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水与城市的关系

2020-02-16 06:19武煜涵
居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钱学森山水建筑

武煜涵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1 钱学森的山水城市观

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先生首次提出了“山水城市”这一概念,它是对中国未来城市概念的创新性设想。1990年7月31日,在写给北京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他提到:“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1]。此后,在钱学森先生的来往信件中,对这一概念又有多次阐述。1992年8月14日给王仲同志的一封信中,钱学森先生提出,要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颐和园的人民化!”[2]。对于“颐和园的人民化”,在1992年给顾孟潮的一封信中,钱学森先生有更为明确的阐述“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我称之为‘山水城市’”[3]。

钱学森的“山水城市”城市规划观念具有深刻的人本精神和民族特色。他担忧的是 “积木块状的高楼”、“黯淡无光的城市环境”[3],出于这种深切的人文关怀,钱学森提倡以整体化、系统化的思想进行城市建设,将中国的园林艺术应用于大区域的城市规划中。“山水城市”既考虑了普通大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大规模园林”将不再是封建贵族所专享的。同时,以融合了诗词、园林、山水画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山水城市”为指导建设起来的城市将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而中国人对于自然山水、天人合一的追求与向往一直都在营造中有所体现,“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3]正体现了中国人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对于21世纪的山水城市建筑,钱学森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他希望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手法,将它用于现代高楼大厦中,“让高楼也有合院,中间布置些高层露天树木花卉”“楼群也应参差有致,其中有楼上绿地园林”[4]。马岩松的建筑可看做是这一设想的实现形式之一。

2 马岩松的山水城市建筑

2002年,建筑设计师马岩松以重建纽约世贸中心方案“浮游之岛”开始出现在建筑界的舞台上;2006年,密西沙加市的标志性建筑——梦露大厦的夺标,使马岩松开始在公众视野中活跃起来。他的建筑极富戏剧性,以流线型为主要建筑语汇,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在黄山太平湖公寓、朝阳公园广场、假山等项目里,或巧妙地借助周围环境,或利用建筑本身打造山丘河流等自然意向,通过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融入其中,使整片建筑成为一个大型景观。

以MAD 设计事务所在重庆市中心设计的“城市森林”城市文化综合体为例,虽然这可能只是建筑师所提出的一个具体设计概念,但它为如何处理城市与建筑、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思考方向。

“城市森林”以中国画中多山的景观为灵感来源,每一层都是自由的曲面形态,其中错落着丛植的树木;开阔的平台;迎接光线、风流,交流空间的洞口。建筑的体形变化生动而自然,如山脉一般,山峦重叠的意向就在其中表现出来,成为自然的延续。这也寄托了东方人徜徉于自然、畅游于山水的美好生活希冀。

马岩松的山水城市建筑理念是基于当前高密度城市的现状建立起来的,他认为“中国以史无前例的发展速度快速膨胀,难以计量的大规模建造在各级城市中蔓延开来,但是这样的城市化却是在大面积复制‘居住机器’”[5],这与钱老提出“山水城市”的起因是相契合的,“方盒子”取代了原本富有情趣的人居环境,“我们的城市丢失了人性,丢失了原有的哲学精神”[5]。中国人嗜山水,相较于西方人主张反自然、与自然为敌的二元论观点,中国人自古便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但如今却只能居住在远离山水的“混凝土森林”中。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讲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北宋画家郭熙,好画山水,照他的话来说,山水要“可行、可望、可居、可游。”。这就是中国人对于自然、山水的态度——亲近自然的同时尊重自然。这种自然观反映到建筑上,就是要倡导建筑与环境相和谐统一。“城市森林”在形态上区别于其他“混凝土盒子”建筑,表现出其流动的韵味与美感。但笔者认为,要融入自然并不是单纯的以形式来模仿自然,而是追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同一化。

3 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

建筑诞生之初,洞穴作为原始人进行有意识的营建活动形式,一则是为了在低下的生产条件下躲避野兽的侵袭;二则是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保护自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建筑的形式随着技术、材料的不断革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断变化。从洞穴到半穴居,到人们有能力建造地面之上的房屋;从单层建筑到多层建筑再到高层建筑。无论建筑形式在技术的推动下如何改变,作为人造物,其存在始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原始社会时期,部落以壕沟与外界为限,居住区、陶窑制作区和墓葬区在居住点内井然有序。居住区呈圈状展开,中心为公共活动建筑或集会广场,这样的布置方式正是与当时氏族社会的集体生活方式相适应。至奴隶社会时期,宫殿与陵墓兴起,分别代表了奴隶主的生前要求和死后愿望。而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以“高台榭,美宫室”来炫耀、显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权利财富。可以说,建筑以人为根本,以人为变化,以人为目的。正如马岩松所说:“建筑根本上就是人的问题”[6]。

建筑与人是无法分割的,建筑为人服务,以人为本。而山水是人的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取决于人的主观认识。

中国的文化艺术自古重山水,按美学大师宗白华的观点,“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中国人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7]。历来中国的城市建设也注重对自然山水的引入,城市的建设常以山水为骨架,根据周围山水环境的不同形成独具一格的城市布局。唐长安依龙首原而建,四条沟渠引渭河水入城,更有曲江苑和各种水景园囿;宋东京虽没有山,但有汴河、金水河等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不少诗词也说明了城市的山水格局,杭州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重庆是“片叶漂浮巴子国,两江襟带浮图关。”,常熟是“七条琴川皆入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自然山川穿插在城市之中的美景跃然纸上,而有自然山水,又何须以建筑来模拟山水的形态?只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山水被建筑侵蚀,城市原有的山水格局被打破。一方面,为了满足生活生产需求,推山填河运动屡见不鲜,自然景观不断减少;而另一方面,仅存的山水已被推离了人的生活区域,青山被高楼阻挡,绿水被规矩的河道围困。“山水城市”代表的是人们的美好生活向往,是人与自然的大和谐,是一个朴素却在现代城市建筑中难以实现的愿望。

4 结 论

工业时代以前,人们的生存和活动无法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这个道理。即便城市随着人口聚集、社会生产力发展等等原因开始出现,建筑取材也多为木头、石块这种天然之物,再加上院落里几株绿植、一湾水塘、错落山石,山水之美近在眼前。但进入现代,高层建筑成为了人地冲突下的必然选择,冰冷的现代材料取代木石,高耸取代了低矮。人们发展的需求使得自己与自然山水的距离越来越远。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得到了技术加持,建筑的高度、形状不再受到过多的限制,模拟自然在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后期养护下并非是一件难事。同时,人们对于审美和个性的追求也使得如今“千城一面”的现象、钢筋混凝土森林颇受质疑。对自然的追求向往使得人们在看到马岩松的山水建筑形态时不由得眼前一亮,以自然元素为灵感之源,不仅是对城市建筑的丰富,同时也在城市与自然之间的隔离中创造了一丝微弱的连接。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本就是异质的,人们建造房屋,是为了在未知的大自然中创造已知的环境,形成一道安全的屏障。建筑的目的是人,自然山水却并不因人存在,人与自然相和是一种美好的追求,但建筑自然化无法实现内在的和谐,冰冷的玻璃山水也无法替代真正的自然。人们渴望亲近自然,但更要尊重自然,技术与发展使人离开了自然,就不要强求自然来到高层建筑里,来到人的身边了。

山水可以进入城市,打造新的“山——水——城”格局,让人们得以重新亲近自然,但就不必以建筑打扰山水了。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它不仅是对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独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同一时期社会、技术、文化、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起向自然界寻求灵感,根植于人们生活的文化印记或许才是更好的方式。

猜你喜欢
钱学森山水建筑
钱学森
钱学森之答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爱在一湖山水间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山水之间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建筑的“芯”
一处山水一首诗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