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对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标本开展檢测。供图/ 长宁疾控
疾控工作人员,或许是一线医护人员之外,与疫情距离最近的一群人。他们的工作常常不为人所知,但如果没有他们在幕后的无畏努力,我们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记者走进申城疾控工作的一线,记录这群公众生命健康的“隐形卫士”在抗疫战斗中的点滴。
交接完标本、脱下一整套防护装备,上海长宁区疾控中心的两名年轻的工作人员杨雨帆和蒋亭安走进食堂,这里的晚餐供应已接近尾声。这是1月30日的傍晚,两个小姑娘刚刚执行完一次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和运送标本的任务。
这次回来算是赶上了晚餐时间的尾巴,而她们当天的待命时段是全天24小时。无论白天黑夜,只要辖区内相关医院有疑似病例的信息发来,她们就要立即全副武装赶往现场,走进隔离病房,与疑似患者近距离交流。
流调的目的是获取被调查者的发病史、旅行史、接触史等信息,为分析疫情的传播路径、控制疫情进一步传播提供关键的依据,回答“病人在哪里被谁感染、可能感染其他哪些人”这两个关键问题。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会根据患者发病过程中的活动情况,寻找患者密切接触过的人员,对他们采取相应的医学观察等措施。
因此,调查中她们要做到尽量细致。疑似患者最近一段时间去过哪里、密切接触过哪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的班次等,这些信息,了解得能多详细就要多详细。碰到对方记不清楚的,她们还要想办法帮助对方尽量回忆。一次简单的流调,通常要花上半小时到一小时,这还不包括穿脱防护装备的时间。如果碰到的情况复杂,则需要花费更长的好几个小时时间。
流调完成后,如果需要对疑似患者进行标本取样的,她们还要等待医院的取样完成,并换上新的一套防护装备,将标本送回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长宁疾控中心副主任蔡恩茂说:平时流调任务的执行以传染病防制科的人员为主,他们是第一梯队;而这次的疫情防控任务重大,来自其他科室的第二梯队的人员也直接进入一线工作。
杨雨帆和蒋亭安就是平时的第二梯队成员。入职分别只有一年多、两年多的她们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刚刚结束的这次任务,是她俩第一次真正走进流调的现场。
“虽然我们之前都参加过很多次演练,但真正要面对实战,而且还是这么重大的疫情,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就是不停地提醒自己要细致,不要出错。”杨雨帆说。穿着防护服不透气,近视眼加上护目镜影响视线,这些都是她们要努力克服的。
谈到对于工作中感染病毒的风险是否害怕,杨雨帆说:“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去承担和面对的责任,怕也没有办法去怕的。”
蒋亭安说,家人知道她要去一线,一直嘱咐她好好保护自己,“所以我肯定要练好自己的技能,做好防护。”她说,家人也理解这是她的职责,需要她去做这件事时,她就一定要去做。
除了近几天担任流调的工作,前些天杨雨帆和蒋亭安也一直在数据组参与工作。“每天很忙,并没有时间去想太多其他的。”不过,她们还是相约在执行现场任务时,都穿上了红色的衣服。“我们希望能旺一点。”她俩笑着说。
两位小姑娘说,她们的勇气和信心还来源于同事的强力支持。“我们的领导、同事这些天都一直加班加点,有一位还几乎通宵连轴转。她不仅坚守岗位,还给我们总结出了非常实用的流调经验。”
她们说的那位“连轴转”的同事,是长宁疾控的余力。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大约10点半钟,值班的余力接到流调任务,立即赶往同仁医院。那个疑似患者是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气喘得很厉害,说一两句就要喘一会儿,对话过程比较慢。余力耐心地问完了所有问题,回到疾控中心,写完流调报告并通过审核后,已经是第二天凌晨3点多了。她抓紧眯了几个小时,天亮后的7点,她又穿上防护服、提着标本箱前往市疾控送样。
1月30日,长宁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运送标本。摄影/ 王煜
尽管如此,她还在开动脑筋,思考如何能把流调工作做得更好。余力平时就是中心里的“科普小达人”,有一手绘画和制作视频的“绝活”,她想到,可以试着把流调的整个流程做成小视频,分享给要去现场的伙伴们。
1月28日的晚上有了想法,第二天她就和同事们一起着手做。同事去流调地点同仁医院等现场踩点,回来后绘制平面草图,余力在这个基础上加工,很快视频就传到了同事们的手机里。同时,余力和季洁云、张展等多位小分队的同事还整理出了图文版的新冠流调“宝典”——流调SOP(标准处置程序)。
《新民周刊》记者看到,这份“宝典”对流调的全部流程介绍非常详细,包括医院的哪个位置有怎样的设备、该走哪条通道、哪道门该怎么开,标本容器在中心的哪个位置领取,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所有重点内容都用突出的底色强调出来,还配上了许多图片。视频则专注于流调医院病房现场的事项,加上声音和动态元素,非常实用。这套图文和视频,已经成为长宁疾控流调小分队人手一份、出任务前的必学功课。
“这些天最难的就是睡眠不足,平均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余力说,长宁疾控的许多工作人员在今年的整个春节期间都没有一天休假。《新民周刊》记者在现场看到,长宁疾控的许多工作人员连续奋战,中心主任赵文穗、副主任蔡恩茂的办公室里都摆着一张折叠床,他们已经好几天睡在单位,没有回过家。
“这次我真正感到自己能为大众做出贡献,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疾控人的职业意义。我们还要为抗击疫情坚持下去。”余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