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2020-02-19 12:04石美珺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摘 要:高校会计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会计学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的实践性人才,优化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高校培养会计人才的必然要求。相较其他应用型学科,会计学科需要学生建立会计思维,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高校会计课程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会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高校会计课程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章节为例,分析现阶段高校会计课程的在会计思维方面的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

关键词:高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长期股权投资;人才培养

《长期股权投资》是高校会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普遍反映难理解、难实操的章节,同时也是学生后续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不可不逾越的“知识障碍”。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会计思维理念对学生学习长期股权投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理念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内涵和会计处理方法背后的实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理论,提高实操能力。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理念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并长期持有,从而實现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的影响或控制。长期股权投资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会计理念主要有:

一是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以本企业为范围,体现会计核算的空间性。这一点长期股权投资编制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交易相互抵消的会计处理中有所体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合并报表编制的基础采用的是母公司理论,即合并报表以母公司的视角编制,涵盖整个集团,并在合并的所有者权益中确认少数股东权益。编制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的交易在集团内发生,从集团视角看,并无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所以对于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单体报表而言,确认交易的收入和成本(体现为关联交易),但集团合并报表编制时需要相互抵消,不确认交易的收入和成本。

二是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应用理念。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是核算资产的两套不同的价值体系。公允价值基于市场交易,账面价值基于历史成本。这一点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有非常多的体现。例如企业合并成本的确定,在同一控制下,由于交易双方在交易前后同属于同一最终控制人,因此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的核算方式与合并方相同,且从集团合并报表角度,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集团内部行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因此合并不带来资产、负债的增加或减少,所以被合并企业的资产、负债以账面价值并入合并企业;相反,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于交易双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最终控制人,因此交易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对于交易双方而言,需要以公允价值作为彼此接受的价格,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以合并方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三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会计处理过程中要以交易的经济实质为根本,而不是法律关系。例如根据法律规定,A企业对B企业的持股比例超过50%,即为绝对控股,在法律关系上,基本可以确定为A企业拥有绝对控制权。但是在会计处理中,A公司是选择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开展核算,则要根据经济实质进行分析判断。如果A公司对B公司的经营、决策均有控制,则用成本法;如果A公司和小股东C公司有协议,双方均对B公司的经营和决策具有一票否决权,此时B公司是A公司的合营企业,则用权益法;如果A公司和C公司签订协议,B公司经营的收益和风险均由C公司承担,A公司每年从B公司经营中获取固定回报,则构成“明股实债”,A对B的投资是一项纯财务投资,且是债权投资,因此应当确认为“长期应收款”或“应收账款”处理。

二、现阶段高校长期股权投资相关会计理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会计理念教学课程

我国高校会计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进入高校后才真正接触会计理论。会计理念和会计应用之间是内在一致的,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在课程安排上,会计理念往往被安排为第一章的内容,在学生对会计知识还没有一定的储备之前,先“填鸭式”将会计理念灌输下去,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和记忆,无法“学以致用”,无法理论联系实际。而到了逐个科目教授的时候,学生往往已经忘记,或没能自主将会计理念与每个科目的会计处理相结合,导致会计理论被“束之高阁”,没能渗透到会计处理中,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长期股权投资这类比较复杂的科目里,学生学习的难度就会陡然加大,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教师不重视必要的引导

会计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引导,特别是在长期股权投资这类重难点章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会计学科的思维理念,并将其应用到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中,提高理解能力,真正掌握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思想精髓,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一点往往被教师忽略,教师更多地将精力和教学的重点放在具体的一个个业务会计处理中,对每一笔会计分录、会计调整和抵消的讲解非常细致,但是对“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思想,对会计处理背后的原理没有解释,或解释得不到位,对学生学习会计理念,并进一步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学习的引导,存在待改进之处。

(三)实操教学开展不到位

会计学科具有非常明显的实操性,长期股权投资的理论千头万绪,但在实操中很多操作并不复杂,尤其是合并调整、抵消的做法,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过,才能对理论知识产生理性认识,真正掌握知识要义。但我国会计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理论教学,而实操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位,有些教师认为实操课程浪费理论教学的时间,特别是在实操能力在教学考核中比重较低的现状下,教师更容易忽略长期股权投资实操能力的培养,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实操教学课程,无疑对学生理解会计思维理念,提高对知识学习是不利的。

三、未来高校长期股权投资相关会计理念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优化会计理念教学课程设置

高校会计课程的设置要进一步优化,要遵循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先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挖掘身边的案例素材作为会计教学的切入,同时对会计理念的介绍可以放在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会计知识储备后再进行。例如可以先将一些基本会计知识放在第一章,例如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的定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的介绍,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中常用的会计处理,比如“收入和成本的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付实现制”原则等,让学生对会计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开展会计理论教学,同时将会计思维理念渗透到科目教学中,在教材中用会计思维对会计处理做适当的解释和说明,增强可理解性,真正体现“用会计思维引导会计理论学习”。

(二)教师有意识地进行会计理念的引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学生学习长期股权投资的理论中应当切实起到引导者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厘清长期股权投资知识体系,从高度上把握整个章节的内容和核心要义;其次,将长期股权投资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以會计思维理念为维度进行“合并同类项”,在第一轮逐个讲解知识点后,开展一个以会计思维应用为主题的专题归纳课程,将会计思维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相互渗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核心与实质,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开展实操教学,深化对会计理念的理解

会计理念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体现在会计处理中,在实际应用中有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应用。高校会计课程要适当加大实操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长期股权投资模拟实务开展处理。例如从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时的一系列调整,原其他综合收益类变动要确认为损益,这一点在理论讲解过程中非常复杂,但是在实务中体现在母公司的报表中,由于新增被投资单位,因此合并报表会扩充,原先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在做账过程中会有一笔转入调整,学生在按照电算化软件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会自然地理解为什么要从权益转损益。所以开展实操学习对提高长期股权投资的教学效果,更好地理解背后的会计理念和原理内涵非常必要。

结束语:

本文以会计理念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体现和应用入手,分析现阶段我国会计教学中在会计理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建议。会计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会计理念的学习对于会计从业者后续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将会计理念渗透到会计教学中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梦楚.高职外贸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研究[J].国际公关,2019(11):111.

[2]王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探讨[J].国际公关,2019(11):133.

[3]汪嘉,古海翔.浅谈会计学教学体会[J].国际公关,2019(11):148.

作者简介:石美珺(1974-),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长期股权投资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采用权益法合并财务报表问题探讨
浅议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变化
浅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