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玲
摘 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会对贫困生的学习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可分为心理状态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大学生出现“心理贫困”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渗透积极思想,增强贫困生自我调适能力,鼓励贫困生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关键词:心理贫困;贫困大学生;原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G4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2-0008-02
为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和高校创设了一系列助学贷款、勤工俭学渠道为其提供物质保障。但是,贫困大学生的困难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心理上,即“心理贫困”。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并有效解决,将会对贫困生的学习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心理贫困”,是一种对某些问题不能恰当应对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具体表现在对心理和人格特征上有一些负面影响,严格意义上并不算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现象并不只出现在某一类特殊群体中,几乎每个人都可能会有。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贫困大学生群体,特指他们因为长期处在一定的经济压力下,自身心理平衡不当,并影响到认识和解决问题,以致心理和人格特征上出现负面反应,甚至影响到其发展。
一、“心理贫困”在贫困大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
1.心理状态方面
(1)自卑。贫困生对自己认知的不恰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经济贫困。他们认为自己衣着上的不时髦、课外生活的枯燥、见识的短浅和兴趣爱好的缺乏等是经济贫困造成的,进而产生低人一等的挫折感,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也就是自卑。(2)焦虑。焦虑实质上是指包含很多负面情绪的不健康的心理。其一,他们心里总有一个沉重的包袱,就是学费和生活必需开支。其二,他们认为经济上的贫困,导致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程度的缺失。同时,他们往往怀揣着想要改变自己和家人生活状态的愿望。这一愿望的积极作用是能够促使他们努力前进,但如果他们心理负担过重,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3)敏感。相比家境较好的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有更为强烈的自尊感,而这样的自尊感往往源于自卑。所以,他们对周边人的言行举止异常敏感,容易将别人的正常行为视作有针对性,容易沉浸在自己幻想的带有敌意的世界里,以致总是偏执地对待事物,甚至满怀愤懑地看待社会。
2.行为规范方面
贫困生在心理状态上的一些负面特征在其行为上也会有所体现,这是人际交往中的障碍。不良心理特征导致他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处于极度紧张和不安状态,所以经常保持一种防御状态。他们的敏感心理,会导致自身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人际交往中的挫败感,容易让他们失去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形成一种封闭心理及消极社交行为模式,形成孤僻、封闭的性格。因此,很多贫困生存在不善人际交往、朋友圈狭窄、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等问题。这些障碍有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甚至会成为校园突发事件的导火索。
二、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
在当下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个别人崇尚金钱至上的观念,一些意志薄弱的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影响,会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而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再加上同学之间家庭条件的贫富差异,使得贫困生容易产生心理失衡,以致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
2.贫困生自身因素
首先,很多贫困生有想改变自身和家庭条件的期望并为之而努力学习,但从另一方面看,这样的期望会带给他们很大压力,使他们设立的目标很高并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一旦现实和目标存在差距时,他们就会产生挫折感。加之他们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任由挫折感在心里蔓延,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心理状态,很难拾起信心、战胜困难,甚至不敢面对现实,排斥与他人的交往。其次,部分贫困生对自己经济状况认知不正确,认为是社会的不公平分配导致的。这种想法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排斥或仇恨心理,进而影响自己正常的人际交往。有些贫困生还存在与他人攀比等不良心理,导致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心理贫困”,既会对贫困生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对校园和社会整体的稳定运行产生一定的毁坏作用。所以,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貧困”问题迫在眉睫。
1.从思想政治教育上渗透积极思想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会根据贫困生显现的思想和心理特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考虑到自卑、敏感等负面心理特征,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思想道德和人格教育上。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激励贫困生拾回积极态度。虽然学校有必要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但培养贫困生的自主调试能力也很重要。想要帮助学生消除贫困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贫困看作锻炼和磨炼自己的机会,让贫困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2)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多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家庭没能为自己提供和别人同等的经济条件而感到羞愧,有时会带着一种不友好的想法看待周围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从而滞后了自己人际交往的进程。还有些贫困生存在攀比心理,好面子,在同学面前装作很富裕,甚至不惜触碰法律的底线。因此,教师应该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3)强化基础人格教育,重塑贫困生健康人格。部分贫困生心理压力过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境况,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的偏执,这是一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残缺人格的体现。所以,教师应强化基础人格教育,帮助他们重塑独立健全的人格,使其更好地认识自己。
2.增强贫困生自我调适能力
当前,很多高校通过开设有关的公共选修课、开展相关的活动来呼吁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对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有了更系统、更科学的认知,并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强贫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1)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高校应设置教育宣传、课堂教学、排查筛选、专业心理咨询等环节,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贫困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向贫困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系较密切,平日互动较多,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情况。此外,学校需投入一定的经费创立心理咨询处,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2)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资料库。学校每年进行贫困生认定时,应该结合新生入学时的心理测试结果建立专门的档案,并根据档案记录派有关人员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及家庭情况,关注其动态,重视其心理发展,把握好其切实需要,适时地干预与疏导其心理郁结。
3.鼓励贫困生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鼓励贫困生多参加课余的校园活动,对提高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消除其对同学及自身的认识误解有很大帮助。教师要进行鼓励式教育,帮助贫困生在集体活动中重拾自信心,锻炼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逐渐消除他们由于经济贫困产生的心理压力。
四、结语
如今,国家教育事业的投入占比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帮助他们上大学。这样,贫困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就在大学校园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凸显。为此,高校必须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努力为大学生营造纯净、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促进教育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莹.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2017(04).
[2]开治中,傅文芳,戚振兴,等.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症状和人际关系状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05).
[3]陈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4]张干.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及“心理扶贫”对策浅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Exploration of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Poverty" of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Zhao Lingling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gmen 448000, China)
Abstract: The "psychological poverty" of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will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ir study and life.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psychological povert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that i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behavioral norms. The causes of "psychological pover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clud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Therefo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should inject positive thoughts into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hance their self-adjustment ability, and encourage them to expand the scop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poverty;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causes;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