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瑶 杨镜雅 韩竹林
【摘 要】意象是诗歌外在张力的展现,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达对目标语读者与原语读者产生共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渊冲提出诗歌翻译“三化论”,即“深化、等化、浅化”,分别采用增词与减词、直译与意译等翻译方法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本文从“三化论”角度出发,探讨格兰·菲利普斯诗歌翻译中的意象重构。
【关键词】诗歌翻译;意象;三化论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206-02
诗歌翻译需要用极为简练的语言传递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和内涵。诗歌翻译不仅需要传递原文本的信息,还要对译入语与源语言之间的文化语境和审美情趣进行转换,这需要译者不仅具备两种语言的文化素养,还需要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在文学文本中,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都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诗歌不仅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还在节奏韵律,视觉感官,发音上有着更高的追求。在诗歌翻译中,译者需要理解和传递诗歌的灵魂——意象。意象处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体现原诗的风格,因为意象构成意境,即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环境交融的境界,同时也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只有抓住了诗歌中的意象,诗歌的意境才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澳大利亚文学是世界文学多样化中的一枝独秀,随着近年来中澳两国合作日趋紧密,两国间文化交流也随之日益加深。澳大利亚当代诗人格兰·菲利普斯已出版诗集二十余部,诗歌主题涉及领域广泛,以爱情、叙事、哲理、风景及生态批评为主。本文从“三化论”角度出发,探讨格兰·菲利普斯诗歌翻译中的意象重构。
一、 三化理论
许渊冲先生在汉英、汉法诗歌翻译方面的成就卓越,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丰富的诗歌翻译实践基础之上,许渊冲先生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学翻译理论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优化论”,谓之“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优化论”集“三美论”“三似论”“三化论”和“三之论”于一体。首先,“三美论”是诗歌翻译的本体论,指意美、音美和形美。诗歌翻译是美的创造,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其次,“三似论”是诗歌翻译的效果论,指形似、意似、神似。神似是诗歌翻译最高层次的追求。再次,“三之论”是诗歌翻译的目的论,指知之、好之和乐之。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使读者了解,即知之;其第二层境界是能使读者喜欢,即好之;其最高的境界是能使读者愉快,即乐之。最后,“三化论”是诗歌翻译的方法论,指深化、等化、浅化。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用“三化”来促进意美是许渊冲译诗的主要追求之一。
二、诗歌翻译中的深化
深化翻译策略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增词和分译等方法。深化是意象构成的重要手法之一,尤其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原诗中带有典故、俚语或蕴含特殊深意等词汇的现象时,若将原诗逐一对译,难免会使译文晦涩难懂,因此需要运用深化手法进行变通。
例1:“Suffering: it is a real womans task/to take finally the harder road/while someone listens to the pipa/far, far away from that musics home. /They say such tunes are food for love./But what sustenance is this?”
译文:“磨难: 这是一场真正的磨难/女人最终踏上了征程的心酸/人们还在听琵琶的悦耳幽婉/她却早已远离奏响它的家园/有人说这曲调能将真爱升华/但这对她来却只能是心乱如麻。”
本节选自格兰·菲利普斯诗歌《分担》(Sharing)。本节诗中“pipa”“music”“tune”贯穿始终,创造了一个“离人闻曲愁”的意象。“琵琶”是我国古典乐器,其音质清脆明亮,适宜在喜庆之日演奏,第三句中“listens to the pipa far, far away from that music's home.”描绘出了女人远嫁他乡独守空房的心酸场景,原诗中并没有对“pipa”乐声多加描述,而译文中却增添“悦耳幽婉”一词,暗藏伏笔,与最后一句的“心乱如麻”形成对比。“food for love”这一处字面上的意思是“爱情的粮食”,但译者根据上下文语境将其译为“真爱升华”,既呼应了上文的“悦耳幽婉”又衬托了下文的“心乱如麻”,承上启下,十分巧妙。同时下一句“But what sustence is this?”,若直接按其字面意思直译为“但这是什么粮食?”,语言浅显朴实,不符合本诗感情基调,因此译者将此句深化译为“心乱如麻”,“真爱升华”与“心乱如麻”是听到“琵琶乐声”的两种不同心境,可谓不是曲愁,是离人心上愁,从侧面衬托了女子的愁思。
三、诗歌翻译中的浅化
浅化翻译策略就是通过一般化,抽象化,減词,合译,化难为易,以音译形等方法来努力传达原诗之美。
例2:“Coming close now with your/pale peering face/blazing among the mallee/forcing the insects quiet;”
译文:“月光洒落在你凝视的脸庞/苍白中略带忧伤/穿过油桉树丛闪烁着光芒/昆虫也忘记歌唱”。
本节选自格兰·菲利普斯诗歌《盐月》(Salt Moon)。本句诗描绘了诗人由于意外的发生,孤身一人穿过这黑暗的丛林时,连昆虫也息了声响,万籁俱寂的情形。此句中“forcing”一词本意为“强制”“强迫”,若是直译则会失去原诗所要表达的意境,因此译者选择将其省译,译为“昆虫也忘记唱歌”,变被动为主动,既巧妙地描绘出作者穿越丛林时那戛然一瞬的寂静,又为诗句添了几分俏皮活泼的色彩,将整句诗的意境推送到高潮。
四、诗歌翻译中的等化手法
等化翻译策略包括形式的对等,意思的动态对等,词性转换,句型转换,正话反说,典故移植等。也就是在原文翻译中,将原文词汇表达的意义直接对等成译文中的表达。比如 “sun”与“太阳”,“finger”与手指。
例3:“How to defy the universe/can begin with gravity./You find a boulder, crowbar/it out of the earth to set/it as the base of your wall.”
译文:“如何去挑战宇宙/当然从重力开始/你觅得一块巨石/然后用撬棍掘开/建成自家的墙垣。”
本节选自格兰·菲利普斯诗歌《花岗岩般的脊梁》(Granitic Vertebrae)。此诗描写了诗人青年时曾在小麦带的农场上捡石子的情形,捡石子是很容易疲劳的工作,诗人在农场工作的几个叔叔,最终都落下了脊椎变形的隐疾,在诗中一处精彩的隐喻“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恶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与世界的哲学思考。其中“defy”“universe”“gravity”“boulder”“crowbar”分别译为“挑战”“宇宙”“重力”“巨石”“撬棍”,运用等化的手法,不仅使得译文通达顺畅、简洁有力,同时贴合原作行文形式,还原了原作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欣赏到原作之美。
五、结语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却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意境传递可谓是难。许渊冲先生的“译者艺也”指出,文学翻译是艺术,诗歌翻译更是艺术,由于中英语言的差异性,导致两种语言互译时常常矛盾重重难以统一,这就需要译者艺术地创新。不同的语言系统产生了不同的词法、句法和篇章结构,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所以译者在了解双语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运用深化、浅化和等化翻译策略,才能够实现诗歌意境重构。
参考文献:
[1]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8.
[2]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党争胜.“三化”并举译“长恨”,“三美”齐备诗如“歌”——许渊冲英译《长恨歌》赏评[J]. 外语教学,2008(1):83-87.
[4]格兰·菲利普斯,韩竹林译. 岩石之歌[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810233002);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英语翻译专业《文学翻译》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牡丹江师范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發展的创新型MTI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格兰·菲利普斯短篇小说《后来》翻译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刘奕瑶(1998-),女,四川绵阳人,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级翻译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杨镜雅(1994-),女,黑龙江大兴安岭人,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级在读翻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韩竹林(1981-),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翻译学和澳大利亚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