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虚拟仿真系统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影像学章节中的应用与思考

2020-02-15 20:54:00张志萍邓斌菊刘春丽苏友利阚丹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诊断学学习者病例

惠 桧,张志萍,邓斌菊,刘春丽,苏友利,阚丹丹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1 引言

医学高职教育是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补充,是社区医学和农村医学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诊断学》是高职临床专业一门专业主干和必修课程,理论性强,知识面广,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诊断学》中的影像学部分对临床专业的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主要是基本原理、注意事项、应用范围及不同检查的优选,正常、异常组织图像特征,阅读诊断报告。即使临床工作中有专门的影像科医生负责出具诊断报告,但实际上工作中特别是基层医院也需要具备以上的诊断技术要求。而且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掌握一定的影像医学诊断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临床医师所必需的条件[1]。

目前,影像教学由于影像设备价格昂贵且体型庞大,数量有限,附属医院真机上机实践时数量少,射线辐射伤害大,使用资质要求高等限制,实验教学形式多以演示性教学和医院参观为主,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2]。在此背景下,要实现真正的实操实验,须有两个基础条件:一是从大型真机实验到小型专门实验仪实验;二是从真机操作到仿真实验仪操作[3-4]。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很好地填补这一空白,该系统包括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等支撑下,架构支持真实实验环境的虚拟实验平台。该平台形成了一个虚拟环境,在其中操作、控制、分析观察和实验,同时控制真实的实验环境,成为解决视觉知识学习问题的又一重要媒体技术。

因此,笔者所在教学团队通过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的“医学影像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开展相应的教学项目,将X 线、CT、磁共振、超声及介入融合到平台中,实现了规范化、规模化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现介绍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硬件设置

主要为一间45 工位的电脑机房、投影仪、主控服务器、千兆校园光纤等。

2.2 虚拟仿真软件系统简介

2.2.1 原理

整个系统采用B/S 的架构,同时支持PC 和PAD 等多媒体终端。采用网络多媒体互动技术、unity三维动画技术、2D 和3D 动画项结合的技术开发,清晰完整的展示CT、MRI、DR 及医用超声诊断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内部机构和组成以及操作方法并可结合线下仿真实训装置进行模拟操作,同时PACS 案例在线教学系统中附带有大量临床病例供学生训练。

2.2.2 虚拟仿真软件系统具有的功能

(1)基本功能配置 该系统支持院校独立主页,支持自主管理;开放充足学生和教师使用账号,任何时间和地点均可通过网络访问;支持PC 网页端和移动APP 端(iOS和Android系统)访问;系统自带能力考核与统计分析功能。

(2)导师端功能 导师可自行上传病例到平台用于本机构学员训练或考试;系统支持考试管理,并可查看所有学员考核时每个病例处置的分数和总分以及相关的临床能力分析。

(3)学生端功能 学生可根据个人信息登陆,参加训练/考核;系统支持学习和考核两种模式,在学习模式下,可进行线上、线下的学习和模拟操作;可根据考核模式知晓自己的能力水平,并使用自学模式提高自我技能操作的能力。系统支持在线病例交流讨论,可以对所学病例进行评价,同时可以与其它学员或老师进行线上交流。

2.3 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目的

2.3.1 通过多媒体手段模拟医院PACS、LIST 系统中的辅助检查资料;让学习者在开放性的环境中掌握辅助检查申请的技巧,并掌握对影像学结果资料、检验学资料结果的判读。

2.3.2 通过多媒体软件示教操作方法和知识要点;让学习者通过原理的了解、虚拟模拟操作的学习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点。

2.3.3 采用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学习;通过设计动态的3D 虚拟仪器操作,让学习者能够充分了解仪器操作流程,增强和大型仪器的互动性,并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增强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自学能力和职业价值感。

2.3.4 针对每个案例建立基础-临床知识点的回顾。让学习者在完成案例后,能够对案例中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掌握。

2.3.5 考试的创建和设置功能。通过后台管理帐号在考试应用创建考试,选择考试病例,设置考试有效时长和考试时间,系统生成二维码或者验证码进行考试发布,学员在学员端选择考试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验证码参加考试。

2.4 实施过程

2.4.1 实训中心通过将班级学生的批量导入系统数据库,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个账号和密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利用课下学习时间,利用身份登录进行实训和考试。

2.4.2 本项目采用模块考核法。就是在仪器开机、仪器操作、检查等每个环节完成后,都要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和点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思维路径与案例设计的偏差,及时调整思路,进入下一个环节。

3 结论

以往的理论加实验教学方法存在许多弊端,《诊断学》的影像部分原本课时分配量偏少,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在充分讲授理论课程的情况下保证实训质量。虚拟仿真软件的使用也可以将许多复杂的理论问题转化为可操作、可演示的内容。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和使用虚拟仿真系统的平行班级学生对比分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学生满意度都有明显提升。而且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是学生掌握不同的影像技术的坚强后盾。为他们日后充分自如地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临床工作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5]。

猜你喜欢
诊断学学习者病例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病例”和“病历”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 23:18:44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 23:15:47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