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沙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设备科 (江西九江 332000)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的医疗资源浪费严重,新医改中针对此情况明确提到了加强医疗行业的监督,完善行业的管理机制,并对其服务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1]。尤其是对价值较高的医疗器械应进行有效的管控,提升医疗耗材的合理使用率,避免过渡消耗医疗耗材。本研究针对医疗耗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必要性作出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医疗耗材是医院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其最基础的保障。可结合耗材的使用不同将其进行分类,常规性控制的医疗器械属于一类耗材,特殊性控制的医疗器械属于二类耗材,植入人体以维持生命或对人体有较大危险性的医疗器械属于三类耗材[2]。一、二类耗材包括注射器、试管、尿液器皿等,是各项检查和治疗的基础用品,虽然价格较低,但耗用量大,会对医院的日常运营产生一定影响。而三类耗材多指价格较高的耗材,包括对骨科类、心脏类、血管介入治疗和其他植入性治疗的耗材,应对其使用加大控制,单独核算其成本,实现科学化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耗材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使医疗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大多医院在耗材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落实不足、工作标准较低等。尤其对高值耗材,因传统的登记管理工作对其证照核对不完善,导致无证或假冒商品进入库存,临床使用后极易引发医疗事故[3]。另外,耗材购入的流程不规范,没有对应的监管制度,未经许可就进入临床使用。同时,医疗耗材的种类繁多,记录信息工作量较大,传统手工记录难免会出现差错,因此造成了耗材无法追溯来源,查询和核对历史信息困难的问题。医疗耗材占医院成本比例较大,粗放的管理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降低了医院的经济效益。所以,粗放、传统式的医疗耗材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的管理,只有将医疗耗材管理向精细化管理靠拢,才能保证耗材的质量,从而减少医疗事故,同时保证成本的管控,提升医院的整体效益。
因高值耗材价格较高,大多医院对高值耗材的使用都有台帐或追溯记录,但其制度落实不到位,究其原因是管理观念的落后使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所以,要先改变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积极自主地落实管理工作。
目前,大多医院的管理方式都较为粗放,且未能及时更新管理制度,对引进的多种新型设备和耗材,无对应的管理制度,从而降低了管理效果及管理效率。
管理制度中未具体落实岗位人员的职责,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无法追究责任。耗材的使用情况未落实监管制度,使用上缺乏规划性管理。
强化医疗耗材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耗材的管理效率;对耗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相关法规知识。医院要加大精细化管理的宣传,营造精细化管理的气氛,调动医院各部门的积极主动性,使其重视和参与到医疗耗材的精细化管理中。医院高层管理者尤其要加大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并监督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以带动全院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真正落实医疗耗材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建立医疗耗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疗耗材进行整理归类,提升其规范性。信息系统包括医疗耗材的规格、型号、数量、批号、使用档案(耗材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患者、使用日期、主治医师等)等台帐,以便于数据的查询和整理[4];另外,还可以对耗材的品牌、进货渠道建立台帐,避免同一耗材多家供货商,促进行为规范;对医疗耗材的供应商也应建立质量台帐,以保证耗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保证医疗耗材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可建立相应的虚拟库房,并安装监控;严格按照管理流程对耗材进行管理,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确定监督到位;另外,还要加强耗材领用制度的管理,申领耗材应提交耗材申领表,其内容包括使用科室、申请人、用途、使用日期等,以便于掌握耗材的使用情况。医疗耗材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申领规范的流程,未提交申领表或手续不全的不予发放耗材,保证其规范性,避免误差。
打破传统手工登记台帐的模式,建立专门的数据分析系统,以避免登记过程中数据出现偏差;日常工作中,应加强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结合收费系统和物流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比分析每月的消耗基数,对差异较大的应及时查找原因;核对高值耗材,对比使用情况和使用频率,同样对差异较大的进行分析核实,以提升耗材的有效利用率。
由物资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掌握医疗耗材的库存信息,分析每月使用量,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对使用量大的低值易耗品应保持足量的库存,控制高值耗材的价格,可进行招标采购,对比选出性价比高的供应商,且要定期收集各临床科室对医疗耗材的采购意见,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耗材采购管理制度;采购前,要充分了解供应商的信息,核查其相关证件,确保资质符合,以保证医疗耗材的质量;还可建立供应商名录库,根据耗材种类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同时,提高对医疗耗材实物的验收效果,以保证临床上医疗耗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工作人员在接收医疗耗材时,需审查其资质、合格证、性能等,确保耗材质量,还需对医疗耗材进行分类,做好耗材的贴码,录入信息库,并放于相应的位置,以便领用时准确检索,利于后续追溯[5]。
制定相应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以确保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和执行;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考评制度,实行订立目标、检验目标和核定目标,对医疗耗材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分析预期效果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评估其出现不符的原因,以便发现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针对其进行改进,逐步完善对应的工作;对绩效考评良好者要给予奖励,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注意做好自我考评和上级考评,平时和阶段性的综合考评。
医疗耗材的精细化管理是医院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医院运营的重要部分。针对当前医疗耗材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应建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信息化管理系统及专门的数据分析系统,加大耗材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采购验收管理制度,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以促进精细化管理制度的真正落实,实现对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