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的探讨

2020-02-15 20:54:00李玲君仲从兵通讯作者王克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含氯防护用品消毒剂

李玲君,仲从兵(通讯作者),王克伟

(1 无锡市中医院超声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2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2019 年底在武汉爆发流行[1]。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2]。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粪-口传播可能存在[3,4]。我科针对新冠肺炎传播特点和超声检查是与患者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检查及检查时间较长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我科曾给一名骨折住院病人进行常规检查,后该患者确诊为新冠病例,该患者以平车的形式到我科室进行了15 分钟的超声检查,我科未发生院内感染,现将我科在新冠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 科内防控管理要求

(1)科内明确院感防控责任人、联络人及其相应职责。

(2)科内感控医师应实时密切监测科内医务人员及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3)科内开展全科医务人员全员院内感染防护培训,工作中弹性制排班,上班人员均分为三组,两组固定各值班一天,避免相互接触,一组做为机动组,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科室在上班人员数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护用品、消毒设施和用品供应就相对充分。

2 科室房间的管理

(1)科室分区:超声检查室为污染区,公共区域为潜在污染区,休息室和会议室为清洁区,更衣室为缓冲区,缓冲区用于更鞋、更衣等。

(2)公共区域要求,须戴好医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少聚集开会,人员注意谈话距离,至少1米以上。禁止聚集就餐,严格实行分餐制度,在会议室分时段进餐。

(3)诊室要求

①工作时窗户处于开启状态,每天用空气消毒3 次,每次 1 小时。

②科室所有地面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拖地,30 分钟后用清水拖干净,每天早晚各1 次;环境物体表面和地面如遇污染,先清洁再消毒。

③中午诊疗结束后再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④床上用品每日检查结束后更换,若有脏污及时更换。⑤检查时做到一医一患一诊室,就诊患者必须戴好口罩。

⑥我科专门选取一间独立的离通道最近的房间为发热门诊患者和各种疑似病例检查。到该房间检查的患者一律采取预约制度,患者进入诊室前分诊护士先电话致电诊室医生,医生同意后患者进入检查,检查结束,房间开门窗,开风扇,开空气消毒机30 分钟后才可进行下一位预约患者的检查。每位患者均用一次性床单,检查结束丢入黄色垃圾袋。该房间地面用1000mg/L 含氯消毒剂拖地,30 分钟后用清水拖干净,每天3 次;如遇病人污染,先去污,再用2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后的抹布覆盖30 分钟,再擦拭消毒。

3 超声诊室内各项设备消毒

(1)超声主机、电缆线和电脑屏幕每日工作结束后用3%的过氧化氢浸泡的纱布擦拭,作用30 分钟后,用清水抹布擦拭干净。 门把手、窗把手、水龙头、电脑主机、键盘、电话机、电灯开关等等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一次。

(2)超声探头依据检查部位的不同,引起的感染风险不同分为低风险、中度风险和高度风险。低风险级别即接触到完整的皮肤,进行腹部、小器官和心脏的体外探头,只需要低水平消毒。中度风险级别是与粘膜接触,经食道、阴道、直肠的体内探头或接触病理性/损坏皮肤的探头,需进行高水平消毒。高风险级别即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在术中应用的超声探头,须达到灭菌的要求[5]。

①低风险探头的消毒:每一位患者检查结束后,用柔软的纸巾将耦合剂擦拭干净,再用含季铵盐的消毒湿巾擦拭探头表面。

②中度风险探头的消毒:检查时用保护膜包裹探头,每一位患者检查结束后,用柔软的纸巾将耦合剂擦拭干净,再用7.5%的过氧化氢浸泡的纱布擦拭探头。

③高风险级别探头的消毒:检查时用无菌保护膜包裹探头,使用一次性无菌耦合剂,检查结束后,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探头,再将探头浸泡在2%的过氧乙酸溶液中15 分钟,最后用生理盐水擦拭干净。

④普通床旁超声探头一律按中度风险探头标准消毒,发热门诊床旁超声探头按高风险级别探头灭菌。

4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标准预防:就诊相关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应将所有的病人均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的病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手卫生。应当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具体按 “六步洗手法”执行:

①遵守“两前三后”进行卫生手。

②当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洗手。

③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④下列情况时医务人员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疑似或确诊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疑似或确诊患者污物之后。

注:氯己定对冠状病毒无效。

(1)根据工作实际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

①低风险区域的防护方法

具体防控措施要求:

a.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并落实各项措施;

b.在诊疗工作和摘脱个人防护用品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

c.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圆帽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4]。

②高风险区域的防护方法

超声科医生在给发热门诊患者检查和行床旁超声检查时处于高风险区域。

a.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并落实各项措施;

b.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

c.超声医生必须穿工作服、防护服、鞋套,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一次性帽子和乳胶手套。

注:无防护服的情况下可暂用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

穿防护用品顺序[4]:

手卫生→戴医用防护口罩→戴一次性圆帽→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防护服→穿鞋套→戴手套。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脱鞋套→摘掉手套→手卫生→脱防护服→手卫生→摘下护目镜/防护面罩→手卫生→摘一次性圆帽→手卫生→摘医用防护口罩→手卫生→更换个人衣物。

5 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流行期间,为发热门诊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行超声检查时产生的垃圾一律作为感染性废物处置,采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每个包装袋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为医废产生单位、产生部门、产生日期、类别,并在特别说明中标注“新冠医废”或“新冠”。医疗废物包装袋应当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其无破损、无渗漏。医疗废物达包装袋3/4 时,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新冠”医疗废物在离开污染区前应当对包装袋表面采用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注意喷洒均匀)或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4]。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科室始终把预防新冠疫情作为第一要务,严格科室感染管理,做到有效科学防控,规范化消毒灭菌,确保我科无医护人员感染。

猜你喜欢
含氯防护用品消毒剂
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B卷参考答案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40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大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9 12:27:5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机电安全(2018年3期)2019-01-29 05:22:44
抓好四项任务加强采油厂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环球市场(2016年35期)2016-03-16 03:31:32
新型含氯(氟)的A2B型咔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
合成化学(2015年10期)2016-01-17 08:56:24
浅析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的基本范畴与特征属性
化工管理(2014年12期)2014-08-15 00: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