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年
我国茶文化的发展经过了“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的漫长历程。茶文化经历了秦汉的启蒙,魏、晋、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确立,宋代的兴盛,明清的普及和当代的鼎盛等各个时期。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在《食论》中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是说“茶的味道苦涩,饮后能使人深思熟虑、开拓思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茶具有药用价值的记载。华佗常年奔波在江淮一带的山林中采药,为民治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据传说:他累的时候,只要喝到一杯清茶,疲惫顿时消失,于是有了“苦茶久食,益意思”的见解,说明茶具有兴奋大脑、提神解乏的功效。
“茶”字的使用,在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才广泛起来,茶才作为人们的普通饮品流传于世,当时唐代饮茶之风兴盛,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茶。好茶需好水相配,《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
有俗语说,“吃茶是和尚的家风”“自古名寺出名茶”。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传说称茶由野生茶树到人工培植嫁接也是始于僧人。“禅让僧人有一颗平常心,而茶给茶人一颗平常心”。佛学的禅宗认为,参禅时需有一颗平常心,无妄无欲。茶性平和,香气淡雅含蓄,细品细啜,回味持久,让人心静,归于平和。这些特性与参禅悟道所秉持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佛中有茶、茶中有佛,佛离不开茶,茶因佛而兴。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嗜茶成癖,并留下“吃茶去”的茶文化典故,成为禅林法语。
“和”是茶的重要语义。“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和美美”“和为贵”“和谐社会”……“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待客、走亲、访友、相亲、嫁娶、团聚等都要喝茶。茶涤荡了尘埃,滋润了关系,暖和了笑容,添增了佳话……茶是礼仪的使者,所谓茶香飘满友谊,友谊使人们与社会和谐统一。
“香袭千古,茶韵悠远”。人生五味,先苦后甘。茶多数是苦的,只有苦到彻底、甘到回味,才更加悠远绵长。茶的源远历史,就在你手中的一杯茶,茶水入口的苦涩,回味后的甘甜,是已知结果的美好而甘愿品尝艰涩的过程。茶是君子的朋友,也是你我的知己。
清人张潮说:“赴宴饮酒乃小福气,邀友临窗品茶才是真福分。”今年跟朋友一起去登山,顺道拜会山寺里的一位老僧。寺院在半山腰,进得寺门,往左拐,有一通幽曲径,绕水榭、过石桥、拾级登数十步,来至一幢造型古朴、轩敞明亮的阁楼。进得室内,但见玲珑门窗,古色古香,纤尘不染,好一个别致清幽的品茶福地!老僧说,寺旁有一泉,泉水清冽,沏茶饮之,明目醒脑。说话间,老僧已用古朴的朱砂杯将茶沏好,送至茶几之上。我等捧于手中,顿觉香郁之气扑鼻,浅尝,甘醇鲜爽从舌尖弥漫全身,不觉悠然神远,如同身在山林。难怪周作人曰:“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喝茶之余,喜欢读描写茶的诗文。有人说喝茶如生活,需要你细细地去品味。有人说只有会喝茶的人,才会生活。鲁迅在《喝茶》一文中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老舍也是个茶迷,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老舍有个习惯,就是边写作边品茶,一日三换茶,喜欢将茶汤泡得浓浓的。以茶为伴,文思泉涌,才得以《茶馆》问世。
中国的茶道讲究俭、清、和、静。说茶能尚俭,茶能贵清,茶能导和,茶能致远。品茶,可品出人生真谛。试想,第一道茶,清香略带甜味,似少年和青年时期,在父母呵护下,无忧无虑,健康成长,结婚成家。第二道茶,浓苦又回味带甜,就像中年时期,挑着家庭重担,为生计、为子女,整天忙忙碌碌,辛苦中亦有快乐。第三道茶后,滋味逐渐归于平淡,就像步入老年时期,一切都烟云散尽,只剩下几多回忆,美好而又伤感。想到人生如茶一样,心情也就逐归平静,与世无争了,举一盏清茶,让幽香冲去浮尘,用一颗静心,学会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