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沛
(南京同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500)
高支模施工技术普遍应用在高层建筑中,高支模施工的高度一般超过8m,在进行支架固定时应用纵向设置垂直剪刀撑,两部分的间隔保持水平设置。如果在高支模施工中应用水泥构件能够实现8m~10m跨度的支撑,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承载15kN/m2的重量,或者承载超过20kN/m2的集载重量,在满足工程施工的这些要求时,便可以称之为高支模施工。高支模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展现承载力强和适用性好的特点,因此在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相比于以往传统型的施工技术来说,高支模施工极易受到细节问题的影响,一旦出现了细节部位问题将会造成施工的阻碍。所以在高支模施工中需要加大对工程各部分细节的重视,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价值的体现,推进我国建筑业发展。
第一,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时,管理体系建立得并不健全,造成施工中各部门主体责任不够明确,尤其是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出现责任缺失,造成工程监理在进行施工管理时束手束脚,无法有效实施恰当的管理措施,实现对工程现场的管理。第二,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认识不清,无法有效实现对施工中危险源的判定,造成施工现场易出现安全事故。第三,在高支模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时,由于管理责任落实不够清晰,施工单位无法按照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责任制度建立,也无法有效实现专家的论证以及专项方案施工的相关要求。第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针对高支模施工的具体特点落实防范措施,而监理单位也没有及时进行专项整治措施的落实,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如果缺乏相应的施工管理方案,监理单位也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时,将会造成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不利于工程顺利进行。
首先,在高支模施工现场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领导机构,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共同组成,突出每一位管理单位的责任人,责任主体以及责任制度,全面落实对高支模施工现场的安全与质量监督,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管理保障体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出责任人,并制定严格的防范措施。其次,要求工程的各参建单位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安全法的相关学习,确保对高支模施工技术有全面了解,加大对支撑管理体系的掌握,让众人有更好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理念,不得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抱有侥幸心理,从思想方面提升对安全与质量管理的重视。最后,加大对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和监理实施细则的制定,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工程监理对施工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积极落实施工现场的检查监理制度,对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环节进行有效检验,确保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管理落实到位。
第一,根据工程的施工要求和施工规范,加大对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审核,编制与工程相符的专项施工方案。第二,由工程的监理单位实施对专项方案的审查,审查内容主要是分析施工图纸中包含的荷载计算和构造节点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工程监理在进行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查时,需要确保工程方案具备可行性和针对性。工程监理需要组织施工单位进行专家论证会议,针对方案的具体内容指出监理意见并进行工程施工方案的修改,最终由总监理工程师进行方案的批复。
第一,巡视。监理单位需要派遣专业的监理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落实,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存在质量与安全隐患,需落实整改通知书并责令整改限期,一旦出现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时,可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停工令,并按照工程要求进行处罚。第二,抽查。由监理工程师负责,对工程中安全质量检验人员的到岗检查,可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保障工程中材料设备人员的安全。第三,实验。由工程监理人员负责,对工程施工中钢管模板架体等承载力的荷载实验,确保荷载力度满足施工要求,在确保所有的实验数据满足施工标准之后,方可进行施工验收。
第一,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在高空部位施工时必须有安全带等安全防护措施,对作业平台进行科学检查,防止出现坠落危险。第二,在施工过程中,由工程监理对工程施工的材料进行检测,确保用于搭设支撑体系的材料符合施工要求,而且所有的支撑体系不得架设在软土地基上。第三,在高大模板施工完成之后,需要由工程监理组织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等进行专家验收,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出整改方案,根据方案的相关要求对工程进行调整,保障工程验收符合规定,并提升高支模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在高层建筑中,高支模施工具有严格要求,通过对高支模施工质量与安全的保障,可推进工程顺利进行,在高支模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坍塌事故,所以说需要针对高支模施工进行恰当分析,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由工程监理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的监督规范,所有工作人员的操作、保障高支模施工质量与安全,从而推进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