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妙婷,强正泽,李 波,李成义
(甘肃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药材是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的原料,丰富的资源及高品质的药材是保证中药市场流通以及发挥临床疗效的基础。近年来,中药大品种迅速崛起,推动了中药产业的迅速发展,相关中药材的质量、资源及替代品等研究也不断增加。当然,在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相关问题,如中药饮片、中药材质量问题,部分中药材资源问题。积极优选潜力中药材大品种,培育更多、更优的高品质中药材品种,为促进中药材国际化、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添砖加瓦。
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polybotrysHand.-Mazz.的干燥根[1],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及气虚血衰等症。历代本草中多将红芪列入黄芪项下,作为黄芪使用,并认为红芪是黄芪的优良品种[2]。红芪作为甘肃大宗药材之一,现相关红芪方面的研究[3-6]逐渐出现。同时,培育更多的中药材大品种有利于体现中药材的市场价值,更有利于加快培育更多国际中药材大品种药材的步伐。本文从红芪药用历史、品种特色、资源状况、栽培采收加工技术及开发利用前景等几个方面分析归纳,凸显甘肃红芪培育大品种中药材的优势,为中药产业优选并培育潜力大品种药材提供参考。
我国作为中药发源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天然产物资源是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特有优势。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为中医药文化与国际合作交流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促进了中药产业的国际化。中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中药产业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从中药产业的相关文献来看,中药产业经历了起步、萌芽和发展三个阶段[7]。在现阶段中医药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药类产品的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加快了中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的迅速增长。2018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39.09亿美元,同比上升7.39%,出口价均同比增加16.69%[8],且在未来几年里,我国中药出口总体趋势良好[9]。在现阶段的发展背景之下,中药材作为中药产业的原材料,应切实保证其资源与品质,同时发展更多大品种。
中国作为中药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药产业走向国际的独特优势。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药红芪历经千年的考验而沿用至今,并成为甘肃主产特色药材之一。红芪又名绵芪、独根、黑芪,始载于梁代陶弘景所撰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弘景[10]曰:“出陇西者温补,出白水者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痈肿。”《药性论》云:“蜀白水赤皮者,微寒,此治容热用之。”唐·《新修本草》[11]云:“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日华子本草》[12]中载:“赤水芪,凉,无毒。治血、退热毒,余功并同白水芪。”这里所指黄芪类药材赤色者,即指红芪而言。由此可以看出,中药红芪药用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红芪就作为黄芪品种之一,临床上与黄芪通用。悠久的本草文化及药用历史,使红芪富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色彩,也为其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一般认为道地药材的质量为最优,在药材市场流通过程中也最受欢迎。作为甘肃道地药材,传统认为根外皮红褐、粗壮,质坚实,菊花心,粉性足者是红芪优良品质标志,俗称箭杆红芪。目前,甘肃武都的米仓红芪质量最佳。1984年,武都米仓山红芪获外经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2011年,武都红芪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3];2013年,武都区成功申报“中国红芪之乡”[14],成为著名的传统特产。多年来,红芪因其品质优良而享誉国内外,远销日本、欧美市场,特别是在港台和东南亚地区热销不衰。2016年,武都红芪品牌价值评价达到18.17亿元[15]。享誉国内外的品牌效应肯定了红芪药材的价值,也为更多人所知。
资源匮乏也是我国中药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寻找更多新的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及中药材替代品是改善当前问题的一个研究方向。红芪为深根植物,喜冷凉,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且红芪除开花及主根生长期外,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格,适生气候范围较广。自20世纪60年代,甘肃省内开始开展红芪家种试验,成功选育出的红芪新品种品系,在中药材生产中发挥了显著增产作用[16]。目前,我国红芪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以甘肃陇南和定西地区最多。陇南作为红芪的道地产区,1980年以后率先人工栽培红芪,后种植面积持续增加[17],且据中药材天地网统计,2016年、2017年陇南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均超6.7万hm2,其中红芪累计种植面积分别居第三、第二位[18]。红芪自身良好的适生性及道地产区的大面积栽培保证了红芪资源的充足,同时红芪异地种植可行性研究的成功[19]为红芪栽培资源地的扩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可避免大力发展其产业过程中的资源问题出现。
道地中药材是公认的优质药材,道地产区独特栽培及加工技术对中药材的品质有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中药的临床疗效,进而对中药产业的经济效应产生影响。中药材小农生产的方式决定了部分中药材栽培加工方式的不规范化,使得中药材质量不稳定,阻碍中药产业的发展。目前,甘肃作为红芪道地产区已有红芪采收和产地加工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20]。红芪高产高品质栽培技术的研究范围也很广,涉及因素多,研究透彻[21-26]。作为甘肃道地药材之一,红芪高产高品质的栽培技术在保证红芪产量的同时,也为道地红芪品质奠定了基础,综合了产投效益及功效价值。
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红芪炮制方法有炒制、酒炙、米炒、盐炙及蜜炙[27],在2015版《中国药典》中红芪的炮制品只列举了炙红芪一种,即蜜炙红芪。炮制方法为取红芪片,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红芪片中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取出,放凉[1]。此外,有学者[28]对红芪饮片作了三A分级管理规划,依据性状鉴别及理化鉴别的方法将红芪饮片划分为A级、AA级、AAA级三个级别,并提出注册陇南红芪饮片三级标准,注册国家药品饮片电子条码。这些方法的提出有利于提高红芪饮片质量标准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红芪饮片在流通中的质量安全,有利于保证红芪的临床疗效稳定,进而有利于发展甘肃道地红芪的品牌效应。
红芪除含有糖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甾体及生物碱类等成分外[29],还含有21种微量元素,是评价红芪药材品质的重要物质基础[30],其中Ca、Mg、Zn等元素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是生命活动所必需元素[31]。红芪具有抗自由基、减轻糖尿病并发症、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损伤、保护心血管等广泛的药理作用[32-34]。临床上红芪与黄芪一直通用,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科学家己经从红芪中分离出黄芪中不存在的抗菌成分1-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现代研究也表明,红芪水提物对小鼠某些免疫功能的调节[35],清除自由基活性[36],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化学性肝损伤[2]等作用均强于黄芪,表明红芪作为黄芪的替代品具有优越性及科学性[37-38]。
临床上,红芪主要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障碍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佐以红芪颗粒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汗证,疗效满意,能提高患儿的免疫能力,且服用方便,口感较好[39]。高麦仓等[40]在临床上运用红芪活血解毒方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结果表明,红芪活血解毒方较常规西医疗法疗效显著,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降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
据资料记载,民国初期甘肃已经开始了红芪药材的交易。建国后,红芪原料已作为商品在我国沿海省份流通,并且出口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药材。目前,有关红芪质量、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不断深入,推动了红芪在各方面的应用,红芪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也逐步增大。
目前,红芪在市场上的复方制剂有复方红芪颗粒剂、红芪口服液等。程晨等[41]优选出的复方红芪促睡眠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制剂质量稳定,可在企业中推广和使用。此外,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人们对养生保健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补益药改善亚健康的方式受到人们的推崇,《本草纲目》将红芪作为补气的名贵药材而推崇,认为其能显著提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42]。以红芪为原料的保健品及其他物品的研究也逐渐出现,王晓琴等[15]以甘肃宕昌所产中药材红芪为原料,制备出的新型红芪保健型酸奶呈乳白色,酸甜可口、凝乳均匀、细腻,具有清淡的红芪味和浓郁的奶香味。日常生活中红芪还被用于滋补火锅、养生粥等食疗中,红芪精包装商品也出现在国际市场。红芪药渣还是优质蛋白质饲料的廉价原料,固态发酵红芪药渣生产蛋白质饲料可有效利用废弃物,环保又营养,还具有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43]。红芪各种产品的开发提高了其市场价值,有利于增加国内外对红芪药材的需求量,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在当前中药大品种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中药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规模较小,产品多但大品种少。把握市场机遇,优选更多潜力中药材品种,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大品种,是提高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强化企业在市场的战略地位、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优选潜力中药材大品种,一方面要有丰富的药用资源,充足的药用植物资源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保证中药材品质的稳定,道地产区或适应栽培区标准化的栽培及产地加工是保证药材品种纯正,品质稳定的关键因素。此外,中药材的大品种最终目的还是基于临床疗效,再与市场相结合,使其产生较高的市场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初步总结红芪培育中药大品种的优势:红芪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充分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临床应用安全可靠;红芪品种特色鲜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认可,品牌效应是其市场价值提升的附加值之一;红芪的资源优势可逐步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优越的自然环境、成熟的栽培加工技术及红芪较强的适应力保证了红芪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同时,广泛且较强的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制红芪相关的新型药物和保健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甘肃道地大宗药材之一,红芪充分代表着甘肃道地特色,发掘其培育大品种的潜在优势,可促进红芪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前景广阔,有利于拓宽中药产业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