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磊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城市化的建设使建筑物密集、人口更加集中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我国一些气候较为湿润、降水量较大的城市中,加强了对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的重视,但在设计规划时还存在一定的制约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技术建设技术和设计方案,以降低洪涝灾害对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损害。
海绵城市概念是根据美国的低影响开发理论中的思想进行研究,由国家建设部推出《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作为理论指导,形象生动的将城市排水建设比喻为海绵,强调了城市的蓄水能力,为加强城市的防洪排涝管理,应将城市的生态水循环充分利用,将城市的湖泊水系和地下水系进行联合,加强地面的渗水能力,将大量的降雨引入城市的湖泊和地下,将其作为主要的蓄水场地,并通过水循环的净化能力,实现雨洪径流的调节和净化的能力。
(1)外河顶托。外河顶托问题在我国南方城市较为常见,由于其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在持续的降雨时期会使城市周围的干流水位上升,当降水量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会出现干流河道的水位高于城市的低洼处,因此,造成地势较低的城市出现洪涝灾害,并且由于城市地势较低,很难将积水向城市外引流。
(2)内部水系不畅。在进行城市排洪防涝的设计规划时,会出现设计没有合理考虑到城市的内部水系的问题。如城市中会存在一些内部河道,在进行排洪防涝设计时,如果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城市内部水系在自然水循环中的重要性,将其进行阻断或填平,将会从整体上降低生态环境的排水能力,反而降低城市的排水效果。
(3)土地过度开发。城市建设会将城市内的土地使用建设建筑物、公共设施、铺设道路等,将茂盛的植被转变为钢筋水泥,将城市内部的湖泊和河流进行人为建设干预。这种由于人类生产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改造,从整体上看,降低了城市的土地渗水能力和水系的循环能力,例如,大量开发土地,与城市的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建设没有很好地结合,将会造成降雨时期不能及时的疏导地面降水,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出行。
(4)排涝能力不足。城市设计的排涝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在设计中如果排水沟断面设计缺乏科学性,会使过流能力降低,在发生强降雨时,城市的排水效率将会降低。其次,在设计城市管道时,如果管道安装的位置、管道的质量等因素与其他基础排水设施之间缺乏协调性,在城市水位上升时,甚至会产生倒灌现象,加重了城市的洪涝灾害。最后,城市地面由于承载着大量的集中建筑物和密集的人流,会出现沉降问题,沉降经过时间的积累,会对早期的排洪地下建设的设施进行破坏与挤压,降低了城市的排洪能力。
(1)建设城市排水系统。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在排水系统方面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完善,城市的排涝能力有待加强。设计者应转变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时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外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建设因素,在理念上应结合国家建设的理论指引,加强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加强排水系统的可持续性,应将其设计与城市的生态发展相结合。将城市排水建设与河流进行科学的连接,排水系统中重点建设雨洪排水系统,通过将地表低洼区域、行洪通道作为蓄水场地,当城市内部的洪水超过设计的标准后,将其中的部分水量导入蓄水地区,减少城市地面的积水,提升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2)提升地面渗入能力。由于城市地表覆盖大量的水泥,会增加城市渗水的难度,因此,设计人员应加强对城市地表的透水率和下渗量的研究。例如,在城市中加入海绵体并结合生态植物工程,在城市内多建立绿化带,提升植被的覆盖率,建立发展城市水循环环境,能有效的提升地表的渗水能力,减少地表积水,将洪水引入里地面,提升城市的抗洪防涝的能力。
(3)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排洪防涝工程需要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支撑,通过科学合理的建设排洪和蓄水的基础设施,能有效地降低洪峰量,在遇到大型洪水灾害时,排洪和蓄水的基础设施将会实现重要的作用[1]。例如,在城市内建设抽水站、运动场、公园绿地、整治城市内河道等,面对城市持续降雨,能通过植被降水渗入地下,进行水循环。并通过建立抽水站,能将城市内低洼地区的积水进行外排,减少局部低洼地区被洪水淹没的情况,加强了在暴雨天气城市的排洪能力。
(4)合理布置缓冲区与湿地。加强城市的湿地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的绿化,降低汛期的地表径流量,发挥湿地的排涝能力和防洪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城市湿地的抗洪能力,需要在湿地的四周布置缓冲区。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因地制宜做好绿化工作。充分利用城市的现有资源,修建自然湿地,人工湿地,通过修建草地,建设花园等工作等降低地表径流量。改善城市的环境,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外,还应该建设绿色空间。修建公园、滨水走廊等绿色空间都是提高湿地抗洪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采取这一措施,还可以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从而降低城市洪涝的影响。在缓冲区域可以通过种植树荫的方式涵养更多的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在湿地区域还应该避免人类活动,以免对湿地系统造成不利影响[2]。
综上所述,随着建设海绵城市的提出,在城市的排洪防涝工作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意义,在实际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建设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城市的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等因素,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以及加强相应的城市排洪防涝基础设施,有利于提升城市排洪防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