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阳
摘 要: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声乐演唱是音乐艺术中最直接、最朴实地抒发思想情感的艺术。长期以来,声乐演唱过程中存在过分注重声音技巧,而忽略了歌唱的情感表达,基于对音乐艺术及声乐演唱的热爱,笔者特别选出《我爱这土地》这首歌曲为例,来阐述“声乐演唱中情与声的关系”、“歌曲演唱中情感表达的艺术处理” “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完美融合的具体处理”等方面来说明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声乐演唱;歌曲艺术;情感;表达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来分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完美融合
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是声乐演唱创造的核心,这是因为,声乐的演唱魅力与美感效应。都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达。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正是以情作为声的体现基础的完美结合。因此,情感表达的处理在声乐演唱中犹为重要。它也是歌唱者进行的二度创作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必不可缺的一环。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歌曲之源,声乐演唱中只有通过分析歌曲,才能更好的表达情感,才能赋予声乐艺术无限的魅力。
一、《我爱这土地》的演唱发声方法
唱歌要靠歌喉发出声音,即运用歌声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声音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控制工具,以“声”表“情”,唱“情”才是目的,所以有人说以“情”带“声”,“声”为“情”设,从而使声情并茂。这些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歌唱家的共同要求。
大家关注到一个美学问题,就是唱“情”还是唱“声”, 这是声乐界历史争论的一个美学问题,也许是促使声乐发展的两个侧面吧!唐代詩人白居易诗句“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有声”,概括地反映了这种争论,也表明了作者对唱“情”和唱“声”的褒贬,唱“情”和 唱“声”对立的统一,既有统一也有矛盾。“声情并茂”加上“情景交融”是演唱者要求的高度境界,这是统一,如声中无情或少情,肯定令听者索然无味。
二、准确把握歌曲情感基调
每首曲调都有一个情感基调,是深情赞颂,是亲切自豪,是欢快热情,是庄严雄伟,是明朗开阔,还是真挚自然或哀婉伤感等等,演唱者都需要在挖掘词义的同时掌握住感情的基调,基调准确才能有助于内容的表达与主题的发挥。这是因为情感基调是作品情感表达表现的总趋势,它体现出一种情感的整体综合,而这种整体综合正是高度概括的主题表现所需要的。
三、细腻的表现情感变化
掌握一首曲调的情感基调,也可以说是掌握了曲调感情“主旋律”。然而要丰富他的表现力,还必须注意情感的细微变化,追求情感表现真实而细腻的歌唱家,从不放松曲调的一字一声的情感体验和处理,以增强“主旋律”的表现色彩;对于局部细致处理,不仅不应影响整体的体现,而且还能发挥深化主题的作用。
四、融入个性的演唱
个性是属于个人的,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人,这包括人的智慧、观点与表现。没有个性的艺术家永远不会有惊人的成就。如果说好的歌曲是上佳的材料,声音是工具,技巧就是方法,修养是本质,那么个性就是原动力。缺乏个性的声乐演唱者是不能行之久远。对于同一首歌,演唱者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对歌曲经行不同的情感处理,只有融入个性演唱才会使你在声乐演唱的殿堂中更显魅力。
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处理情感表达,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必备的才华艺术。当然,我们在处理情感表达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它的“度”。
五、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完美融合的意义
缺乏情感的歌唱是没有生命力的,是空洞的,但是,我们更要明白,歌唱者的责任,不只是使自己感受到歌曲的情感,而更重要的是能使听众感受到它的存在。演员并不是为了暴露内心情感而流出悲伤地眼泪,演员正在演唱中要注意喜而不狂,怒而不暴,哀而不哭。正确的把握情感的度。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过火,不太满,不唱尽、不做作,有时还要留点余地,所谓“夜长曲尽意未尽”,让观众区回味。特别对于一些热情、豪放的作品应多加设计,不能只靠热情而未体现气势。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的“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作为歌唱着最终的目标。
声乐艺术是一种感性的体验,表达是一种情感逻辑,有着求美和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那是因为人类的感性体验是相通的。声乐演唱正是通过浮游感情的歌唱拉近演唱者与观众的距离,是之产生共鸣,笔者认为:歌唱必须触及灵魂,通过歌者的表演在现整个生命和爱的双重灵感。歌唱就是生命和爱,歌唱及时表达情感,情就是声之本,歌曲的情感表达就是声乐演唱的意义所在。
最后,作为一名普通声乐学习者爱好者,在今后的学习和表演中,笔者将歌才可能在演唱中使嗓音收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与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相结合,使自己更具有表现力,更好的为我所用。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我们要全面培养自己的歌唱艺术表现力,安排好感情色彩、声音形象和演唱技巧,从而提高歌唱的情感表现深度,使我们的演唱具有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这是每个歌唱者应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追求的艺术境界。只有做好了这些,放自如,感情运用恰到好处,获得较完美的演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