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清 戈文鲁
(济宁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 272067)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对中国少年提出“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的殷殷期望,召唤中国少年担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责任,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爱国救亡的铁血豪情和牺牲奋斗。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年的精英群体,不仅要有建设国家的过硬本领,更要有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和奉献担当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作为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道德人格是一种内在精神力量,对人的思想、行为起着引领作用。“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2]
形塑当代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立德树人是关键,文化涵养是根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特质,尤其是传统儒学有着丰富的道德人格理论,梁启超先生曾说:“儒学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舍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也。”[3]儒家道德人格理论的核心是君子人格,镜鉴君子人格的内涵规定和修身路径,对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责任,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恩格斯说:“时代的性格主要是青年人的性格。”[4]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发布的2015年度调查结果显示,积极正向、多样活跃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总体态势,在道德观层面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雷锋精神”,愿意参加公益志愿活动。但存在的不足也值得重视。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太自我、太脆弱、太自由等价值倾向,道德认同与道德实践脱节[5]。科学评估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找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不足,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各种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认识。道德人格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而道德实践又总是在一定道德认知指导下进行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二者相互作用。全球化导致的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碰撞和交流,中国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导致的社会全方位、深层次巨大变革,为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带来多元化价值取向: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艰苦奋斗与享乐主义、奉献担当与功利主义、重义轻利与拜金主义等。道德认知的多元化,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践行时面临方向选择的困惑。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基础上,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美好情感是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基本道德要求,然而大学生群体一再曝出令人痛心的恶性事件: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同学事件、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撞人杀人事件、2013年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毒杀同学事件、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范源庆虐杀流浪猫事件……这些恶性事件不仅反映出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更是极少数大学生道德心理与行为的扭曲与畸变。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践行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守精神。“在道德人格的构成中,道德意志居于十分关键的位置,它是由知、情到行转化的关节点,也是道德人格实际形成的关节点”[6]。在人生征途上,谁都不可能永远是坦途、鲜花和掌声,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道德意志薄弱的状况: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压力就崩溃、遇到担当就回避、遇到邪恶就躲闪、遇到义利就迷失,遇到挫折甚至自暴自弃等。
道德信念是指“激励、支持人们道德行为的那些自己深信不疑的正确的道德观点和准则,支配着人们在道德生活中行动的倾向”[7]。道德信念本质上是个人在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坚定的道德信念不仅能够为人生指明正确前进方向,而且有助于提升自身道德境界。一个人一旦失去对高尚道德信念的追求,就会在价值体验方面表现出严重的感性化倾向,滑向庸俗的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表现在某些大学生身上,精神空虚,每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不知道如何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缺少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思考;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却对娱乐明星的八卦奇事狂热关注。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品质的外在体现,一个人道德人格的高尚与卑劣,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大学生基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够理性明辨是非、善恶和荣辱,具有较高道德认知水平。然而当现实生活中需要做出具体道德选择与行动时,由于受社会复杂环境及错误价值观念驱使,相当数量大学生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两张皮的脱节现象:明知过马路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却抱着法不责众心理闯红灯;明知做人应该诚信,却在考试时作弊投机取巧;明知乘车、买饭应该排队守秩序,轮到自己时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明知在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课学习,却管不住自己玩手机、睡大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必然会带来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的剧烈变动。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带来或推动了新的社会风气的产生和发展,如进取精神、时间和效益观念、竞争和创新意识、自由和平等观念。但是,市场经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负效应,主要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滋长”[8]。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人们的利己主义;市场经济过分强调金钱,“一切向钱看”容易诱发人们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容易诱发人们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容易诱发人们不择手段,以身试法。
道德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普适性,优秀的道德传统,可以超越历史时空发挥其永恒的社会教化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许多优秀的伦理道德思想,如“仁者爱人”“尚公贵和”“义利兼顾”“诚信不欺”“推己及人” “恭谦礼让”“忠恕之道”“正直宽厚”“尽职尽责”“自强不息”等。这些道德思想是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几千年而不中断的文化瑰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竭动力之根源。然而近几十年中国社会剧变导致的道德观念混乱乃至滑坡,再加上西方道德观念强势冲击,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对国民尤其是大学生的影响力日趋弱化。可喜的是,优秀传统道德之于当今时代的积极意义日渐显现,重拾文化自信已成当务之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由于我国特殊的人口结构,孩子在家庭中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仅造成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而且还培养了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德行。处于学龄阶段的中小学生,在家庭父母要求考高分成绩、在学校老师要求考名牌大学,只重视学习,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既要大学生学会专业技能建设国家,更要大学生学会明理修德服务社会。然而大学德育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跟不上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失当,具体表现为:在德育内容编写上脱离现实生活,在德育传授方法上片面硬性灌输,在德育考试评价上侧重理论知识,在德育氛围建设上没有全员育人。
社会转型期制度的不完善、法律的不健全、人心的不可测叠加在一起,使得社会经济秩序出现一定混乱,反映在文化上,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水平也出现摇摆和下滑。“小悦悦事件”拷问着人们的道德灵魂,老人摔倒要不要扶成为热议的社会话题,雷锋遭到一些人的调侃等,这些反常现象,无不表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尴尬。再加上对外开放过程中,“由于近年国际交往增多,受到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影响而产生的崇洋媚外的现象,现在已经出现,今后还会增多”[9]。社会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不良影响不容小觑。
“四有”新人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君子人格虽有不同的意蕴解读,但乐道、厚德、好学、崇礼应是其核心内涵。对君子人格的内涵意蕴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从而达到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形塑的镜鉴作用。
孔子对“道”的坚守,“朝闻道,夕死可矣” 奠定了人生的定位、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追求目标,高扬了人的理性和尊严,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方向,生活更为充实;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充满顶天立地的人格力量和道义感召;张载主张君子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君子心中的“道”,是价值理想,更是人生动力和奋斗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将君子乐道转化为理想信念教育,将“道”的内涵转换为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等意识形态术语。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梦”的实现与“中国梦”的担当统一起来,将个人“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与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信仰统一起来,最终达到把君子追求的“道”创造性转换成对理想信仰的精神追求,培养有理想的一代新人。
儒家君子集“仁、孝、忠、义、直、礼、智、信、谦、廉、勇、耻、恭、宽、敏、让”等诸多美德于一身,聚万千美好于一体,综观君子的核心道德内涵,可用仁、义、礼、智、信表征君子人格的基本品质。传统儒家君子修身的道德要求,除少数落伍的封建礼教外,大多数人际交往需要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发展或对其内容稍加改造,或对其形式加以拓展,或对其语境进行改换,依然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比如“忠”德,剔除忠君糟粕外,“忠”还有尽心尽力、竭诚不欺、忠于祖国的道德含义。“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关联性和相通性:由忠爱、忠孝、忠恕、忠善等蕴含的仁爱之德,可以涵养人们和谐、爱国、友善的价值理念;由忠义、忠正、忠公、忠直、忠鲠等蕴含的义正之德,可以涵养人们文明、平等、公正的价值理念;由忠诚、忠信、忠瑾等蕴含的信义之德,可以涵养人们诚信、和谐、文明的价值理念。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培养有道德的一代新人。
儒家认为,人的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学习才能知善恶、辨是非、明事理。“学”是君子内在修养和外在规范的获取方式,只有好学、博学,才能完成君子人格的内质修养,才能获得君子人格的外在规范。今天“学”的任务绝不仅仅是道德修身,因为即便德胜才是君子,却也担负不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将君子好“学”扩展到学习一切人文与科学知识。儒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研学路径,对今天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乃至生活事理,都有切实帮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也不能粗暴地硬性灌输,而是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深入思考,学会辨别真理的能力。除课堂教学外,要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真理、笃信真理、践行真理。
在儒家君子人格内涵中,最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创造性转换的就是君子崇礼中的“礼”。传统儒家所谓的“礼”,除了一些人际交往所遵循的礼仪、礼貌与礼节外,其核心规定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格的等级关系以及其它服务于当时宗法制度的道德规范。在封建礼教的束缚、摧残、压制之下,人们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价值与个性,鲁迅先生曾辛辣揭露了封建礼教杀人不见血的历史罪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对儒家之“礼”进行批判性改造,抛弃旧礼教,注入新内涵。现代文明社会需要规范有序、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现代国家建设需要栋梁之材,结合时代发展和需要,可以将儒家之“礼”转换成“礼仪、礼貌、礼节、规则、规范、规矩、法规、法律、法纪”等现代术语,在德育教学中强调规则意识,培养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自省即是自觉开展思想斗争,主动找出自己不足,认识自己的过失,通过自觉“省察”,使自己日趋完善。这种高度重视内因,旨在激发内在能动性的修身之道,体现了强烈的自律、自强精神,“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自省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以他人、他事为鉴,对照检查自己,引以为戒。“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这一修身方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应改变空洞说教,引导学生从自身主体性角度自觉修德养性,变“要我修德”为“我要修德”。
所谓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小心谨慎,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为非、越轨,做到表里如一,这是人们在道德修养中高度自觉与真诚的表现。慎独是儒家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慎独的关键是将外在的道德准则、规范切实转化为内心的道德信念,形成内在的道德意志。这样,道德就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由外在约束转换为内在自我约束。“慎独”这一修身方法,启示我们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创新教育形式,创设“慎独”境遇。比如在考试时实行无监督考试,让学生体验慎独理念的真谛,自觉向真、向善、向美,从而达到修身明德效果。
中国先哲深明量变质变之理,认为宇宙万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人的道德境界的升华、理想人格的养成,既需要从细微处开始,又需要长期积累,故提出重微·重积道德修养方法和原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玩于微,成于渐,而坏于积”的古训警示后人,对恶要防微杜渐,对善要积善成德。重微·重积这一修身方法启示我们,高校德育无小事,“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应坚守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平等待人的良好品格”[10],以身作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同时又教育学生修德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
知行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话题。中国古代所讲的知行,既具有认识论意义,同时也是伦理学范畴,知是道德认识,行是道德践履。儒家认为,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由学而知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学,才能获得道德认识。同时儒家学者又指出,道德认识对于养成君子人格固然十分重要,但若只停留在道德认识而不付诸道德践履,那就没有道德意义,实践性是道德的根本属性。明代王阳明为纠正知行脱节的倾向,提出“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理念。这一修身路径,要求我们不能仅在课堂上讲授大道理,更要把“力行”“躬行”“笃行”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心,培养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现代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