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海燕
(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在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既能推动人类世界不断向前发展,又能处理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人们在不断探索的问题。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对于这一问题,各国都在探索将生态观念融入人类社会规划发展中的有效途径,并由此诞生出了生态规划理念。
所谓生态规划理念,就是在各种规划设计工作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作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强调规划中的生态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理念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重视,是现代规划设计领域十分重要的一种理念,也是社会发展规划的未来研究方向。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园林的最终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实现。尤其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更需要以一种先进的理念为指引,来不断优化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从而使园林景观能够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生态规划理念恰恰能够满足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因此,将生态规划理念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对于现代园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景观通常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进行设计,片面强调个性特色与设计师的理念,而未能将园林景观与周围乃至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就使园林景观无法与自然相互融合发挥出其应有的生态功能。因此,在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更强调景观与周围生态环境和系统的整体性,同时也需要将景观设计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以实现园林景观与自然以及城市的完美融合。
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个性化并非单纯脱离整体来体现个性,而是需要从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将区域特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因地制宜,使园林景观设计既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又能够更快速地与区域生态融为一体,更充分地发挥出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
生态规划理念下,各项工作都必须以一种长远的眼光考虑问题,园林景观设计亦是如此。为确保园林景观能够在社会发展中始终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应在设计中以长远眼光来考虑当前设计中功能分散的内容,通过集约式的设计方式将景观功能加以整合完善,从而使园林景观能够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协同,以实现其存在价值的可持续性。
生态规划理念强调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讲求整体性,使景观与周围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也强调区域性,突出景观资源要因地制宜,这其实就是要求园林植物的选择与种植要从当地生态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自然植物的适应性,生存能力以及植物与植物间的相互影响。在实际设计中,首先应以当地植物为主,然后在考虑到生态性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对外来物种进行引进,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植物的生存能力和生态功能。
在园林景观的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内容,不但有植物的种植,还包含人工设施建设以及水生生态系统构建等,这些内容也必须秉承生态规划理念进行设计,尽可能在设计建设中运用各种自然元素,以实现景观整体美观性和生态性的提升。例如在公共娱乐设施设计中融合周围自然元素使设施与自然环境形成映衬,突出景观观赏特色,在水体景观中增加水生植物,以丰富城市植物种类,提高城市绿化率,同时也能促进城市水体的净化。
园林景观设计除了需要从植物,相关设施层面考虑生态性要求外,还应该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景观设计与建设的全过程中。一方面,设计人员应对当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找到当地生态资源的潜在价值加以发挥利用,实现当地生态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从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角度去对每一个设计加以优化,以减少景观建设对生态的影响。如开发场地内原有植物的利用价值,从而减少运输成本。开发场地内原有建筑和设施新的功能,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对当地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水体自我循环和自我净化,加强对自然水的回收利用,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等。
生态规划理念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可持续性,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加强生态物料的应用。这些生态物料不但包含各种植物,还包含各种清洁型材料,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例如一些可回收再生资源做成的物料就能够同时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因此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生态规划理念对于现代社会发展规划的意义不言而喻,其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出更加和谐美丽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强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是提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强化城市园林景观功能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