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博物馆理论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思考

2020-02-15 15:54刘海静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5期
关键词:空心化博物馆理论

刘海静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0 引言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重申了“三农”问题仍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提到了传统村落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以整体的思路,统筹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兼顾乡村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元素,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以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作为乡村经济增长途径,切实利用好和保护好乡村现有景观,促进传统村落的振兴和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1]。

在此背景下,切实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提升乡村核心竞争力,使乡村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1 乡村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据统计,从2002-2010年约8年时间内,我国自然村落消失了近100×104个,速度和数量十分惊人[3]。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8.5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推进,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的弊端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乡村的“空心化”

乡村“空心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人口的空心化;②乡村建筑的空心化。

人口的空心化是导致乡村建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建筑的空心化又是农村整体衰退的直观表达。随着网络信息的日趋发达,农村青壮年对于城市生活的向往与当前较为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的不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大量青壮年在成年后纷纷选择前往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并就此定居下来。青壮年的离开,导致大量农村建筑处于无人居住状态。与此同时,乡村青壮年人群的流失,大量耕地因无人耕作而被闲置,乡村日趋凋敝,进而消亡。

1.2 乡村人口结构“老龄化”

在面对城市和乡村不同生活条件的选择时。不同于青壮年的是,乡村老年人因固有的家园情怀选择继续在乡村生活,乡村整体活力衰退,乡村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窘迫境地,乡村环境面临无人生活的无奈,随着时间推移,乡村的消亡也成了必然结果。

1.3 乡村环境的污染破坏

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浙江安吉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以治理效果作成为唯一考核标准;十九大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种种政策表明,我国正在纠正西方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规律。但与此同时,大量污染环境的企业没有进行自我反省和整改,反而打着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幌子通过地方引进落户乡村,乡村地区生态环境本就十分脆弱,加之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和环保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根本无法应对和处理企业产生的污染物质,只能任由企业肆意污染乡村环境。同时,近年来不断兴起的乡村旅游,促使大量城市旅游者涌入乡村,也对乡村环境的成了严重的破坏。

1.4 乡村的“现代化”

近年来,国家将工作的重心向乡村转移,大量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涌入乡村,广大农村地区也顺势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等,但由于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地方政府和村民片面追求收入的增长,为迎合旅游者对于住宿、餐饮等条件的需求,忽视了乡村传统文化原样性和原真性的保护,毫无顾忌的对乡村传统建筑和街巷肌理进行更新或直接新;部分拥有传统文化遗产的乡村在面对文化遗产的管理和维护时,对于修复方式和修复材料选择粗鲁,导致大部分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人为破坏而失去原有的历史内涵,乡村建筑逐渐“现代化”,沦为“仿古品”;加之旅游者携带的外来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乡村居民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语言,乡民意识逐渐“现代化”。

2 生态博物馆理论实践探究

1986年苏东海先生任主编的《中国博物馆》第四期开始陆续刊登“生态博物馆理论”相关研究译文,苏东海先生通过对“生态博物馆理论”的研究后得出了以下定义:“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自我保护,从而使人与物与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和谐的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论和新方法[4]。强调了居民的自觉性保护是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关键因素。

1998年我国第一座以“生态博物馆理论”为建馆思想的文化遗产保护区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成立。到2004年,贵州形成了包括梭嘎菁苗生态博物馆、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汉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在内的生态博物馆群。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基本确定了以公众参与,民主管理为核心,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六枝原则”,为后来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提供了指导思想。

随后,广西1+10民族博物馆群、内蒙古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等实践活动陆续展开。

3 几点思考

“生态博物馆理论”作为近几年在我国发展火热的乡村文化保护新理念,因其倡导以居民自主管理为核心,以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统一保护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等观点谋和了当前生态保护理论要求,随着社会对于生存环境的日趋重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正成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同时,由于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我国的实践活动时间较短,对于生态博物馆的运行模式还应继续深化总结,综合当前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活动经验总结,在实践中应从做好以下几方面:

3.1 运行主体的确定

生态博物馆理论在乡村的运行,应该强调以村民作为发展主体,政府参与日常管理,为了保证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有序推进,还应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3.2 运行资金的确定

作为一种保护本土文化,营造美好生活环境,促进乡村良性发展的理论,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运行过程中的直接受益人为乡村居民,为激发居民自觉参与乡村建设和维护工作,在运行初期的资金应以居民自筹,通过乡村旅游带动,相关专业公司参与日常活动管理,持续的增加居民收入,保证乡村运行成本的稳定。

3.3 运行过程的监管

在生态博物馆理论的运行过程中,主要是以社会监督为主,以政府部门、乡村居民和技术专家相互监督为辅的模式保障生态博物馆的健康运行。

3.4 规范条例的约束

在乡村的运行过程中,仅仅依靠村民的自觉性和社会的监督还不够,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村民和旅游者的破坏行为,应制定乡约村规规范村民、旅游者和管理者的行为,保证所有行为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4 总结

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博物馆这个“舶来品”也正努力适应我国乡村的特点,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不断的完善自身理论框架,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猜你喜欢
空心化博物馆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博物馆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