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俗信仰与民间神像艺术

2020-02-14 05:58李彩霞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神像神灵信仰

摘  要:中国的民俗文化与信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变。民俗信仰主要是神鬼,这种信仰源始于远古,先人对自然力量的无法抗拒与无法解释,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恐惧,使人们相信有另外一群生命控制着他们,由此便产生神灵观念。关于民间神像形象的产生和演变,民俗信仰是这个过程里贯穿始终的主线,神灵崇拜是民俗信仰的核心内容,神灵崇拜的物化形式也就是民间神像,它在民俗文化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民间信仰与民间神像的初步了解,走进中华绵延几千年的民俗神灵文化,触摸精彩纷呈的上古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了解逐步深入,作为中华文化的积淀,对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样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神灵;信仰;神像

前言

世界上大多民族都有神灵的传说,由于远古时期完全落后的社会、经济、教育以及先民对生活以外的自然的无知,使他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产生极大的恐惧,这种恐惧便使先民产生了造神意识,人们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是有超乎生活存在的另外一群生命的,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直接受它们的喜怒哀乐影响着,于是人们对它们尽力献媚讨好,以祈求自身的好运,因此,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顶礼膜拜。神像的出现一方面代表着人们想象中的另一个世界,一方面成为人们的寄托和崇拜。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民间神像作为人类民俗信仰的物化形象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民间神像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传承。本文将通過对民俗信仰和民间神像的发生与演变、以及神像制作方面的分析,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更加全面充分的了解传统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民俗信仰的形成

民俗信仰,通俗来讲也叫民间信仰,是在民众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而自觉产生的一系列风俗习惯、观点看法,主要有原始宗教、人为宗教、民间信俗、一般的迷信。民俗信仰植根于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延续至今,它是有关“神明、鬼魂、祖先、圣贤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它主要是中国民间大众自觉产生的,并且缺乏统一的信仰体系,不同的地区信奉的神灵也不相同,风俗习惯也不同,极具地域特色。很对说法、风俗都是无法用科学知识来解释的。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将其形成原因与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三方面:自然方面、人文方面、宗教方面。

(一)自然原因与自然神灵

学术界认为,人类的信仰是从自然神灵崇拜开始的,自然神灵的出现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以自然为信仰,万物皆有灵,一些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大地、山川视为有生命、和有巨大能力的,视为神灵并加以崇拜,即由“物”神逐渐变成“人”神,比如说雷神他并不是哪一个人,后来他被附会为雷震子,被人们当作雷神崇拜。传说中雷神起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于雷电的敬畏,因为那个时代,天气变化异常,晴朗的天气会骤然黑云密布,电光交加,有时花草树木甚至人类或动物都会遭到雷电的摧毁。人们就因为会觉得天上有神在发怒,便会惊骇惶恐,对之加以敬畏崇拜。时代在不断的变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需求日益提高,很多自然现象不断被神化,会被附会于重要人物、附会各种社会功能属性。神的观念也从单一功能的神逐渐转变为具有多种社会功能职责的神。例如,福禄寿三星和灶神的演变就是如此。同时,不少神灵兼具多种属性和功能,如龙王等既主管水源、又惩罚恶人,不论将它归入哪类神都有理可据。自然神灵的特征是自然崇拜对象皆有灵魂和意志且崇拜对象是独立的。

(二)人文原因与人文神灵

由于人类对自身实力的不断认识使得人文神灵产生。许多被人们崇敬的人文神灵大多是因为生前有特殊的真才实干的本事或者能为大家谋取福利的仁人志士。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炎帝、禹,上古时代黄帝玄孙人称五谷之神的后稷,这些人士都是传言中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奉献的人。有道之:“炎帝为火,死而为灶;禹劳天下,死而为社;后稷作稼穑,死而为稷。弈除天下之害,死而为宗布;此鬼神之所立。”还有,比如姜太公、鲁班等实实在在存在的人,因为他们对人类社会文明奉献了很多,被民众崇奉为社会行当的神等等。以上都是人文神灵的例证。

(三)宗教原因与宗教神灵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佛、儒、道,对民俗信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打造宗教类神像,特别是在比较重要的寺庙宫观中,一般都具有比较固定的程式。下面我们从佛、儒、道三方面来分析研究宗教神灵。

1.儒家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从严格定义上讲不能算是宗教,但是它的学说思想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民众对许多人文神灵的崇拜与儒家所宣扬的思想主张是有很大的联系的。比如人们把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奉为神灵,儒家所宣扬的伦理道德,学说思想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此外,儒家自身也有偶像崇拜的制度。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注重人事不轻言鬼神,他的这种态度基本上被后来的历代儒学者延续,但是历代的统治者都一步一步把儒家宗教化。

2.佛教

佛教所信仰的神,既有佛教固有的神,也有从道教和世俗中移植来的神。民众把佛中的诸神分出阶级层次,把创始者释迦牟尼、如来佛与三清、玉皇并列为最高的神,把地藏王、阎王信为东岳大帝的阴间管理者,说明佛教诸神已经中国化了。佛像诸神的造型颇多,有菩萨、罗汉、明王、诸天等多种形象。有着裟衣、不戴宝冠不戴璎珞,成出家男相的如来佛;菩萨像或男相或女相,头戴金冠、璎珞;罗汉为出家比丘相;明王为愤怒怒相;诸天为武装相。佛教体例庞杂的神系为中国平添了一层信仰的天空,中国在对其进行系统接收时也做了改造,这种同化的过程不仅体现在中国对佛教教义有了中国式的理解,对佛教的诸多形象也从外表到内涵都进行了改造处理,并且许多独具中国色彩的神灵形象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出来。

3.道教

汉代出现了道教,起源古代巫术和秦汉时代民众对神仙的信奉,道教对上古时期民众对神灵信奉的整合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表现出先人对看不见的其他生命的信奉,也展现出平民众生的宇宙观。道教文化还接纳了如泛灵论等各种巫术这些被各种儒家“敬而远之”的信奉习俗。两千年来,在民众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各庄严的诸神和各神灵派别凭借本土的风俗习惯,正对民众的信仰心理,投其所好占了上风。由此可以注意到,民间对神灵信奉的复杂性大体上主宰了民间众生对儒、佛、道三家的思想与神灵的理解。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它们或多或少与汉族的信仰交叉融合,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信仰影响巨大。各民族地区的神像造型风格都各不相同,比如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其宗教仪式与神祗都收到了当地苯教的影响,喇嘛教主要以大乘释教为主,大小乘兼容,它的神像造型风格与汉地的佛像造型风格有着很大的区别。藏传佛教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元、清两代的统治者推崇造成的。其他少数民族的信仰也各有特点,其神像具有非常奇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而且体现了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民间神像的产生与制作

作为神灵的替代物,神像的功能价值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想信仰、灵魂敬畏抑或是精神寄托,其存在对于中国先民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民间的神像信奉有一个非常庞大且繁琐独特的体系,所以民众想要设计出某位神灵的形象除了要考虑到当时的信奉体系,还要考虑到当时大的时代发展状况。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民间总会有关于很多奇异古怪不可解释甚至人们感觉荒谬的事情,一旦这种传言在被民众相信又口口相传,这时候神像造型的设计构思就会受到影响。民间对达摩的形象设计就出现多种形式,受流言影响有一种是形象他在渡长江时只是脚踩一片苇叶,这种描写实在是很荒谬。对神灵形象的设计还受到古代的鬼怪小说、神话故事的影响。

(一)民间神像的产生

通常情况下,时代越早神灵的形象越抽象,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越大,反之,如果神灵的形象设计与常人越相像,那么这类形象的产生时代就比较晚。由于民众对各种神灵的崇敬和信奉无处安放,便设计出有形象的实体进行供奉,因此,民间神像的出现是由于民众对神灵崇拜的寄托。

(二)民间神像的分类与制作

在民间,神灵形像主要以雕塑和绘画两种样式呈现,从制造工艺的角度来讲也是多种多样的,题材以佛、道以及民间诸神为主,民众间敬神者的祭拜、审美理念体现在工匠艺人对神灵形象的塑造和描绘中。

1.雕塑神像与制作

民间雕塑神像主要有以较大的泥胎彩塑为主,亦有铸铜、木雕、纸扎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民间寺庙造像,我们平时在寺庙宫观常见的民间神像主要是以泥胎彩塑为主;还有用于宅居敬奉的较小的木雕、石雕、泥胎、竹刻、铸铜、陶瓷神像,这类神像一般都带有神龛。寺庙泥塑佛像的造型各异,形体都较大,供奉在庙堂中。这类看上去庄严华丽的塑像,但在已经损坏的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是用木料、泥团、棉团、断麻、稻草、麦茬、苇秸、谷糠等。寺庙泥塑佛像的制作程序与其他的民间泥塑略有不同,而与西方的雕塑步骤相仿。中国民间寺庙宫观雕塑普遍分布在村镇山林,有的是以民间诸神为主要敬奉对象,有的则把佛、道、儒三者共奉,这些在形象和色彩绘制上没有较为严苛的宗教量化程式要求的雕塑在古代大多是寺庙中的工匠艺人所做,但又能表现出诸神的神韵,它的艺术风格就显得极为质朴、亲切。

2.绘画神像与制作

绘画神像大多是挂于宅居之中的,有中堂画、条屏、神龛画等多种样式,还有一部分是常出现在民间寺庙中的彩绘壁画。从材质上来看,可以把绘画神像分为布画、绢画、纸本画、壁画等几类;从技法上看,可以把绘画神像分为立粉、彩绘、扑灰、木版彩绘等种类。与雕塑神像相比较而言绘画神像的神像组合比较多,并且民间绘画神像的题材种类非常多样,常见的绘画神像有如观世音、玉皇、关公、如来、财神爷、钟馗、姜太公等等,会把佛、儒、道诸神共同绘于一幅画中。另外还有一种绘画画面上没有神像的比较特殊的宗谱绘画,它展现的是一种民间祭祖的风俗习惯,这类绘画神像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神圣意韵。

3.版画神像与制作

版画神像一般是指用木版印刷而成的神像,简单的版画神像制作首先把提前设计好的神像造型画成简要的线条稿或黑白稿,把画在纸上的神像印到木板上然后用刻刀把木板上不需要留下的部分都剔除掉,不同颜色的部分分别印在多块木板上,一块木板一种颜色,最后将所有木版的图版重叠印在一张纸上。民间版画神像所用的颜料主要为矿植物颜料和植物颜料两种,矿物质颜料有持久延年不易褪色的特点,矿物质颜料不仅具有很强的覆盖力,它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虫害对木版的腐蚀,因为矿物质颜料有一定的毒性。

在民间,供悬挂、张贴的版画神像和供焚烧的版画神像共同组成了民间版画神像的两大类,其中供焚烧的神像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纸马。纸马存在的范围很广泛,说明此类神像在民间某一时期的信仰中达成了一致。在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华北地区存在比较著名的典型的纸马;华中地区比如山东高密,高密除了扑灰画也有纸马作品,在上海、江西、江苏的大部分地区、浙江的杭州、福建的漳州地区也存有较多;在河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广西、湖北等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贵州等西南地区也有比较典型的并且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纸马作品;并且在我国西北的不少地区甚至是东北地区都有存在;台湾也有丰富的纸马品类。各地区的版画神像的技法、供奉题材、艺术特点、构图摆位以及画面色彩表现都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三、民间神像的意义与价值

在崇尚信仰的时代,神灵的实质是对世界存在和发展,进行的形象的总结和把握。实质上,民间神像作为人们脑海中神灵观念的物化形式,是人们寄托夙愿的器物。于是,神像作为神灵的观念的物化,人们对它们尽力獻媚讨好,希望得到它们的欢心以此求得自身的好运。神像在民众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绝不仅仅是把神像当成是泥胎彩塑、焚烧的纸马和挂在家里的画这么简单。

在一个经济教育非常落后人们思想又相对愚昧的时代,神像作为观念的产物在传播信仰的过程中会显得尤为突出。不可否认,神像创作的第一要素即为它的功能意义,但是强调神像的功能意义并不能忽视掉神像的审美价值。民间神像的审美价值随着人类对社会的逐渐了解认识,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以前不可解释的现象有了认识,对神灵观念的依赖和信奉逐渐淡化,也就是神像的作用变得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而它的审美价值便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民间神像的审美价值最主要的特征是“俗”。所谓“俗”,字面意思是说庸俗、粗鄙,也即是说这种艺术趣味并不高尚,这是因为在民间神像的艺术中有一种也野性的成分,它的创作形式方法不被常规的程式所限制,民众在创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进行创作。

在人类的整个文明中,民间神像的产生、演变的过程见证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向人们呈现出人类文化发展的不断地变化与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对这个世界的逐渐认知和改观。中国民间神像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与远古原始文化的遥相呼应,因此,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民间神像本身,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具有极其丰富的蕴意。不同时期的民间神像作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间信仰的内涵积淀,对它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是对民间信仰本身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结语

民俗信仰的形成与民间神像艺术的产生,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民间有着重要的地位,民俗信仰与神像历久弥新,自古以来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今天在民间也仍大型的信奉神灵的活动,可见中国民俗文化在民间的魅力和地位经久不衰。通过分析民俗信仰产生的多种原因,以及对神灵形象的影响,了解民间神像在民众信仰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深入了解社会的进步对传统文化的发展的影响,体现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表达出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强烈兴趣和对中华文明的热爱。

作者简介:李彩霞(1994.5—),女,汉族,山西临汾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美术学,研究方向:雕塑。

猜你喜欢
神像神灵信仰
信仰
漫画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神灵迷宫
神灵冰龙呈现物魔双免神迹
太阳,你辛苦了
法老神像神奇自转
神像与踏脚石
驮神像的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