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航空防治工作的分析与对策

2020-02-15 09:15:12韩凤英白海军郑英华蒋贺喜格闫海明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飞防靶标药剂

韩凤英,白海军,郑英华,蒋贺喜格,闫海明

(1.通辽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 通辽 028000;2.科尔沁左翼后旗林业工作站,内蒙古 通辽 028100;3.奈曼旗森防站,内蒙古 通辽 028300;4.科尔沁左翼中旗森防站,内蒙古 通辽 029300)

通辽市(原哲里木盟)在1961年就有用飞机防治林业害虫的历史。根据档案资料,通辽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从1957年开始,当时主要在国营林场和苗圃用“六六六”“滴滴涕”“敌百虫”开展防治金龟子、榆紫叶甲及松苗立枯病。1961年进行了大面积飞机防虫工作,并在重点林场建立森林病虫害测报站和防治点。1963年5月12日—24日,哲里木盟农牧林办公室林业科指导,在科左中旗包罕林场、佳木斯林场进行飞机撒药防治榆紫叶甲,飞机飞行167次,防治面积达1.423×104hm2[1]。

飞机防治在通辽市主要应用于地形地貌复杂的南部、北部山区天幕毛虫、松梢螟、红脂大小蠹、榆紫叶甲的防治,也常被应用于村屯周边的美国白蛾防治、沙漠地区黄柳等灌木林虫害的防治。据统计,2019年全市共开展航空施药防治作业面积1.642万hm2,占全市防治面积的34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防治面积每年在逐步增长[2]。近年来,在防治作业中发现飞机防治虽然有省时省力、经济高效、应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但在飞防各个环节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提高飞防技术质量是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现现代化、规范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的重要前提之一。

1飞机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防治前期工作不够到位,影响防治质量

防前调查不规范、监测数据不全面,对靶标对象发生危害特点、飞机防治条件掌握不够准确,防治作业设计内容不全,监管不到位。飞防作业人员在开工前对防治作业区进行调查,只作电子地图,很难保证质量。

1.2航空施药受气候影响大,无人机作业频繁加药、换电池,操作难度大

航空防治采用低空飞行技术,林型不一、地形复杂、障碍物较多,对飞机硬件与软件控制系统操作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特别是无人机操作员技术不熟练,指挥飞机低空盘旋撒药技能不过关,导致浪费农药或漂移目标。靶标对象发生范围较广,要求作业面积大,而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有效载荷量大多30 kg以内,单架次作业面积小。电动植保无人机电池电量少,单次飞行时间短、作业效率低。

1.3监管和验收标准不够完善,很难保证规范统一

实际有效施药面积与施工方核算的作业面积相互差距偏大。防治过程中的药液漂移、漏喷、达不到喷药标准等情况,影响核算防治面积及防治效果。飞防前期规划、防治作业中及防后验收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工作不完善。

1.4缺乏森防专业无人机和针对航空防治使用的药剂

林业病虫害防治地形地貌复杂、树木高低不齐且面积大,没有森防专业无人机,目前使用的都是植保无人机,在核心硬件与软件系统性能上不能很好地满足作业要求。对飞防药剂、助剂选择不够准确,作业过程中药液雾滴漂移,导致重喷、漏喷,达不到理想效果。

1.5飞机施药防治技术培训工作滞后

飞防工作对操控技能要求很高,目前普遍存在缺乏有扎实理论知识、经过严格训练、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人员的问题。

2飞机施药防治技术对策及建议

2.1飞防前要进行监测调查,为后期工作提供数据

根据寄主树种立地条件和林分情况,选择自然路线人工踏查或无人机监测了解靶标生物发生情况,并按标准设置标准地、标准株进行详查,记录好踏查表、详查表。按调查标准查看、计算标准株上靶标生物发生程度。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统计标准确定每块林地发生程度,为防治作业设计、防后效果对比提供可靠的数据。

2.2编制作业设计内容要全面,有具体步骤计划,可操作性强

准确计算作业区域面积。根据靶标生物发生程度中度以上,林木相对集中连片区域优先确定防治作业区。作业面积测算要根据寄主及林分状况,一般采用 WGS84 度分秒坐标记录格式对作业区域进行准确定位,绘制防治作业图。按图测算防治作业面积,避免因幅宽重叠造成重复施药。为保证防治效果,要根据靶标生物调查结果及其发生规律,选择最佳防治时机,确定防治作业时间。风险规避距离要把握好,鱼、虾、蟹、蜜蜂等或对药剂特别敏感的经济动物养殖区及其他需避让的区域,一定要提前调查核实并用 GPS 准确定好位,在作业图中标注,根据实际确定避让距离。

作业设计时要结合好无人机及人工地面补防措施。在有人机对虫口密度较大的片林、林带以及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的防治基础上,结合靶标、林情、地形地势、避让区、防治盲点等,制定无人机精准防治及人工地面补防措施。

2.3选择绿色环保药剂、做到药剂轮换交替使用

提倡林业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在选择适宜机型及航空企业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环保药剂与溶剂种类,不使用无标签农药[3]。为防止靶标生物抗药性及次生灾害的增加,要采取药剂轮换或复配用药等方法。选好可直接喷洒的剂型,如含量高的油悬浮剂、微乳剂、微胶囊悬浮剂等。为提高飞机施药雾滴防飘失、防蒸发,在树木叶片上能有效润湿、铺展、渗透、吸收,在安全环保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使用飞防农药专用助剂[4]。

2.4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作业

飞机作业前要了解作业区域的气象和气流情况。为了避免重喷或漏喷,注意相对高度、飞行路径与设定路径偏差。使用好飞机设定作业路径、施药和偏航提示、障碍物和避让区预警功能。作业中要专人记录每架次航迹、药物装载量、作业地点、作业时间等。由专业人员在作业现场进行药液配制与加注工作。配制耗时长的农药、助剂要根据有关规定提前配制[4]。

2.5按标准进行质量核查及效果调查

对施药覆盖率达不到标准的区域要进行补防或重防。对飞机施药防治不能覆盖的区域,要采取人工地面防治措施进行补防。在防治效果产生后要进行防前、防后调查对比。根据调查结果,对照作业方案、招标合同中确定的防治效果指标开展防治效果评估。

2.6做好安全保障,保证飞防工作顺利进行

防前要利用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告防治区域、防治对象、药剂种类、具体时间、地点、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飞机起降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无人机飞防作业区域与操作区域要完全隔离。无人机操作员和地勤应做好自身保护措施,避免沾染农药。多架飞机同时喷药时,保持一定的距离。丘陵地、山地作业应注意从低向高操作。飞机作业时要保证药剂、水车、工作人员、安全防护装备齐全,不能在密闭空间配药。

飞行作业结束后,对飞机及喷洒部件进行清洗,对盛药容器应统一回收处理。做好无人机电池保养,电池不能过度放电和过度充电。电池不能满电保存时间太长,在干燥、阴凉的环境贮存[5]。

2.7建立飞防档案,确保每个环节可检可查

建立健全飞防档案,确保每个环节可检可查,积累总结经验,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保存好防前调查、设计方案、招标方案、航空防治合同及防后验收调查报告、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应急报告等有关航空施药防治过程中的所有资料。航空施药监管单位应及时、准确、收集、整理、汇总监管资料,监管工作结束后,完整提交委托单位归档保存。

2.8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航空防治技术的培训

航空防治工作需要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技能。无人机的操作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操作才能减少飞行事故,保证精准、安全、快速地执行任务。通过培训学习了解国内外飞防现状、飞防管理等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学习林业航空施药技术标准,进一步掌握安全用药和药理知识,提高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也是实现飞防安全、实现高效作业的有力保障。通过加强操作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安全意识。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充分发挥大中专院校优势,开设航空防治相关专业进行系统培训。

随着国家对林业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行,飞机防治以安全高效、农药使用量低等优势在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航空防治技术必将向更智能化、更精准化、更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飞防靶标药剂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百灵”一号超音速大机动靶标
北大荒飞防学院建设研究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06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世界农药(2019年3期)2019-09-10 07:04:10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让无人机飞防乘风起航
人大建设(2018年4期)2018-06-26 08:38:22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2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01
复杂场景中航天器靶标的快速识别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肿瘤影像学(2015年3期)2015-12-09 02: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