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心
1
看过一张图片,感慨万千。
一位85岁的老母亲,爬上80厘米高的灶台,双手撑着窗台,一脸热切地往楼下张望过年没有回家的儿子。
事情是这样的。
那位老母亲姓黄,老人家的儿子因为工作忙碌很少回家,大年三十依旧在岗位坚守,初一早上交完班才回家和母亲团聚。可因为路上堵车,晚到了近三个小时,这可把黄奶奶急坏了,一直在屋里团团转。
这时,儿子回来了,他按了一下喇叭,意思是告诉家人,我回来了。黄奶奶听到鸣笛声,激动得一个箭步爬上了近一米高的灶台,看向楼下的停车场,寻找儿子的身影。
老人的女婿用手机抓拍这一幕,事后,想想都后怕,那么高的灶台,要是平时根本不敢想象老人能上去。那一刻,是母爱的本能,让一个老人有了超常的力量。
2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在路边等公交车。那天刚下完雪,特别冷,我裹紧羽绒大衣,还是觉得很冷。身边有一个女人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孩子的小脸冻得通红。
估计是路不好走,等了十来分钟车还没来。小男孩打了个喷嚏说:妈妈,我冷,车怎么还不来呀?女人赶紧脱下身上的羽绒服给孩子穿上,然后看看表说:看来车晚点了,咱们不等了,打车吧。
我真的惊到了,这么冷的天,能毫不犹豫让她脱下羽绒服的,是一种多么可敬的勇气和力量啊!
女人一手拉着孩子,一手拦出租车,过去了几辆车,里面都有人,没停。我眼看着,心里跟着着急,她只穿了一件毛衣,会冻坏人的。终于,拦下了一辆车,看着她们母子上了车,我的心才缓缓舒张开来。
母爱,真是太伟大了!在孩子那里,她总是倾其所有,毫无保留,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交付了,把所有的苦和累都担在自己身上。
3
五一放假时,小雨发了一条朋友圈:每年五一我都和老公回千里之外的娘家看看,今年怀孕了,不愿长途跋涉就没有回去。从未出过远门的妈妈,坐农用车,坐高铁,坐汽车,倒了好几次车来看我,当妈妈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辈子只到过几次县城的妈妈,竟然千里迢迢来到我所在的城市。我不知道,她要问过多少人,走错过多少路,才找到我的家。这几天,妈妈把我家里大大小小的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冰箱的抽屉里包了好几百个饺子,五六种馅,还有手擀面……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了,想起一句话: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
上个月,朋友Z找我玩,说起他年前去世的母亲。
他母亲是癌症,平时,Z和妹妹轮流守着母亲,那天晚上是Z陪护,凌晨四点多的时候,母亲眼看不行了,Z赶紧给妹妹打电话,母亲摆手示意他不要打,气若游丝地说:再等等,你妹妹太累了,天还没亮,让她再睡会儿。
母亲艰难地呼吸着,却在强撑着一口气。
Z不知所措,他怕万一妹妹见不到母亲最后一面会怪他,又不敢违拗母亲,就焦急地看着窗外,盼着天快点亮。
六点半多的时候,窗外才透过一丝光亮,母亲点点头,示意Z打电话。等他妹妹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只抬了一下眼皮,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我难以形容那一刻的震惊。是怎样的信念,让一个母亲,在生命的尽头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等着天亮,只为让自己的孩子多睡一会儿?
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但我相信,这个世间,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发生。
4
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每天早上我都把她送到妈妈那儿,然后去上班。晚上下班的时候,妈妈就早早把饭菜做好了,等我和老公一回来就可以吃现成的了。
我胃不好,怕凉,妈妈总是把第一碗饭盛给我。那时,女儿还不会自己吃饭,都是妈妈一口一口喂她。
有时女儿会缠着我喂她,妈妈就用各种方法哄她,让我好趁热吃饭。我吃饭慢,吃到最后,饭菜就差不多凉了,妈妈总是等我们全家吃完,送走我们,然后吃饭。
那两年,妈妈为了先要喂饱我女儿,吃的饭菜都是凉的,却从未和我抱怨过一句,她把我该承担的责任,努力多替我承担一些。
在母亲大病临终前一天,几乎吃不下东西,可她还是努力喝小米粥。她说,她要多活几年,陪孩子们久一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从小没让我做过家务,学过做饭,她不在了,怕我遭罪。
我沖出病房,号啕大哭,都这个时候了,妈妈没有想她的病,却在担心我的生活,这至死难休的母爱啊!
妈妈离开后,我不得不笨拙地承担起我该背负的重量时,才知道,这些年,她竟然为我做了那么多。原来,她一直都是我的铠甲,为我抵挡这世界的明枪暗箭,让我享受着静好的岁月。
5
那天,我在街头的一家店门口,听到刘若英唱的那首《后来》: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我的泪,肆无忌惮落下,这哪里是写爱情,分明是在诉说我的忏悔,我还没有来得及爱妈妈,她就已经永远离开我了。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妈妈,是这个世间最美最有力量的名字,饱含着最深情的爱,为了让孩子走向远方,她宁愿像石头那样匍匐在地上,垫起孩子们梦想的脚尖。
听说,天使是上天派到人间最美丽最善良的使者,可,并没有人见过。我想,如果真的有天使,一定就是妈妈的模样。
谭旭摘自《文苑·经典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