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村口的道路上,64岁的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村民小组长李华明向《民生周刊》记者讲起修路的艰辛:历经12年,岩头村村民在进村必经的悬崖上凿出一条长约一公里的进村简易路。
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西畴人勇敢地向贫困宣战。
和李华明一样,西畴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一批西畴精神的典型代表:年过七旬的刘超仁带领乡亲们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致富产业,被医院诊断为乳腺癌中晚期的谢成芬带领村民们将路修通。
这正是当地人所总结的,即在苦干实干中,西畴人民创造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在西畴康达乌骨鸡养殖企业的扶持下,岩头村计划代养1.5万只乌骨鸡,现在已经在山上放养了4000只,计划养殖规模500头的生猪代养点也在建设之中。”李华明介绍。
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位于1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岩头村因而得名。如今,行走在岩头村可以看到,家家盖起新房,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的家门口。
然而,因悬崖阻隔,岩头村全村15户68人曾长期遭受交通不便的困扰。
“村里有人生病只能用担架抬到医院救治。孩子们在距离村子两公里之外的学校上学,来回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群众养肥一头猪,至少要请七八个壮劳力帮着抬出大山卖……”谈及修路之前的情况时,李华明说。
交通闭塞,岩头村干部群众萌生了修路的念头。
然而,在悬崖峭壁之上开山凿路绝非易事。“因为悬崖之下有农户居住,还有架设的高压电线,所以不能实施机械施工,更不能施放炸药,而只能靠人用錾子凿,用铁锤打。”李华明说。
修路初期,有人和李华明打赌:“你如果能把这条路修通了,我用手心煎鸡蛋给你吃。”
虽然困难重重,李华明和村民们深知,等不是办法,只有干才有希望。全村15户群众中除一户孤儿户外,村里决定每户再筹资1.5万元,最终筹齐了28万元的修路款。每家出一个劳动力,全村壮劳力齐上阵。
2014年1月,岩头村终于修通了最后一公里的进村简易路。西畴县政府出资1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用了20多天时间对进村水泥路进行了硬化。
面对“石旮旯里刨饭吃”的穷日子,西畴人民与石漠抗争,向贫困宣战。
在江龙村活动室前,记者看到墙上有一句显眼的标语: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据悉,正是这句口号,让该村从过去的“口袋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文明村、致富村、小康村。
谈及“口袋村”的来历,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党支部委员刘超仁说:“当时的江龙村缺水少土,生存条件很差,群众年复一年地过着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的贫困日子,全村成了拎着口袋四处借粮充饥度日的‘口袋村。”
刘超仁带领村民发展起橘子产业,图为他在橘园修剪树木。图/郑智维
1999年,刘超仁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他在退休后积极申请入党,并成为村里的党支部委员。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集资投劳,率先在全县自建小康村。
基础条件改善后,刘超仁又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谋划新的发展。
2003年,他和村干部引进橘子在村里栽种,并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帮助群众实现收入达上百万元。他还鼓励村民们依靠跑运输、生猪养殖、外出务工等产业拓展增收渠道,使全村现有人均纯收入过万元。
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同时,刘超仁还带领村民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
围绕“山、水、林、田、路、村”,江龙村探索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置”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通过治理,全村森林覆盖率由1995年前的32%提高到现在的80.4%。
作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县之一,西畴县99.9%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区,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地貌占75.4%,人均耕地仅有0.78亩,曾被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判定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播一大片,秋收一小箩。”这是文山州西畴石漠山区的真实写照。
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拥有粮食135公斤,人均纯收入仅165元,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县处在温饱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食不果腹、房不遮雨是普遍现象。
“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创新干”的西畴精神,激发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状态,发挥了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广大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依靠自身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有资料显示,凭着西畴精神,西畴人20多年來在悬崖峭壁中开挖出3000多公里道路,公路密度达到云南省平均水平的3倍。
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政府宣布,西畴县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序列。
而在此之前,西畴县先后探索出“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五法治水”模式、“四轮驱动”农村公路硬化模式、“三宜”美丽乡村建设、“1+4+N”脱贫政策体系、“十有十能”的村(社区)级组织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