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猪瘟的防控与净化

2020-02-16 07:09:59陈序传
养殖与饲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群猪瘟

陈序传

福建省宁德市畜禽屠宰监督管理站,福建宁德352100

猪瘟(CSF)作为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猪瘟病毒(CSFV),临床上以高热稽留、广泛性出血和高致死率为主要发病特征,给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近些年,各地相关部门实施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猪瘟疫情,但猪瘟净化工作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养猪模式多样化、养猪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加之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猪病种类繁多,混合感染普遍,严重影响了猪瘟净化。同时,《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将猪瘟列为优先防治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1]。《国家猪瘟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指出,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种猪场和部分区域达到猪瘟净化标准,并进一步扩大猪瘟净化区域范围。为此,探究猪瘟防控与净化技术措施极其必要与迫切,不仅能够从根源上控制猪瘟的流行,而且对于促进我国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国内猪瘟流行形势分析

1)猪瘟在我国流行范围广,呈散发性流行,多见于仔猪发病,成年猪持续带毒,并在猪场经水平传播与垂直传播导致恶性循环,难以根除。

2)猪瘟发生形式以温和型为主,临床表现为仔猪先天性感染,母猪群出现产死胎、流产、早产等繁殖障碍,公猪群通过精液散毒,种猪呈亚临床隐性感染,持续感染并向外排毒,成为猪瘟重要传染源。

3)混合感染严重,临床上猪瘟与猪细小病毒病(PPI)、猪伪狂犬病(PR)、猪圆环病毒病(PVC)以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混合感染十分普遍,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

2 养猪场猪瘟防控与净化技术

2.1 提升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一是养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模式,尽量不从外地引进种猪,确需引购则要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做好检疫工作,防止带毒猪进入生产区,确保引购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合格;同时建立全进全出制度,繁殖母猪做到集中配种与产仔,断奶仔猪集中转入育肥舍,做到同时出栏,并冲洗消毒猪舍,空栏15 d再转入下一批猪群。二是注重猪群饲养管理,猪场应根据各阶段生猪的营养需求供给针对性的优质配合饲料,提高猪体抵抗力;合理饲用酶制剂、益生素和有机酸,确保饮水洁净、养殖环境清洁,防止饲养拥挤、保持猪舍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三是无害化处理养殖废弃物,病死猪焚烧、深埋,医疗和生活废弃物分别定点堆放,再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猪粪及时清除并经污道集中堆放发酵处理后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四是猪场应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对场内外人员、车辆、猪舍及其周边环境和各类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强化猪舍和饲具消毒、带猪消毒、空圈消毒、人员出入猪场消毒;猪场环境冲洗消毒1~2 次/月,污道、净道分别消毒2~3次/周、1~2 次/周,消毒剂要定期更换,防止耐药性产生。此外,对猪场内蚊蝇、鼠等可能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风险生物进行驱除,防止犬猫和鸟类进入猪场,保证场内环境安全。

2.2 强化猪群猪瘟病原与抗体检测

种公猪全群采样,母猪群根据10%的比例采样,对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整齐度予以了解,抗体合格率<90%则要实施全群检测,经产母猪种公猪和后备母猪均进行活体采集扁桃体,通过荧光定量PCR 或RT-PCR 检测方法进行病原检测,淘汰抗原阳性猪群,抗原阴性猪群若个体抗体阻断率达到50%以上则进入留种群,低于50%的猪只要进行补免,经抗体检测,淘汰处理个体抗体阻断率仍低于50%的猪只,高于50%的猪只进入留种群[2]。每6 个月或1 次/年重复上述程序,3~4 个循环。经重复检测,种猪群抗体合格率、个体抗体阻断率分别≥90%和50%,抗原均呈阴性则判定猪场猪瘟免疫净化达标,同时还需要进行巩固与维持,即达标后可每6个月对猪场猪群进行抽查,当抽测猪群出现阳性猪只,则需全面检测该群,同时淘汰处理阳性个体;倘若抽测猪群经病原检测后个体抗原阴性,免疫抗体合格,则能够继续留作种用,如果个体免疫抗体不合格,那么需要进行补免,再次免疫后抗体水平仍不合格的个体要及时淘汰,从而逐步建立清净猪群,净化猪瘟。

2.3 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

在生产实践中,猪场应结合当地疫情流行状况和猪群免疫状态,考虑母源抗体干扰、疫苗免疫特性及免疫途径,科学、合理地制定与本场实际相适合的疫苗免疫程序,不可盲目接种疫苗,防止猪只产生不良应激反应,影响个体生产性能。一是选择合适的猪瘟疫苗,目前国内猪瘟疫苗普遍使用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C 株)冻干制成的活疫苗,鉴于生产原料有所差异,可划分为细胞苗和组织苗,前者包括:①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即原代细胞苗,可用在首次免疫、超前免疫;②猪瘟传代细胞苗,适用于大规模免疫;组织苗即猪瘟活疫苗(脾淋源),主要用于种猪群免疫、紧急免疫以及加强免疫。同时,基因工程疫苗(猪瘟E2 疫苗)对猪场净化猪瘟作用极大,能够通过检测CSFV 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E2蛋白)进行鉴别疫苗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但相较于其他疫苗,该疫苗价格较高。二是最佳免疫时间需结合猪场猪群免疫前抗体水平而定;猪瘟疫苗注射要根据疫苗使用说明书及免疫操作规范进行,切勿随意加大剂量;猪场猪瘟疫苗免疫程序可参考如下:20~25日龄仔猪首次免疫,60~65日龄加强免疫1 次、经产母猪和公猪免疫3~4 次/年、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 次[3]。此外,为获得良好效果,降低猪群发病率,还需强化PVC、PR 以及PRRS 等疫苗免疫工作。三是强化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监测评估,免疫效果评价的有效方式是进行抗体检测,而抗体检测可作为验证猪瘟疫苗质量、检验与制定免疫程序的科学依据,通常在猪群二次免疫后28 d抽血检测进行免疫效果评价,针对抗体水平不达标的种猪实施补免,淘汰多次接种仍不达标的种猪。

3 结 语

目前,猪瘟依然是危害国内养猪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针对猪瘟流行形势,通过提升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强化猪瘟病原及抗体检测,制定合理的猪群疫苗免疫程序,能够做到养猪场猪瘟的有效控制与净化。猪场连续24 个月以上未出现猪瘟临床病例,猪瘟病毒野毒感染病原学检测阴性,即视为达到猪瘟净化标准。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群猪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26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6
浅谈猪瘟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