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岗松
(安庆市地质环境监测和灾害防治中心,安徽安庆 246000)
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常受到多种地质灾害的侵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一般来说,岩体的类型不同,其引发的地质灾害也不同。地质灾害具有类型繁多、突发性强等特点[1]。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为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与预控。地质灾害的类型比较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从产生的原因角度进行分类,由自然条件而造成的地质灾害类型为自然地质灾害,由人为作用而产生的类型属于人为地质灾害,一般来说,后者由于作用强度比前者大,可使岩土体积累更多的变异,导致一些工程出现问题[1]。
岩土工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受到工程自身特点以及自然因素等的影响,容易出现一些地质灾害,不仅对工程的正常开展不利,而且危及到工程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岩土工程在实施前需要先全面细致地对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尽量降低因工程施工操作不合理而造成的地质灾害[2]。现结合笔者多年经验,对岩土工程从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防治技术、预控措施等进行总结。
1.1 山体滑坡 此类型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为边坡上的岩土在比较大的冲击力及压力情况下或者在持续地震作用的影响下,土质松动,最终持续性下滑。一般来说,山体斜坡上的岩土比较稳定,没有在冲击作用下不会发生滑坡现象。发生滑坡时,滑体的后部边缘先产生张拉裂隙,之后缓慢滑移,持续较长时间后即可加快滑动速度。此种滑坡破坏方式在岩土工程中比较常见。滑坡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强度很大的地震、骤降大雨、山坡底部冲刷及侵蚀现象明显、岩土工程等的建设中产生的不稳定堆积物等[3]。一般在工程建设切方形成的顺层岩质边坡及较陡坡、大强度降雨多次发生的区域等容易出现滑坡这种地质灾害。
1.2 泥石流 部分地区由于降水时间较长或者强度较大,冲刷地表,携带了很多泥沙、石块,形成固液混合状态的洪流,如果产生的位置为上坡,流向低坡时即可产生泥石流[1]。此种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开挖不合理以及弃土过于随意等问题,比如对土地过度开发,导致山体松动;又如人为过多地对森林资源进行砍伐,导致泥石流目前在一些山区频繁发生。
1.3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也是岩土工程比较常见的一类地质灾害,主要可导致地表塌陷、沉降、裂缝等,主要是由于人为产生的破坏,地面相对于原来的位置发生一些压缩或者位移,造成地表产生不同程度形变,在此基础上如果有一些岩土工程正在建设,可对工程的建设安全造成威胁,严重情况下可威胁到当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面变形的地质灾害在采矿区域容易发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过度开采、矿产资源被大量开采而降低了地质的稳定性。
1.4 崩塌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边坡表面岩土体有裂缝,导致边坡分割,形成若干个小岩土体,降低了岩土体的承载力、稳定性,在一定的压力或者冲击力下,这些被分割开的若干个岩土层很容易就会与主要的岩土体分开,形成崩塌滑坡而落在坡下。导致崩塌这一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对资源的不节制开采、破坏山体的基部、堆积物过多等。崩塌的发生受到岩体性质、地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一般在坡度50°以上的斜坡上发生比较多,且坡度越大,发生的可能性越大[4]。一些岩土工程建设时不规范就会对山体岩土体的平衡产生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可导致崩塌发生。根据坍塌的体积可将此类地质灾害分成小型、中型和大型[3]。
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产生的原因有所差异,因此要结合地质灾害具体的类型、发生的范围、程度等针对性制定出专项的防治技术,另外还要结合防治技术实施的难易程度加大工程建设的强度。防治技术在制定时要遵循以下相关准则[1]: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及相关规章制度、地基处理及开挖等相关水利水电灾害防治基本准则、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灾害防治基本准则及制度、和道路桥梁等工程相关的灾害防治基本准则及制度[1]。
以常见的一类地质灾害——崩塌为例,对相关的防治技术进行介绍。对于中小型的崩塌或者人工边坡上出现的崩塌,防治的技术措施即为明硐修筑,一方面可以对崩塌进行有效处理,另一方面也可发挥出避免其他类型灾害出现的效果。在半坡或者下坡山脚处,设置边槽、沟槽等设施,可以有效拦截落石等;此外,还要用钢材制作栅栏作为挡墙,以有效防治过强降雨等产生的山体滑坡。对于一些陡峭的悬崖等部位可设置挡墙、支撑等。有的岩体边坡上容易出现风化现象,可通过修筑护墙进行保护。部分孔洞可选择片石等材料进行填充,并进行密封处理,避免缝隙孔越来越大而导致更加严重的灾害发生。部分坡位上容易发生滑坡坍塌现象,可采取刷坡的方式,并加强排水管理。
3.1 依托现有的技术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灾害预防系统 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灾害预防技术的发展趋势愈加现代化,因此要加大对预防系统的完善。在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预防控制中,要从设备、技术等方面进行积极更新,加大新技术、设备的投入比例;对国外取得的一些先进经验以及技术、设备等要积极借鉴,采纳一些在我国切实可行的一些经验或者方法,并结合我国岩土工程建设的实际特点进行完善。
3.2 加大宣传 对地质灾害相关的理论、危害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当地人对地质灾害防控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地质灾害的预控意识。可通过传统媒体(电视、广播等)、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等)对一些以地质灾害为主题的相关资料通过视频等人们更加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式进行不断投放。此外,还可组织相关的专家编写一些资料,深入到一些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乡镇、学校、单位等进行宣讲,力保全方位提升人们预控地质灾害的意识,尽量降低因人为因素而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3.3 积极推广应用生物方面的技术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控中,生物方面的措施主要有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将生物的作用、功能发挥出来,可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控。植树造林可以起到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水流冲击力较强的情况下,植物还可在一次程度上降低其威力,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或者强度[3]。生物措施实施起来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经济实用,且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实施后真正发挥出的作用还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因此,结合各地地质灾害发生类型及强度,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生物技术措施,从根本上预控地质灾害[1]。
3.4 适当采取避让措施 有些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适的避让措施[4]。对于附近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居民,政府部门可提前编制出安全有效、可行性强的灾害防治专项方案,提前妥善安置好转移场所,确保居民以及财产安全转移。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发生后危害程度比较重,对于此类地区,政府要加大投资,整体实施搬迁避让措施,以尽可能降低地质灾害产生的危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