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筝派与客家筝派的共性与个性简述

2020-02-18 06:29何馨宁
戏剧之家 2020年1期

何馨宁

【摘 要】古筝在上千年流传过程中,因各地风俗、文化的不同,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音韵特色、演奏技巧。本文从浙江筝派和客家筝派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对两者的形成发展、演奏技巧分析,总结归纳其共性与个性,并对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进行了简述,从而加深对不同古筝流派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浙江筝派;客家筝派;共性与个性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044-01

一、浙江筝派和客家筝派基本情况概述

(一)浙江筝派简介及发展

浙江筝派最早成型于杭州地区,主要受“杭州滩簧”(杭州滩簧有慢板、快板和烈板三种基本唱腔)的影响,并吸取“线索十三套曲”“江南丝竹”的特点。古筝从最初的伴奏,通过加花的形式,慢慢形成了“四点”演奏手法。20世纪60年代,浙江筝派创造了21弦改良古筝,成为其重大转折点,以王巽之为首的浙江筝派,不再只使用古筝传统的五声音阶定音和演奏中的“移柱转调”,开始融入琵琶、三弦以及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拥有了长摇、短摇、快四点、扫摇等具有浓郁的江浙特色的新技法。

(二)客家筝派的简介及发展

客家筝派以演奏广东汉乐筝曲为主,因此客家筝曲又称广东汉乐筝曲。最早是在宋朝灭亡的时期,“中州古调”和“汉皋旧谱”跟随着民众传入南方,并与当地的语言、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音乐风格,当地人称为客家音乐。客家筝曲包含两部分,一是“大调”筝曲,吸收了汉乐中丝弦乐的精华;二是改编成独奏曲的地方戏曲伴奏,称为“串调”筝曲。由于乐曲调式音阶、技法运用、乐曲内容的不同,又分为“软套”“硬套”与“反线”。20世纪初,何育斋先生创造出了“工尺谱谐声字谱”,这是早期的客家筝谱。1956年,罗九香先生在中国第一届音乐周上演绎了客家音乐,使客家音乐广为人知。

二、浙江筝派与客家筝派的共性与个性分析

(一)浙江筝派与客家筝派的共性分析

从乐曲风格来看,浙江筝和客家筝因同处南方,受较多相似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影响,在乐曲的风格表达上都有柔美秀丽、意味悠长的特点。因历史变迁,大都受到北方中原音乐南迁的影响,吸收融入了中原音乐的元素和技巧,因而两者在乐曲的表达技巧和演奏技法上带有一定的中原地区的音乐色彩,在发展过程中,均融入了琵琶等传统乐器的音乐要素。

在演奏技巧上,浙江筝派基本延续五声音阶定弦,由于吸收了丝竹音乐的特点,演奏技巧和方法的使用与客家筝派是一脉相承的。如左手技法中吟、揉、滑、按的运用整体一致,且多运用上、下行琶音的演奏技法,配以“加花”来实现对音色的润饰效果。

(二)浙江筝派与客家筝派的个性分析

1.浙江筝派的个性特点。浙江筝派部分曲目突破了古筝传统五声调式的限制,创作和表达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不断融入新技法,乐曲的力度、速度、音色等变化更富有层次性。

在演奏技巧上,王巽之先生创造出浙江筝派的诸多新型演奏技法,如摇指、四点、双手抓筝等。“摇指”技法是以腕部为轴轮,这种方式的力量发挥比以大指大关节为轴轮和以大指小关节为轴轮的力度要大,且手部平稳;“扫摇”技法是在“快速强四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包含“扫摇”“扣摇”,通过该技法的运用,使得浙江筝派的演奏旋律更加坚定有力,对于氛围的渲染更加深入人心,《高山流水》中的高山部分就有着鲜明体现;“四点”是以勾托抹托为指序,因运用中需求不同,分为“快四点”及“双手快四点”,显著区别于其他流派;“双手抓筝”技法特别强调左手的运指技巧,在演奏中左手不单要有节奏性“提弦”,还要充分运用具有和声效果的小撮、大撮等指法,加强节奏重音,使得音量饱满。

2.客家筝派的个性特点。客家筝派主要代表广东汉乐筝曲,深受广东地区地理文化、方言特色等影响,在风格上更加文静含蓄,曲目繁多。客家筝曲的大调筝曲结构严谨,多为八板体,串调类筝曲多来自于广东汉剧戏曲音乐以及民间音乐曲牌。

客家筝善于通过突出低音为旋律配和声,在乐句尾音,通过勾指、八度音和弦以及音向内游弹的手法,延长音韵,形成“先现根音”的效果。同时客家筝有着丰富多变的左手滑音技法,传统客家筝以金属弦为主,便于延长余音和作韵。其在旋律调式上有“硬线音阶”和“软线音阶”之分。硬线华丽,软线典雅。客家筝曲的演奏限制了左手按音的速度,除需要与右手充分配合外,其他均为缓慢按音。在刮奏方面,客家筝最多要求不超过三个,通常起到连接作用,要求不过长、不过亮,显得从容含蓄。客家筝还较多采用大撮指法,营造稳重之感。

客家筝派除了演奏技法的独特之外,旋法变奏也别具特色。由于客家筝派使用工尺谱,因此慢板多运用调骨添字、加花等形式。犹如其代表曲目《出水莲》一样,在左手按弦技巧和右手不同深浅角度触弦的音色掌握之间,以无声胜有声的姿态,屹立于音乐文化之林。

三、结语

筝乐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受不同地域环境、文化背景、民风民俗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本文中的两大古筝流派,都代表一方文化,并为该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霄.現代视域下的艺术本体论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04).

[2]胡筱倩.客家筝派与潮州筝派之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7.

作者简介:何馨宁,东营职业学院2017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