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髓样癌的超声影像特征和价值分析

2020-02-15 20:54:00李泓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样癌后缘浸润性

李泓静

(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新版WHO 乳腺肿瘤分类(2012 年)推荐将伴有髓样特征的癌分为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MC)、不典型髓样癌(atypical medullary carcinoma,AMC)及具有髓样特征的一部分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1]。乳腺髓样癌,预后效果良好,10 年生存率50%~90%[2],发病率较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低。典型临床表现为边界较清楚的肿块,质地较软,似有包膜,易与乳腺良性肿块混淆,易误诊。本研究中30 例病例均为病理确诊的髓样癌,回顾性分析30 例乳腺髓样癌患者超声图像,综合分析乳腺髓样癌超声影像特征及价值,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回顾性分析玉溪市人民医院2013 年至2019 年收治的30 例(30 个病灶)乳腺髓样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区间32 岁至83 岁,中位年龄50.5 岁,左乳16 例,右乳14 例,均为单侧、单发病灶。患者均以发现乳房肿块就诊,无皮肤破溃及乳头溢液,病理诊断严格,均确诊。

1.2 方法

利用飞利浦IU Elite、GE Logiq 9、GE E9 仪器检查,采取线阵探头,频率10.0 ~16.0MHz,患者仰卧,外展上臂,将乳腺部位充分暴露,仔细扫查各个象限,常规扫查腋窝。常规记录肿瘤位置、大小、回声、边缘特征、有无钙化、有无囊变、后方回声特点、血流分级及阻力指数、有无肿大淋巴结。

2 结果

超声特征:30 个乳腺髓样癌病灶,左乳16 例,右乳14 例,外上象限发病率最高,为53.33%(16/30),病灶最大径1.1 ~4.1cm 之间,回声表现为均质性低回声或者极低回声100.00%(30/30),边界清楚90%(27/30),轮廓不光滑或欠光滑80.00%(24/30),纵横比小于1,100.00%(30/30),见微钙化13.33%(4/30),囊变6.67%(2/30),微钙化和囊变均发生于最大径>3.0cm 者,后缘回声增强,56.67%(17/30),血流0、Ⅰ级为6.67%(2/30),血流Ⅱ、Ⅲ级93.33%(28/30),血流阻力指数>0.7, 83.3%(25/30),有肿大淋巴结者20%(6/30),且其中5 例发生肿瘤于最大径>3.0cm 病灶。BI-RADS 分类3 类6.67%(2/30),BI-RADS 分类4 类83.33%(25/30),BI-RADS 分类5 类10%(3/30)。

3 讨论

乳腺髓样癌病理特征为明显合体性生长方式(合体细胞占肿瘤75%以上)、大体以及镜下肿瘤边界清晰、无腺管形成、无原位癌成分、细胞核多形性且多见核分裂象[3]。超声多表现为低或极低回声、纵横比小于1、少钙化、少囊变、血流丰富、高血流阻力指数、后缘回声增强、淋巴结转移少见。乳腺髓样癌超声表现真实的反映了其病理特征。30 例乳腺髓样癌中27 例边界清楚,与镜下肿瘤边界清楚相符。乳腺髓样癌成分单一,高度合体性生长,缺乏结体组织增生纤维基质反应,故超声下表现为均质性的低回声或者极低回声100.00%(30/30),且后缘回声增强56.67%(17/30),这与浸润性导管癌纤维成分多,致后缘回声衰减不同。血流丰富且高阻,微钙化、囊变、淋巴结转移少见,这与相关研究[4]符合,且微钙化、囊变、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较大乳腺髓样癌中,这与肿瘤较大容易出现液化、出血和组织坏死有关。

30 例乳腺髓样癌中,2 例病灶较小病例BI-RADS3 类。原因分析:乳腺髓样癌与纤维腺瘤在超声表现上有一定重叠,为边界清楚,均质性低回声、后缘增强,特别是病灶较小时易误诊。检查时需充分分析病灶的边界,纤维腺瘤有包膜。乳腺髓样癌肿瘤周边浸润生长速度不一致,结节表面的导管内肿瘤成分常会形成肿瘤表面的微小分叶,这种边缘特征可以在超声图像上显示,有助鉴别。分析血供情况、分布紊乱、走形迂曲,阻力指数>0.7,可与乳腺纤维腺瘤进行诊断鉴别,减少误诊。不典型髓样癌表现各异,两者超声图像差异取决于病灶有多少不典型特征出现,以及病灶和乳腺髓样癌的严格标准相差多少。

乳腺癌在临床上常见,其中乳腺髓样癌是良好组织学类型,对于乳腺髓样癌患者,对诊断进行扩大,导致患者治疗不充分[5]。术前利用术前影像学检查,十分必要。对比乳腺钼靶检查,可对肿瘤边缘进行良好显示,尤其是腺体层较厚乳腺。综合以上,乳腺髓样癌利用超声检查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样癌后缘浸润性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乙肝合并肝肉瘤样癌1例及文献复习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癌症进展(2016年8期)2016-08-22 11:22:06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4
TNF-α和PGP9.5在椎体后缘离断症软骨终板的表达及意义
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肺肉瘤样癌误诊肺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