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交互性设计的居住区户外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2020-02-18 17:30孙茜叶茂王硕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5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景观

孙茜 叶茂 王硕

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00

1 研究背景

居住区户外空间是承载着儿童生活与记忆的场所,目前,许多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往往缺乏对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考虑,随着儿童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儿童对居住区户外儿童活动空间也有了更多要求。景观交互设计旨在于利用高新技术设计出特别的景观效果,人可以通过观看、触摸、倾听等互动性活动激发自身的联想[1]。在居住区儿童户外空间设计中,景观交互性设计是运用一系列的设计方法来加强儿童与环境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提高空间的可使用率与可参与率。

2 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憩活动分析

(1)儿童日常游憩空间、时间的选择。据实地调研与访谈得知,9岁以下儿童在居住区户外空间活动的比例远远高于9岁以下儿童,6~9岁儿童部分开始单独在居住区户外空间活动。学龄前儿童平时多在白天外出活动,学龄儿童则多在放学之后玩耍。周末或节假日,则是多数儿童喜欢活动的时间。春秋夏三季,儿童户外活动时间较长;冬季儿童外出活动时间短。儿童日常游憩活动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居住区面积最大的开敞广场空间;其次是院落空间。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选择具有可变性,当活动空间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时,他们就会寻找一些适合的场地进行活动,因此居住区户外活动儿童游憩空间时要考虑一定的可变性。

(2)儿童户外活动出行方式特征。从家到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出行陪伴方式看,7岁以下儿童全部是由家人陪伴出行。7岁以上儿童出行陪伴方式出现多样化,多为独自在或与小伙伴结伴出行的比例增加。从出行交通方式看出,3岁以下儿童中,多采用步行或者婴儿推车的方式;3~6岁儿童多采用步行或滑板车的方式出行方式;7岁以上儿童基本都采用步行出行方式[2]。

(3)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交往行为特征。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中,4岁以下儿童最主要的交往是亲子交往,亲子交往行为会加深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对话,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4岁以上的儿童交往主要是以同龄伙伴交往为主,通过与他人接触,使得同伴关系的建立更加明确,对儿童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3 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憩活动空间景观交互性设计策略研究

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憩活动空间的景观交互性设计需要考虑儿童对空间的体验和感受,使儿童与游憩空间之间通过互动和获得体验。

(1)加强景观的感官交互性设计。儿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去感知外部环境的具体信息。通过有效调动感官设计,激发儿童游憩的兴趣,如在户外儿童游乐设施、景观小品设计时,丰富色彩和造型能够增加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的新奇感,在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中通过种植不同色彩的植物来吸引儿童与自然的互动,提升空间活力的同时,景观声环境可以利用鸟叫声、水流声等自然界的声音,还可以利用互动发声装置模拟各种声音,带给儿童接近大自然的体验。设计中要提高儿童的可参与感,产生触摸上的互动性。设计是通过设置不同材质、肌理、质感的各类设施以及搭配形态、质感不同的植物等,通过直接触碰,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增加居住区户外儿童活动空间的参与性设计。在居住区户外儿童活动空间设计中,要做到安全第一,通过一定的尺度适宜的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儿童与他人及环境之间的互动,并提供多种游戏器械供儿童选择,实现游戏的难易分级,满足儿童多样化的行为需求,不同年龄不同能力都能使用。儿童与父母及同伴的共同参与,不仅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儿童提供身心体验和互动感受。此外,儿童与动植物的交往行为还能让其认识大自然,并感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情感体验。

(3)增加居住区户外儿童游憩空间的趣味性设计。设计中需要重视细节的设计,对景观材质、材料选择、造型、色彩等方面。例如在游戏场地中将喷泉设计与晚上的灯光设计,增加场地趣味性的同时,吸引更多儿童游玩。在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中引入先进的材料、新颖独特的造型以及声音、影像等现代媒体,通过别具一格的互动体验设计,使户外儿童游憩空间更加多元化、更富有趣味性[3]。

4 结束语

本文以居住区儿童户外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儿童游憩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的空间类型,引入景观交互性设计,提出基于景观交互性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的空间设计策略,真正营造出适合儿童的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景观
景观别墅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