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田刚印儿时就有个蓝天梦。每当有飞机划过天际,他总会痴痴地仰望目送。
如今,他真的“飞”了起来!他带领中航智公司研制的无人机产品已应用于电力、农业、应急减灾等多个领域,并已走出国门。
飞行梦想照进现实
2005年4月,离大学毕业仅剩3个月时,田刚印接到学校通知——为一家研究所的无人机设备做调试,他高兴地一口答应。
田刚印满心欢喜地去了,可没想到,调试设备中途出了问题,原来预计一个月就能结束的工作到了毕业时还没完成。已经签约的研究所打来好几次电话,希望他早点报到,他却没顾上,也因此错过了这份“稳定”的工作。
毕业后,因为那次调试经历,田刚印就留在了那家公司。工作之余,他继续研究飞行控制器。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两年后公司出现问题,半年都发不出工资,田刚印只好选择离开。
第一份工作的经历,让田刚印知道没有自主的产品,命运就会任人摆布。
他决定自己创业。
2007年,田刚印拿出准备结婚用的4万块钱,和一位大学同学在租住的地下室里开始创业。靠着毕业设计的基础和不认输的钻研精神,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一套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科院成为他的第一个客户,并对这套系统给出了很高评价。
田刚印挣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突破需要归零的勇气
3年后,田刚印决心去实现梦想——做无人机整机!
从做零件到做整机,难度超出想象。
“一是要绕开现有的专利,二是技术要可靠,三是资金要跟上。”田刚印细数了几大困难。
当时国内的民用无人机以进口、仿制为主。为解决专利和技术问题,田刚印和团队成员把国际上所有样式的无人机都研究了一遍,光是打印出来的专利资料,就装满了三个大纸箱。
研究后他们发现,国外把该申请的专利都申请了,绕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另辟蹊径成了田刚印唯一的选择。“当时俄罗斯在共轴双旋翼方面技术领先,但那种技术也有缺点,因为共轴靠的是纯机械。我们唯一的选择是,把电子飞控器的优势利用上!”
灵感一触即发。技术团队决定开发一款没有尾翼、一个轴上装两个旋翼的共轴无人机,这样避免了专利碰撞。最重要的是,零件少了一半多,可靠性也因此提高了一倍。
“我们买了加工零件组装起来,测试时却没达到预想的结果。”田刚印说。他们找供应商问原因,也没人能解答,只有靠自己一遍遍测试、调整。他们前前后后对方案进行了近2000次修改。
为了寻求合作,田刚印带着样机参加了新加坡航展,国外一家公司看到样机后,提出以7亿新币参股40%,并承诺拿出1.7亿元新币现金奖励创始团队,但条件是公司CEO人选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可,公司也必须搬到新加坡。尽管急需经费,但满怀爱国之情的田刚印依然拒绝了。
“无人机是国家航空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环节,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我们的总部必须放在中国,技术必须留在中国,这没有商量的余地。”说起当年的选择,田刚印的眼神写满坚定。
“飞”了起来
田刚印的公司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走进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田刚印始终牢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也是国家的支持和鼓励让田刚印的公司走上了“参军”之路。
“2013年,北京市政府安排我们参加第十六届科博会,正是在这个展会上,我们的产品引起了军方的浓厚兴趣。几个月之后,我们接到军方的通知,前往西部进行试飞,取得了三发三中的成绩,这次演示的成果也标志着无人机技术具备了立项条件。为了确保竞标成功,公司回绝了几乎所有订单,短时间内生产了5架竞标飞机。我带着团队在戈壁滩上试飞了半年多,所有人都毫无怨言。”田刚印感激地说。
最终,TD220型無人机在军方的公开竞标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一款军用无人直升机。军方评价,这一进程将我国军用无人直升机的研制提前了5年以上。
自此,田刚印带领团队走上了技术强军、航空报国的军民融合之路,公司也成为第一个民营性质的飞行器总体总师单位。
如今,中航智已经和多个军民融合企业集团、80多个国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无人直升机也实现了从300公斤级向3000公斤级的跨越,并已经着手38吨级重型无人直升机的研制工作。
田钢印自豪地说:“当我们开始做无人机的时候,有200多家企业,如今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对航空事业的执著,更赶上了时代机遇。”
兴趣与钻研犹如两个共轴的螺旋桨,带着田刚印“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