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贵明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项目管理服务中心,云南 红河 654499)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是伴随着20 世纪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建构和深化起来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产业的丰富,日渐与相关学科产生综合、交叉,衍生出众多子学科;与此同时,管理学的基本规律也时常得到回顾和更新,但有时在交叉领域,仍显得审视不够充足,未能得到恰当的重估。
在我国,工程管理的主要领域仍以土建类居多,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方兴未艾,并且土建行业的在地性更强,每一个项目都是独特的,需要在工程管理中投入更大的精力,而其中的经验如何推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在近期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对我国各行各业都提出重大的挑战,如何化挑战为机遇,是摆在众多工程管理从业者面前的崭新课题。对此,基本规律的回溯是势在必行的,并且这种回顾绝非重复,而是在重读和重估中寻求创新。
与世界绝大多数文明和国家相比,中国的建筑工程管理长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其基本表现就是工官制度,从匠作监、将作大匠到都料匠,将工程管理人员的阶层提高至官僚阶层,显示出中国历来对工程管理的重视;而《营造法式》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制定推行的土建工程管理手册。
柳宗元的《梓人传》则代表了工程管理人员的理想形象及其管理要诀:“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一个连自己居室的床腿缺失都不能自理的工匠,却能对百工够统筹自如,一气呵成,而“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这其实也代表了当时士大夫知识阶层对于工程的认知,即“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管理者不必实操,更不必站在一线;那时工程管理的基本规律是相当简单的。
随着近代的转型、国门的打开,中国人又一次迅速掌握了西方现代施工管理体系,以陈明记营造厂、陶馥记营造厂为代表的前贤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西方人垄断现代建筑工程的局面,在物力维艰的条件下,胜利完成了举如中山陵这样的国家级工程。因此回顾工程管理的基本规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相对于建成以后漫长的使用寿命,施工的安全更像是暂时的,因此必须千方百计从各方面保证质量管理的过关甚至优异。这其中首先就是事前控制,从质保体系、环节设计到权责明晰等等;其次是事中管理,具体到每道工序在人员上的落实,检查和预案;最后是事后自检,即交有关单位验收前一定先进行内部验收,及时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没有比失败更好的课程。安全管理则是工程管理的现在进行时,是一座建筑从无到有,从纸面到地面的全过程。这其中显然既要有专人负责,又要有专人懂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施工设计与组织都缺一不可,同时教育、检查也都有相应的保障。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则是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其实是站在比单一项目更高的位置,从业主角度保证企业利润,增加社会积累的主线,体现的是工程管理的专业素养。其主要内容,是编制预算、建立体系和全面控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工程管理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以上建筑工程管理的三大主要内容,均以事前计划为主,即预先对工程的全程做出科学详尽的安排,才能保证质量、安全和效能。但不同于古人理想化的“梓人”,当今的技术日新月异,一个将用工管理打好腹稿不肯示人,到了施工现场才投入表演的人,是难以胜任今天的工程难度和高度的。换言之,“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工程管理者作为计划的制定者、执行者也就是各个工种和环节的协调者,一定要先做到知根究底,才能百战不殆。
“木桶定律”反映了“牵一发动全身”的道理;直观的水桶比方有力地证明了决定表现上限的,其实是一个系统的最短板。但在排查和确认之前,其实难以断定究竟哪个方面和环节才是最短板,这就需要多番检测尝试,并且对于各个环节和方面有恰当的比例感。举例来说,在安全方面,结构、防火、抗震与加固各方相互联系甚至重合,但又彼此有着矛盾,哪些因素如投资特别容易产生薄弱的环节,是尤其要加以注意的。
由于工程管理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始终围绕着具体的工程,而每一项具体工程其实都是从无到有的,必不可免地都要夯实基础,从基础出发。但尊重基础、回顾基础并不意味着拘泥基础,而是在进步和深化中,再度回到本源,与之对勘,在体认管理新动向的同时,也丰富基本规律的内涵。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例,凡事预到什么程度,是刚好有效、可行的?既不有欠火候,又避免无用功?这就需要对于建筑业的整套流程的发展,时刻关注,一直跟进。例如BIM 建模技术,就使得施工阶段上溯到设计阶段可有更好的衔接甚至反馈,这样在横向上得到了更好的配合,纵向上得到了更好的对接,于是“预”的程度就可有大幅提高,从设计阶段就对材料选择、成本控制等等,实现了从前不可及的高度。
仍以前文中的“梓人”为例,显然千百年来的建筑工程总指挥都是这样不必亲临一线,只需居中指挥的,因为那时的技术比较直观;包括近代早期,也还是有“干中学”“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说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的进步,尤其是人工的涨价,这样过度依赖自己一手实践获取经验的做法,就显得昂贵而不可取。这时就需要广泛利用网络时代的各种开放资源,从别人的经验中观摩、提问、学习、汲取,做到他人为我所用,我为他人所教。
不同规律可能侧重不同内容,彼此既有交叉又有衔接,如何在坚持一条规律的同时,不对另一条规律产生影响乃至误解,做到协调并进,自洽互动,是对工程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考验。例如虽然BIM 技术的应用,为各方各工种的对接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现场管理依然受限于现场不可准确信息化载入的各种条件,如运输系统的布置、线路的设计、物料的堆放;这时就应将现场管理同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理顺,在现场则以现场管理为主,对于信息管理可能产生的“水土不服”要有所警示,而非仍以信息管理的结果和决策为准,令现场削足适履,那样一般只会越搞越乱。
利用最新技术和互联系统,将工程管理的全程标准化,其实就是对“手表定理”的升级,即不但所有人共享同一套操作系统,不会出现目标分歧、方法冲突的情况,并且对于图纸变更、返工乃至施工过程出现的新情况的把控,有了更便捷的帮助。一般来说,是仍以传统算量软件为主界面做出计算,只需先期将模型利用插件导入其中更好,还是直接在建模软件中运用算量插件更优,还在探索实验之中,但标准化的模型化的确使工程的推进中,从每一步都需特别关注,一变而为大部分可以自动“准确”,少数变化和变故均可循此及时解决,不可不谓重大创新。
对于施工进程表展开分析,逐条调研和总结从现场、控制,到人力配置中可能不符或不利的情况,重新刷新施工计划,其实是将“事中管理”提前到了“事先”,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约束,将事中管理的难度和不可控度降到最低,同时为下一度的工程管理积累同样精度的经验。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一定的数学手段,如人力资源曲线越平滑,则施工计划越优化。在地化的含义就是将施工进度的编制,同现场尽可能深入的同步而互有正反馈,告别纸面同地面相互纠缠的局面。
施工管理软件的实质是将工程管理中的规律实体化、界面化,做到人人可以实操,彼此对接明确有记录,这就是对管理学基本规律中权责对等的极化。但不同的app 有不同的侧重,有的覆盖全程,从计划、立项,一直到材料采购、施工安排、内外验收都有,但劣势是对于有核心需求的用户,可能并不满足。这就需要当事人博观约取,选择最适宜的软件,尤其对于自己项目的特点有切实的把握;因为软件的特点是一旦定型,更新成本是超出人工手工的,如果不适用,造成的信息误记是很难整理清楚的。
工程管理的特点就是既有工程学,又有管理学,是一个综合交叉而又高度依赖经验的学科,对之进行理论总结是必要的,尤其在相关的技术平台和手段载体日新月异、朝智能化发展的当下。但与此同时,一定牢记在心的是,管理是要在地化的,是不可脱离“地气”的,基本规律不可忘记,但也不可刻舟求剑,时时回顾并加以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与课题,同时丰富其内涵,是每一个当代工程管理从业者应尽的职责和莫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