生态防护林生态建设;实施桑干河、大清河两大流域生态修复,河流生态空间逐步恢复,水源涵养功能有效提升;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完成云岗区、新荣区、左云县共18个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
大同市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还存在诸多短板。尤其是2018年以来,环保约束性指标不降反升,市政府被多次约谈。
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中向优”难度增大,守护“大同蓝”金字招牌压力凸显。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跌破300天,2019年1月至11月,环境空气质量不降反升,综合指数同比上升8.1%,恶化幅度全省排名第二,SO2、NO2平均浓度分别为29 μg/m3、33 μg/m3,同比上升7.4%、26.9%,恶化幅度均为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问题仍将长期存在。水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桑干河固定桥、御河利仁皂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均退出劣Ⅴ类,但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管网配套不健全、雨污未分流等关键症结短期内难以有效根治,河流生态基流短缺、水环境容量告急的现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加之污水处理厂运行不稳定时有超标,部分重点流域、重点县区农村污水、畜禽养殖废水等突出问题尚未全面解决,因此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仍将长期存在,全面消除地表水劣Ⅴ类断面仍任重道远[6]。
大同市属于极度缺水型城市,水资源利用以地下水为主,多年来的开发利用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2014年全市地下水超采量达8 600万立方米,约占全市总用水量的13.4%,严重超采区达356 km2,并形成130.3 km2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同时,受长期煤炭开采影响,水生态、水循环遭到破坏和改变,大量地表水和地下水渗漏为矿坑水,进而导致河流断流等一系列问题。全市7条河流,仅唐河1条河流保持常年自然径流。
大同市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地貌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植被稀疏,风大沙多,水土流失严重。全市有3 978.2 km2水土流失面积亟需治理,且多是远山瘦沟,治理难度大。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质量不高,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采凉山区、恒山山区、云冈国家森林公园及东南太行山北部边缘,其他地区呈零星分散,且多为人工林,林龄单一,林种单一,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屏障作用较弱。湿地均为淡水湿地,类型单一,数量少,面积小,深度低,分布散,多为封闭或半封闭的孤立湿地,极易萎缩消失。有1 687.8 km2的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约有123个村、3万余户村民不同程度受灾。目前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十分突出[7-9]。
大同市大气污染负荷相对较小,随着大同市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然而,大同市水污染负荷长期居高不下,水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桑干河是大同市最重要一条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市60%,其纳污能力为COD 3 282.9 t/a,氨氮 147.7 t/a。目前,桑干河流域共有排污口63处,COD排放量10 765.26 t/a,氨氮排放量1 554.44 t/a,污染物排放量远超纳污能力。随着城镇化和污水收集率的提高,污染物排放量还会相应增加,河流环境承载能力将进一步减小。因此,入河污染物削减迫在眉睫。
综上,“十三五”以来大同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进步,不再“欠新账”,但仍未走出“还旧账”的阶段。面向“十四五”,大同市应当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理清生态环境保护主线,在生态空间管控、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绿色转型、流域综合整治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实现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美丽大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