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自明治疗不孕不育学术特色探讨

2020-02-15 00:45:46甘文平徐俊芳
江苏中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风药陈氏风冷

甘文平 徐俊芳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恩施445000)

指导:杨付明 涂 星

不孕症是指生育期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孕,对男性则称为不育症[1],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疾病之一。本病首载于《内经》,其云:“督脉者……此生病……其女子不孕。”历代医籍均列有专门章节探讨其诊治。陈自明(约1109—1270),是我国宋代著名妇产科学家,所著《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妇产科学的奠基之作,书中第九卷专列求嗣门,共五论,对不孕症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进行了详细论述,亦少量涉及治疗不育症的方药,在求嗣门17首方剂中有专治不育症方剂2首。笔者通过精读和分析该书求嗣门中的内容,总结其学术特色如下。

1 三因皆可致病,病机重在气血不调

1.1 外因重视风冷邪气 对于不孕症的病因方面,陈氏十分重视外因,尤其重视风冷邪气,陈氏在求嗣门中多处论及,如“有因将摄失宜,饮食不节,乘风取冷,或劳伤过度,致令风冷之气乘其经血,结于子脏,子脏得冷,故令无子也”,“或行步风来,便利于悬厕之上,风从下入,便成十二痼疾”[2]183。认为护理不当、饮食不节、贪图凉爽等原因均可使风冷结于胞宫,胞宫失于温煦,使得气血凝滞,胞宫失养,从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1.2 内因重视情志致病 在内因方面,陈氏十分重视情志因素,“女子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差”[2]183。陈氏认为情志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因素,而且妇女在情志方面较男性更加敏感,所以病机复杂,治疗也更为困难。《内经》同样重视情志致病,认为“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肝失疏泄,脾不健运,心气不得下通胞宫,可导致“女子不月”而不孕[3]。有研究显示,不明原因的不孕患者占20%左右,往往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继发性不孕,即“心因性不孕”[4]。在当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等因素,愤怒、焦虑、忧伤、抑郁等不良情绪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十分常见,心理疏导在治疗上仍是必要的。

1.3 不内外因为婚育过早 陈氏将婚育过早归入不孕不育的病因,主张“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2]182。认为男女都必须在生理上发育成熟后婚育,当男女双方气血充盛、肾精充足、阴阳完实,此时孕育方能有子,而且“坚壮强寿”。否则“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寿”[2]182,即肾气未充,婚育过早,可能导致不孕不育,或者流产、夭折等不良后果。现代研究也表明,首次性行为年龄较早可导致女性心理和生理上的损伤,是不孕症发生的危险因素[5]。

1.4 病机重视气血不调 陈氏认为“妇人挟疾无子,皆由劳伤血气生病”[2]183,将气血失调作为不孕症的基本病机。气血是女子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的物质基础,妇女月经、妊娠、生产、哺乳都需以血为用,而且常常耗伤阴血,使机体处于血不足而气有余的状态,若调护不当、感受外邪、情志不遂或者过度劳累等,均可使血气不利,内伤脏腑,从而导致疾病,包括不孕不育。

2 注重调理气血,次第用药、内外兼治提高疗效

2.1 注重调理气血,调经助孕 气血失调可使胞宫失养,从而导致不孕症。气的病变常为气虚、气滞,故需补气、行气;血的病变常为血虚、血瘀,故需养血、活血。陈氏以补气行气、养血活血的药物配伍来调理气血,使得补而不滞、攻不伤正。另外,陈氏还提出“或月经闭涩,或崩漏带下,致阴阳之气不和,经血之行乖候,故无子也”[2]183,《内经》亦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是月经正常的必要条件,而“月事以时下”是受孕有子的基本前提。只有气血运行正常,胞脉得养,月经正常,才能受孕。故陈氏将调理气血、活血调经作为治疗的根本。

在求嗣门所记载的内服方中,有10首治疗不孕的内服方。本文对其用药频次进行了统计,一共用药81种,用药频次190次,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药物分别为熟地(10次)、当归(9次)、桂心(8次)、川牛膝(7次)、人参(7次)、干姜(7次)、川芎(6次)、细辛(6次)、附子(5次)、防风(5次),其中有6味药与调理气血相关。而在这10首方剂所用到的药物中,调理气血的药物共有32种,使用频次达92次,充分体现了陈氏在治疗中对“调理气血”的重视。

2.2 强调次第用药,男女同治 陈氏引用《千金方》曰:“妇人求子者,服药须知次第”[2]183。所谓“次第”,即为男女同治,且强调服用药物的顺序。其具体治疗方案为男方服用七子散,以治疗精气衰少;女方先内服荡胞汤并外用坐导药,以祛寒湿、逐瘀血,然后接着服用紫石门冬丸温肾暖宫、理气活血、调理冲任。原文还强调“不知此者,得力鲜焉”[2]183。认为不按次第服药,疗效将难以得到保证。可见陈氏对次第服药的重视,主张治疗过程必须男女同治,按规律服药。

陈氏不仅在治疗上强调男女同治,还强调夫妻双方在备孕期间检查的重要性。认为“凡欲求子,当察夫妇有无劳伤痼害之属,依方调治,使内外平和”[2]182。如果患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应当先予以相应的治疗或者调理,使得“内外平和”,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才能有孕。同时,也提示了陈氏次第用药,应当包括夫妻双方影响受孕者为治疗重点这一内涵。

陈氏注重男女同治的观点和现代医学是一致的,夫妻双方同时就诊,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减轻某一方单独治疗的心理压力,又能够增进夫妻的交流,维护夫妻关系和谐,为顺利妊娠提供有利条件[6]。

2.3 重视外治应用,内外结合 在《妇人大全良方·求嗣门》记载的17首方剂中,有外治方5首,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可见陈氏对外治法运用的重视。其中有4首通过阴道给药,1首为局部熏洗。其中坐导药由皂角、吴茱萸、当归、大黄(蒸)、晋矾(枯)、戎盐、川椒、五味子、细辛、干姜10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不孕症服用荡胞汤后仍有寒湿、瘀血未尽。坐导药还可结合另一首外治方使用,即用苦菜煎汤,每日早晚熏洗局部。苦菜味苦性寒,有清热凉血的功效。结合坐导药使用后“必下清黄冷汁”,以方测证可知坐导药所治之证当以寒湿瘀血为主,兼有热邪。用坐导药后,继服用紫石门冬圆温肾调经、理气血、调冲任。陈氏将荡胞汤、坐导药、苦菜煎汤与紫石门冬圆先后结合使用,可见其治疗手段灵活,内服与外治并用,着眼于整体治疗,重视局部治疗,以保证临床疗效。

另外,陈氏援引的3首外治方组成简单,功效明确。《延年方》坐导药由蛇床子、芫花组成,可祛寒除湿、杀虫,暖宫助孕;《广济》内炙圆由麝香、皂荚、川椒组成,可祛寒除湿、活血、杀虫,暖宫助孕;吴茱萸圆由吴茱萸、川椒组成,可祛寒、杀虫,暖宫助孕。陈氏所记载的外治方用药均为温热之品,且有杀虫功效,所治疾病可能与局部感染有关。现在阴道给药治疗不孕症在临床上已不多见,但丰富的外治法,如针灸、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等在临床作为辅助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某些指标有着积极作用[7]。《妇人大全良方》所记载的这些外治方药,为治疗不孕症使用外治法提供了思路。

3 善用温药风药,喜用丸散灵活服用

3.1 首重温热,寒热并用 陈氏十分重视“冷”在不孕症中的影响,故陈氏在求嗣门所列出的方剂中,药物多为温热之品。在求嗣门的17首方剂中,共用药物93味,用药频次241次,其中药性为温热的药物共47味,用药频次147次,不论是药味数还是使用频次,都超过一半。具体运用如七子散中附子、天雄、鹿茸、桂心、蛇床子等;庆云散中覆盆子、天雄、紫石英等;荡胞汤中细辛、桂心、附子等;坐导药中川椒、细辛、吴茱萸、干姜等;吴茱萸圆中吴茱萸、川椒,皆辛热之品。这些方剂中均赖温热药物以祛除风冷邪气,温肾暖宫,恢复气血运行,从而愈疾。

虽然陈氏在求嗣门记载的方剂中,以温热药物为主,但也并非一派纯粹温热,常常还配伍有少量寒凉柔润的药物。在陈氏列出的方剂中,有3首方剂直接以寒性的药物白薇命名,并将白薇列为组成之首;其他方剂中也有所体现,如庆云散中石斛、麦门冬等;紫石门冬圆中天门冬、石斛、牡丹皮等;秦桂圆中白薇、沙参等。

陈氏用药既重温热,又伍入少许寒凉药物,揣摩其意,主要有三:一是不孕不育者大多面临着较大的社会压力及心理压力,由于情志抑郁往往导致气机不畅,郁久化热,配伍少许寒凉之品,可以清解郁热;二是所服辛热温燥方药,服药时间长,容易劫耗阴血,配伍寒凉柔润药物,可以防止药物温燥太过而伤阴血;三是在众多温阳药中配伍少许凉润滋阴的药物,取阴中求阳之意,可使阴阳生化无穷,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3.2 用药独到,善用风药 风药是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一类药物[8]。在求嗣门记载的许多方剂中,都配伍了少量风药,颇具特色。如秦桂圆中秦艽、防风、细辛;《广济》白薇圆中藁本、防风、川芎;《千金翼》白薇圆中川芎、藁本、白芷、细辛;续嗣降生丹中秦艽、细辛、防风等。陈氏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运用风药,往往取其祛邪、温通、滋养的特点[9]。在求嗣门中风药配伍其意义有三:一是祛风冷邪气。陈氏认为,“乘风取冷……致风冷之气乘其经血……故令无子也”,“风从下入,便成十二痼疾”[2]183,风冷邪气是导致不孕症以及其他众多妇科疾病的重要因素,风药能升发、能疏散,可使风冷之邪从机体内透发出来。二是风能胜湿。“妇人者……常与湿居”[2]183,妇女的生理特性决定了湿邪在妇科诸多疾病中的重要影响,故加入风药可以祛除体内湿邪。另外,风药不仅可以祛湿以醒脾,还可以升清,促脾之运化,助气血生化之源,故祛邪中又有补养之意。三是风药多为辛温之品,有窜透之力,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用,可使气机圆活,活血通络,使补而不滞,为气血运行提供动力。

3.3 喜用丸散,灵活服用 陈氏《妇人大全良方·求嗣门》每首方剂后,都列有方剂的制作方法和服用方法(或使用方法),针对不同的病情,使用不同的剂型。在内服方药中,除了荡胞汤和地黄汤两首方剂之外,其余均为丸剂和散剂,尤以蜜丸为多。由于不孕不育症多为虚实夹杂,病机复杂,需要长时间服药治疗,用丸散剂以图缓,益气养血,通经活络,缓散风冷湿邪。丸散剂型便于携带,服用方便,有利于坚持长期服药。同时还可随服药后的反应而调整用药剂量,一般采取渐加的方法,如七子散可从一方寸匕加至二匕,紫石门冬圆可从三十丸渐加至五十丸,金城太守白薇丸可从三丸加至四五丸。

4 结语

近年来,不孕不育的患病率有所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家庭幸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0]。据相关统计,全世界约有8%~12%的夫妻遇到过不同形式的不孕不育[11]。陈氏总结了历代医家在妇产科方面的学术成就,在继承其家传医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著成《妇人大全良方》,求嗣门中对不孕不育论述较为全面,理法方药俱备,对不孕不育症的见解独到,特色鲜明,为当代临床提供了参考,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风药陈氏风冷
习练陈氏太极拳有效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1:54
基于Fluent的汽车动力电池风冷散热分析
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理论探析及临证体会
霜降
冬天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天一阁文丛(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6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陈氏验方回乳灵回乳体会
基于FVM的油浸风冷变压器测温研究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