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怀友
(济宁北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宁 272000)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存在着高污染、高能耗、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新时期要想实现建筑业的新发展,必然要进行创新与转型。通过总结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状况,其中大量事故的发生为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科学、完备的风险评价体系,深入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很有必要。
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企业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大厂家分布在我国山东、浙江、江苏及安徽等地,其参与企业则分布于中东部,同时中西部的发展也比较快。但由于构件预制与施工都是机械化的,和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在建设方式、生命周期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现场作业环节较少,可节省大量材料,现场湿作业比较少,符合环保要求,整体施工效率较高,节省了大量人工等等。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也与现浇建造方式不同,传统粗放型管理与施工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同时建筑设计、施工之间分离,产品的生产与监管也各自为政,引发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安全生产方面,施工流程之间的衔接,施工防护等方面很多风险已初露端倪,一旦引发事故,将造成无比严重的后果。
装配式建筑施工相比于传统建筑工程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别。用电安全管理问题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风险因素,由于企业的认识不到位,对用电安全不重视,现场电路,线缆设置不符合有关规定,电气操作不够规范等,都是施工中存在的重要风险因素,在这些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就会引发触电事故,对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也值得人们关注,一些企业建筑施工不符合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标准与要求,即使优化了管理制度,也缺少有效性与针对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根本无法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
在构件装配施工过程中,需谨慎地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证。通过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当前现场装配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构件运输与堆放问题,二是构件吊装问题,三是构件拼装与支撑问题,四是构件吊装后连接的问题。综合来看,构件现场装配施工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其施工中的风险主要来自构件的存放、吊装、连接等方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建筑质量和正常施工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必须从提升建筑质量开始着手,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预防及应对方法,这样才能为装配式建筑质量提供保证。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与机械操作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将重心放在了获取经济利益上,缺少对岗位人员的系统化培训,从整体来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构件运输,吊装与运输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性操作,一些人员会随意更改施工工序,在安装上也存在着误差,导致结构受力不均,更导致了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之后经常出现各种安全隐患。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对用电安全管理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安排专业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严格根据有关规定敷设电路线路,进一步规范电气操作,为安全用电提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紧紧围绕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各大要点,将协调与监督管理工作做好,与构件厂商积极协调,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材料设备的类型,质量与规格等,以更好的提升构件质量。同时应与设计单位协调,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无法避开的设计变更也应囊括其中,多与监理单位协调质量验收。此外,企业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调节,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在规定范围之内,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其管理效果。
纵观多年来的生产经验,构件质量问题主要来自生产过程,所以在应对构件问题时,必须通过约束生产厂家的质量,以提升构件整体质量。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在合同中对构件外观与质量提出要求,严格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其检查内容包括构件尺寸,生产工艺标准化,材料配比参数等。具体来说,首先要做好构件生产前的检查工作,与构件生产商进行技术交流,严格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化设计加工图,并经原设计单位确认,双方协商后再开始生产。其次,生产构件时建设方可建立检查与检验岗位,严格检查构件厂商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质量,根据规范检查有关技术参数,为确保构件质量提供基础。第三,在生产过程中需做好钢筋定位与构件养护等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对人员与机械操作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其施工中的难点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引导其掌握有关理论与技能。企业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要对管理人员进行高效培训,进一步明确管理内容,对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规范吊装、灌浆等设备操作,严格控制构配件安装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以避免建筑性能受到影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构件连接不合乎规范,安装尺寸偏差等问题,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反映给有关负责人,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为后续施工顺利进行提供前提与基础。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完善施工管理方法,采用可行性的管理方法,确保建筑模板的牢固性,保证模板接缝的科学化,确保定位接缝尺寸的准确性,只有建筑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标准,才能为后续施工养护环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总之,与传统现场施工的建筑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不仅可以改善现场施工条件,同时还可以缓解人员劳动强度,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有效节约了材料,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了力量。但是,构件生产与装配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其根源在于人员素养与管理机制上,本文根据实际经验,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这些风险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