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分析

2020-02-14 06:03李照庆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技术

李照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水利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建设,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是主要的原材料,承载着整个水利工程的主体。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是一种硬性的建筑材料,一旦受到物理变化或者自然变化就会产生变形或者裂缝。所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工艺问题就会为后续混凝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1]。文章针对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种类、起因以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止;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01-0135-0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have also been rapi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concrete is the main raw material, bear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whol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crete is made of sand, cement and water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it is a kind of hard building material, which will produce deformation or cracks once it is subjected to physical change or natural change. Therefore, some techn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will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follow-up concrete.[1]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types,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of concrete cracks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 prevention; technology

为了确保国家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水利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得到保障,水利工程是我国比较重要且基础的设施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定,而混凝土的使用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材料。所以对水利工程中加强混凝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是比较关键和重要的工作任务。混凝土裂缝现象是混凝土中最常见最容易出现的病害问题,由于混凝土结构在内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物理结构变化,迫使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防水性降低导致的裂缝现象[2]。所以对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防治是很有必要的。

1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种类

1.1 干缩裂缝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14天内,很容易出现干缩裂缝现象,干縮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在施工完成短周期内,外层混凝土已经干涸,内部还没有完全定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损失大于水分正常流失的标准,这时候混凝土的表层就出现了变形或者裂缝现象。干缩裂缝会影响施工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而且外部环境对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的腐蚀情况会加重,对于水利建设工程混凝土的持久性和承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1.2 沉降收缩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构的地基施工时对土质没有完全压实产生的松软或者回填土没有用机器压实导致的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模板刚度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应用,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者支撑的底部产生松动都可能促使混凝土表面裂缝,尤其是空气温度达到零下的时候,模板支撑和混凝土冻在一起,冻土化冻之后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裂缝。沉降收缩裂缝一般为深进或者贯穿性的裂缝,裂缝多为梭形,走向和深陷情况有关,较大的深陷裂缝,通常都是有错位情况出现的,裂缝的深度也和沉降量成正比。这种裂缝当地基变性稳定之后也就基本上稳定了。

1.3 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完全凝固之前,表面失水过快表面水分流失,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拉伸力不同导致的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经常都是因为天气过热或者风力过大,而且混凝土施工的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当时的环境温度风度以及相对的湿度有关。塑性收缩裂缝多为中间宽两端细、互相不交叉的状态,较短的裂缝长度为20-30cm左右,较长的裂缝可达到2-3m。这种裂缝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4 温度裂缝

在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差异过大或者寒冷空气的袭击是直接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急剧下降的原因,混凝土表面产生了收缩,然后又受到内部混凝土的拉力,促使表面生成温度裂缝,温度裂缝也是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与干缩裂缝很相似。其裂缝的延伸走向没有规律,但是一旦出现大面积结构的裂缝就会出现蜘蛛网状的形态,直接影响了水利施工的质量并加大了后续保养的任务量和成本。温度裂缝的宽度大小是不一致的,外界温度的变化导致的宽度大小不一,寒冷的天气比较宽,温度高的天气就比较窄。温度过高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经常是中间粗两端细,而寒冷天气裂缝的粗细变化就不是很明显了,温度裂缝的形成会直接引起钢筋的锈蚀,也会导致混凝土碳化,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治和保养[3]。

2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起因

2.1 混凝土的配制比例不严谨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裂缝程度也会是受到混凝土配制比例的影响导致的问题,施工人员如果不按照严格的配制比例科学合理的配制混凝土,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因为质量问题而出现裂缝。例如混凝土配制比例过程中水泥用量过多、水泥含沙率过高、水灰比例不合理、砂石比例过大等诸多问题都会直接导致混凝土骨料配制不能满足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要求。所以施工人员如果不能把控好每一项材料的比例,就会使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下降,产生裂缝等诸多问题。

2.2 材料的质量不达标

混凝土施工对于材料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但是往往会因为忽视了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后期出现裂缝等问题,对于水利工程造成很大的威胁。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等,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其中的材料有一项不达标都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后期的抗拉力和承重力降低。例如水泥的强度不够、水泥受潮或者过期,或在搅拌中水灰的比例过大,水泥含沙量较高,外加剂的添加量不充足或者不恰当都是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受到影响,导致后期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出现裂缝现象[4]。材料的不合格直接造成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抗拉程度以及收缩力出现差异,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

2.3 施工中没有严格把控

施工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是导致混凝土后续裂缝的最常见因素。施工中不按照规范进行洒水,导致混凝土没有凝结之前水分蒸发,或者搅拌不均匀导致水泥出现疙瘩状态。这些状态都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在施工中模板的作用很重要,但是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修葺,导致模板构造不强档,混凝土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拆模时间过早也是造成后期混凝土裂缝的因素。混凝土施工的工序比较繁琐,需要搅拌、运输、浇灌、振实一系列操作,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现缺陷或者操作失误。否则混凝土开裂现象就很容易出现,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2.4 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也会因为外界因素如温度因素、地质因素导致混凝土后期裂缝。在混凝土初凝时期,温度的急剧变化会对混凝土凝结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水利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现场情况条件是比较苛刻的,对于混凝土施工来说,地下水丰富区域、软土层地带、或者储水层地区如果地基处理得不到位,后期混凝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伸拉力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对于水利工程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需要重视。

3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分析

3.1 按照实际要求和规范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配制

为了避免和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对于混凝土配制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制方式需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进行管理和把控。在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施工人员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单位也要按照实地的施工情况合理的选择混凝土外加剂,确保混凝土水胶比和使用性能更加可靠。确保水泥的合理用量,尽可能选择好的骨料[5]。确定这些之后合理的按照要求进行配置。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需要针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把控,需要根据现场实地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后续裂缝的产生。

3.2 提高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

施工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所在,而且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后续对水利工程混凝土养护的难易程度,如果想使得混凝土施工高效率的进行,现场监管人员则需要对混凝土裂缝和收缩变形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根据施工中的现象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确保时时掌握施工中的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为了避免贯穿性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把握和控制。而且混凝土一旦出现裂缝现象就需要反复的整改和修整,这样很可能会耽误施工周期,对后期的质量也造成严重的威胁。只有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细节工作做到位,确保万无一失,才能保证整体水利施工中不出现混凝土裂缝,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达标[6]。

3.3 加强混凝土施工中的养护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后期的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采用合理的规范要求,把控好混凝土初凝温度和工作期间温度的变化。防止引起温差裂缝,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降低裂缝产生的情况。白天一定要对混凝土施工地方进行全面的遮挡和覆盖,防止表层水分过分的蒸发。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养护标准进行养护,确保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的裂缝程度。

4 结束语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对于國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水利工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重视,混凝土作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基础点,必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得以控制,防止裂缝的产生。继续引进和创新先进的技术,防止和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运用先进的技术防止混凝土裂缝,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保障[7]。

参考文献:

[1]赵永彬.道路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策略[J].科技资讯,2017,15(9):110.

[2]王战国.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10):120-123.

[3]郭朝林,夏颖.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和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18-19.

[4]陶庆新.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7):96-97.

[5]朱武,李莉.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学中国人,2015(10):67.

[6]陈德兴.市政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6(18):217-218.

[7]翟俊磊.市政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环球市场,2017(12):90.

猜你喜欢
水利施工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刍议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