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斌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20)
机械设备和材料是建筑施工的最基础元素,管理效率不高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施工。精细化管理要求加大对于材料采购、使用和储存的管理,从而加强对于每个环节的管理来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案对应的成本不同,需要结合具体建筑工程项目来合理配置设备,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另外,项目施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环节众多,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各种成本费用,如果不加以控制,容易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成本控制能够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成本问题,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环节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各环节存在一定的疏忽,在采购的成本控制、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缺少相应的行为规范,管理人员的分工和责任没有明确落实,容易使成本难以控制。成本管理涉及到很多环节,物资采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一旦责任落实不到具体的责任人,就容易导致物资采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采购成本和质量问题,需要制定完善的物资采购方案,保障企业更好地开展物资采购管理工作。
很多供货商没有完善的资质许可证,导致供应的物资没有可靠的质量保障,在建筑实际施工环节就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我国的建筑企业监督制度不是很完善,对于物资的采购成本控制等环节监督力度不够,很可能导致劣质的建筑材料被使用到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大的安全质量隐患,增加了工程质量缺陷整治的成本,给施工项目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在施工前,施工方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量预算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工程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所采用机械设备的型号、组合台数和相应的人员配置等。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的耗油量、使用寿命是不同的,结合着工程量多少来选择最佳的机械设备,对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建筑项目施工作业过程中,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包括压路机、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相互配合提高项目的工作效率,这就需要施工方结合着施工项目的需要,将这些设备进行合理组合,有效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而且需要注意各种机械设备的自身性能和不同机械设备之间的共同性能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特性才能更好地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各个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有效推进工程项目建设进程。但是很多企业在选择和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行为规范来开展管理和维护,使设备利用效率不高。
机械设备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要素,设备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即使有效解决也会损耗机械设备的寿命,甚至影响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但是很多施工企业没有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导致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不高。一般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①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没有意识到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在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方面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机械设备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长期就会导致设备出现各种问题;②随着机械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项目施工的效率,但是很多建筑企业的员工对于新设备和新技术缺乏认识了解,设备维护和管理存在很多不足,未得到充分保养的设备容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在进行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需要结合混凝土工程项目工程实际的施工环境和相关性能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采购,结合价格、材料物化性能和厂家相关信用标准进行有针对性选择。同时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的种类和材料性质众多,需要施工公司统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混凝土工程项目材料根据不同的物化性能可以分为很多类别,常见的有纤维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每一种类别在价格和性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材料对于施工技术和施工周期的要求也是不太相同,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制定施工方案过程中统筹多方面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施工材料方案。另外还需要在材料管理过程中加强节超分析、量的核算和现场管理,在保障施工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支出成本,加强对于材料采购、使用和储存的管理,保障材料费用维持在可控范围,避免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通过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也能够最大程度节约材料,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工程机械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部件磨损、腐蚀、润滑油减少或变质、紧固件松动或位移等原因,机械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机械故障。施工方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做好维护不仅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够有效保障施工作业的正常开展。如果一台机械设备长期处在超负荷的运转过程中,不仅会大大缩短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使机械设备的性能逐渐变差,影响到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为了企业长远发展,就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维护,保障小故障及时得到维修,有效避免“病害”的长期存在影响机械设备的性能。
为了更好地使用机械设备,使其能够运行在健康的状态下,需要企业不断建立健全状态管理体系,这是新形势下管理工作创新和实践的最佳途径。状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可靠的状态管理使机器能够可靠稳定运行。在设备即将打开维修前,明确人员的操作方式和维修人员的维修方法,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设备处于故障状态时,应及时确定设备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和实际管理任务,按预防性维修方法查明故障原因并进行维修保养。
为了更好地保障工程机械设备能够运行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工程设备保养和维护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①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相关参数性能,需要结合着相关行业规范来制定设备安全使用说明书,在安全使用说明书中要明确指出设备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正常工作的相关参数;②提高设备利用效率,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这个制度要明确包括设备使用流程、安全检查和人员责任分配等,同时根据需要不断规范设备的操作流程和使用设备时的注意事项,更好地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③保障设备工作在额定范围内,需要让操作人员熟悉相关设备的超负荷参数,减少电流电压等参数对于机械设备的影响,减少操作人员的失误,使得设备长期工作在稳定的环境当中;④要做好设备使用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故障类型和维护保养过程,能够及时掌握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和运行状态,为后期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减少设备维修时间打好基础,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为了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需要加强员工培训,使员工更好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企业需要将培训工作常规化和系统化,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使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参数,培养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培训中重要的是培训质量,而不是走流程,要把培训工作朝着制度化、多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可以依托相关高等院校对员工开展定期的技能培训、安全意识培训和理论知识培训,使其掌握设备各种操作要领和相关维护技术,学习设备相关的注意事项,帮助员工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技术被不断地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加强经济系统的建设,提高建筑项目中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之间的融合和管理。在配置生产要素过程中有效降低各种成本,保障整个项目的预算成本在可控范围,不会出现超预算的现象,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行业的工程经济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而且这些学科涉及到的信息量很大、专业性很强。在构建过程项目的经济系统过程中,应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将施工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经济和数据有机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从而保障整个经济管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于公司的商业战略制订采购成本控制方案,发挥信息收集的功能,利用采购成本控制活动的特点,及时收集供应商的信息,准确把握产品的市场信息。采购成本控制部门所掌握的海量信息,将为企业选择供应商、构建供应体系提供依据,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帮助,也是企业了解供应商的窗口。此外,采购成本控制部门也应该是企业对外传递战略信息的窗口,利用采购成本控制部门的特点与外部进行沟通,更好地协调企业,为企业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通过建立广泛的采购成本控制市场信息、经销商信息和价格信息,有效实现了采购成本控制部门的沟通功能。
加强建筑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实际规模和建设需要来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相关制度,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