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于新辰,今年29岁,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三室工程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斐然的成就背后是他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拳拳之心。
清华高材生的选择
1991年9月,于新辰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城关街道红旗社区,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到大,于新辰特别喜欢看课外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07年4月,于新辰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同年6月,他参加了高考,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专业提前批次录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结束了涡阳县20多年来“零清华”的历史。走进心仪的学校,一切都是新的。在清华园,在全国排名顶尖的航天航空专业,于新辰丝毫没有放松,继续发扬刻苦学习的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1年,于新辰即将大学毕业,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留校读研继续深造,二是直接毕业等待分配。他作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
他说:“在清华学习了4年的航天航空知识,祖国又处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我应该把所学所获贡献给航天事业。”
为圆梦走进深山
2011年7月,于新辰来到了发射中心,领导先给他安排了一个电梯操作员的活。每天周而复始地在电梯里接送上下塔架的人员到相应的楼层。即便如此,于新辰也毫无怨言,仍旧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2012年5月,组织上考虑到于新辰的实际情况,便把他调到火箭低温动力系统担任操作手,负责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的加注工作。这个工作就是给火箭加注燃料,让火箭“吃饱吃好”。
但这份工作却是卫星发射中心“最危险的岗位”。因为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号称“一粒米从一米高处掉落的能量就会引起爆炸”,稍有泄漏,就会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因此,发射中心对火箭的气密性要求非常高。为练好气密性检查基本功,于新辰经常对照图纸反复核对每一个接头状态,以至于后来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接头的位置和细节,被同事们称为“活图纸”。此外,为了能快速发现可能存在的漏点,他在气检过程中常常仔细辨听声音,练就了“听声检漏”的本领。
2015年至今,于新辰已经17次担任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他对状态的把控更加严格,先后组织排除加注管路漏气、供气压力异常、排气管路存在多余物等20余次典型故障和隐患。
希望成为“01指挥”
有网友评价他是“90后火箭专家”,于新辰却不置可否,他笑着说:“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的业绩。我要以老一辈航天科学家为榜样,忠诚于祖国的航天事业,传承航天精神特别是‘两弹一星精神,在偏僻的山沟实现不平凡的航天梦想。”
2018年2月,27岁的于新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首长微笑着点头说,年轻人已经担任了骨干,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于新辰回忆说,习主席的话很温暖,让他备受鼓舞。
作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最年轻的分系统指挥,对于未来,于新辰也有自己的小目标:希望有机会能成为“01指挥”。“‘01相当于发射场的指挥中枢,是指挥中心的大管家,能担任这个岗位,是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份荣誉。”他也立下誓言,要永远扎根山沟。
面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扎根树”,于新辰深情写道:“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那棵用信仰浇灌的树/为我指明了逐梦九天的路……”
于新辰的航天梦想,正在悄悄地生根发芽,终將开出绚烂夺目的花儿。
(摘自《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