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燕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课堂悄然发生了改变,从对人文内容和主题的过分关注,变为注重了对语言形式的探究,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对理解能力的培养,对表达方法的揣摩,对思维方式的训练。于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课堂训练的有效性,又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新的课题。
下面以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登山》一课两次教学为例,尝试在说明在选择课堂训练策略上自己的思考:
一、选对方法,概括大意
《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准确、高效地学会总结主要内容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次课,初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交代的事件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总结事件的要素,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各个要素需要老师的引导学生才能清楚。学生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俄国十月革命前,在普罗宁,列宁和巴果茨基为了看日出,走过危险的小路,最后他们看到了日出。
第二次课,初读课文后,教师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的提问的问题分别为:谁登山、为什么登山、怎样登山?结果如何?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学生总结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
列宁在一次登山看日出时,来回两次走过悬崖上靠近深渊的小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由于教给了学生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這两次课学生总结的主要内容都比较全面、简洁。但是采用不同的策略会有不同的效果。第一次课,设计了用串联要素法来总结主要内容,四年级的孩子对课文的要素的分析还稍有吃力,需要教师一步步指导,降低了课堂的效率。第二次课,用课题扩展法来总结主要内容,激起了学生对课文探究的兴趣,学生所提的问题直指中心,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总结出了主要内容。
二、巧搭框架,理解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说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在教学中既能不需教师过多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就需要一定的技巧。
第一次课,到底这是怎样危险的一条小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把写小路危险的句子画下来,再和同桌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随后交流。
生: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我体会到小路很险。
师:句子里有个“容”,“容”这个词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
生:“放”的意思。
师:“路只能容一只脚”说明什么?
生:路太窄了,窄到只能搁一只脚。
师:深渊是什么意思?
生:很深的水。
师:从这句你体会到什么?
生:小路很窄,又很险。
课文相关语句一共有三句,后两句的指导基本如此,师生一问一答。
第二次课。到底这是怎样危险的一条小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下面的任务:(出示)
(1)把写小路危险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找出最能表现小路危险的词语吗?说说这些词语怎样体现了小路的危险?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随后交流。
生: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从“容”这个字,我看出了小路很窄,只能容一只脚。从“峭壁” 和“深渊”我又能体会到小路很险,一边是又高又直的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
无需教师多言,学生能够根据(1)、(2)项要求自由汇报,理解深刻。
第一次课,在巡视时教师发现,由于问题设计比较笼统,学生句子能够找到,但是体会千篇一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在课堂逐句指导,使教学又回到了问答的老路上来。第二次课,教师设计了分层课堂任务,在任务中渗透学习步骤,融入阅读策略,学生按着老师给出的步骤一步步操作,不需老师做过多的讲解,学生根据任务找到句子分析词语,汇报起来一气呵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回归生活,升华感情。
随文练笔,提高学生“写”的能力,也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而练笔题目的设计,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第一次课,这就是列宁的可贵精神,面对困难和害怕---齐读:(中心句)
“我们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同学们面对这样列宁,你想对他说什么?(请在你的练习本上写下来)
生1:列宁,你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让我敬佩。
生2:列宁,你本来可以走不危险的路,但是你选择了危险的路,你这种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精神值得赞美。
生3:……
第二次课,这就是列宁的可贵精神,面对困难和害怕---齐读: (中心句)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像列宁一样克服困难,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时候呢?
当晚上你不敢自己睡觉的时候,你……?
当你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你……?
……
生1:晚上,妈妈让我自己一个人睡觉,我用被子蒙住自己的头还害怕,后来我就在心里一直唱《猴哥》就不害怕了。
生2:我不敢回答问题时,想着都是我的老师和同学,有什么好害羞的,就举手了,结果回答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演,我很高兴。
生3:……
师: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我们要学会用我们的意志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第一次课,让学生练习写自己想对列宁说的话,问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他们表达的内容大同小异。第二次课,把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引导到自己的生活中来,让它指导自己的生活,学生的表达丰富多彩起来,这样的学习就有了现实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语文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习得技能、养成习惯,继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