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峰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花园乡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巴里坤839200
畜间布病即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杆菌病,主要易感畜为各品种的牛羊,其次为偶蹄兽猪、鹿、驼以及其它携带病菌的动物,人通过接触上述动物后被病菌感染发病。实施布病净化主要是加强对本地区牛羊等易感畜的血清监测筛选,逐步减少布病阳性畜在养殖过程中的传播、感染,最终扑灭人畜共患病布鲁氏病的发生和传播。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人感染特点:波浪式发热、多黏性盗汗,头痛、失眠,全身关节肌肉痛,男性出现单侧睾丸肿胀压痛。易感动物,怀孕母畜流产,种公畜性欲降低,患睾丸炎等。
患布病动物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布鲁氏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生殖器、内脏和血液。布鲁氏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土壤中存活37 d,在-12 ℃以下和胎儿体内可存活6 个月。用5%的生石灰水、84 消毒液15 min 可杀灭。
布鲁氏杆菌主要是患病动物传染给易感畜牛羊,其次为猪、鹿、骆驼等家畜。母畜流产或分娩的死胎、羊水、胎盘、分泌物含大量布鲁氏杆菌是主要的传染源。人与病畜接触,服用没有煮熟奶、肉品,或吸入含菌的尘土进入眼结膜也可感染。患病动物在同群畜中感染率非常高。
每年集中开展不少于2 次对易感的、不论大小的牛羊进行血清检测筛查。
加大对阳性畜群、阳性畜所在村组以及相邻养殖户的牛羊进行重点监测。对阳性畜群牛羊要连续3年进行100%监测,对散养户养殖的牛羊不论大小畜连续开展3 次以上100%监测。直至监测全部连续2 次为阴性的或在国家规定阳性率标准以下为止,以后每年按本地区监测比例进行抽检。
加大对重点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疫源的调查净化。重点查明近1年来调入调出动物流动情况,特别是要查明相邻乡镇村组因配种调换和购进的种畜存在没有按照规定开展定期或现场血清监测的、存在传播风险的,经监测有阳性畜的必须立即隔离,全群、合作社每隔45 d 对牛羊进行1 次100%检测。
建立阳性畜群、合作社、养殖大户、重点村组重点监测档案。及时开展对重点区域畜群的跟踪监测净化,对检出的阳性畜按照程序进行无害化处理。
特别是牛羊异地调入的,要严格审批。对调入动物饲养地动物疫源开展近3年有无布病发生调查,由饲养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确认。对中风险饲养所在地的牛羊应禁止调运,对调运的牛羊已经监测出布病的坚决不得出具审批调运手续。
调运的动物必须在审批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养殖区域内,经监测全部为阴性符合要求的,同时结核病、口蹄疫等检测合格的,必须由专人签字的方可调运。
必须有布病化验室监测报告和证明,异地调运到达目的地必须向当地县及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查验,证物相符,符合隔离条件的准予隔离。
隔离期内的动物未经准许不得私自移动,严格按照隔离动物要求专人检查登记,做好每天消毒、临床检查登记记录,直至解除隔离。隔离期满再次进行布病血清学、结核菌素、口蹄疫检测,确认阴性的同群饲养。
要不断提高养殖户对布病危害性的认识,了解布病的传播流行特点,主动接受对饲养动物定期长期开展布病血清检测净化工作。
对私自调运的动物立即进行检测,检测出布病的,同批次调运的动物全部进行扑杀处理。没有检测出阳性畜、结核病、口蹄疫并在保护期的按规定进行隔离,同时做出罚款处理。
本区域饲养的动物调入调出必须经布病检测合格,由县及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确认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养殖户方可出售。
对易感畜牛羊无论有没有感染布病的每年定期开展2 次集中全覆盖监测。各村组养殖合作社做好组群、血清采集、报送,畜牧部门做好档案留存。
对所有饲养的动物必须经血清检测合格的方可上市屠宰,各村组养殖合作社未经检测的牛羊不得私自交易,扩大疫病传播途径,各村应建立村级防疫员巡查管理。
坚持持续化常态化开展对本区域存栏易感畜每年开展不少于2 次的集中检测,对养殖户的牛羊随机进行抽查,将布病净化落实到户。
各村组养殖合作社、养殖户要相互监督,对未经检测的牛羊和私自调运和从相邻乡镇购买的牛羊,要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上报进行监督检查处理,并立即进行隔离血清学检测,乡镇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布病净化工作。坚持自繁自育,主动预防净化,降低生产经营损失。
加大对人畜共患病布病的预防宣传,做好养殖户对布病危害性、传播途径的认识,做好养殖生产当中的自我防护,常态化开展对养殖环境的消毒,扑灭病菌传播,对阳性动物污染的器具草料要彻底清理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