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鹏飞 张伟 田耀洲**(1.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1008;.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消化科 南京 100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最新的罗马Ⅳ标准[1]将其定义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伴排便频率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根据患者的异常的排便习惯,将其分为4个亚型[1]:便秘型(IBS-C)、腹泻型(IBS-D)、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IBS-U)。在欧美国家成人患病率为10%~20%,我国为10%左右,且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为主[2]。目前IBS-D的病因和病机尚不清楚,现有研究表明[3]: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异常、肠道感染、黏膜免疫和炎性反应、脑肠轴功能紊乱、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食物不耐受和肠道菌群紊乱等多种因素参与IBS发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IBS-D主要是应用解痉药、止泻药、抗抑郁、肠道微生物制剂对症治疗,虽然症状得到缓解,但疗效不持久,易复发。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就中医外治法治疗IBS-D进行了多方面的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说明针刺通过疏通经脉、调理气血,达到治疗目的。徐磊[4]将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取足三里、上巨虚、天枢、太冲、脾俞穴施以健脾疏肝针刺法,并根据辨证论治分别施以配穴,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治疗4周,随访3月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经疏肝健脾、理气调肠法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复发率(44.9%)低于对照组。李静[5]应用“健脾调神法”配穴针刺54例IBS-D患者,穴取百会、印堂、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等,治疗6周后,与口服匹维溴铵片西药组相比,“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法在治疗早期缓解腹痛即优于西药匹维溴铵片,治疗后期可明显地改善腹痛程度与发作频率,可提高排便满意度和减少生活干扰、优化睡眠质量,总体疗效优于西药匹维溴铵片。占道伟等[6]将57例IBS-D患者分为针刺及对照组并予不同处理,针刺组选取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结束后,针刺组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发现患者血清5-HT水平下降。故占氏推断这可能是针刺降低患者内脏敏感性、改善肠动力紊乱状况、调节脑肠互动作用失衡状态的作用机制之一。
艾灸是利用灸火和药物的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温补脾肾,温经散寒、防病保健的目的,此法广泛用于IBS-D的治疗。张狄等[7]将97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观察组取双侧大肠俞、天枢施以温和灸,治疗28d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愈显率,并且治疗结束后3月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蔡洁等[8]采用雷火灸治疗气虚型IBS-D患者35例,治疗组取天枢、大肠俞、足三里等穴施以赵氏雷火灸,结果表明雷火灸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且在疗程结束后仍有较好疗效。苏强等[9]运用腧穴热敏化悬灸治疗IBS-D患者40例也得出类似结论,且发现治疗后两组血清SP、VIP、Ach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因此苏氏推断,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BS-D患者血清SP、VIP、Ach水平,从而改善肠道敏感性。
穴位贴敷是在辨证取穴指导下将药物贴敷于指定腧穴,通过腧穴对药物的直接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王艳艳[10]随机将120例IBS-D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行西药治疗,结合组再施以中药穴位贴敷(组成:白术、苍术、薏苡仁、黄连等)。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结合组痊愈1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88%,明显高于西药组(66.67%)。陈亮亮等[11]将脾胃培源方(组成:党参、生黄芪、白茯苓、肉豆蔻等)贴于患者的神阙、气海及双侧天枢穴位,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连续治疗4周后,研究发现穴位贴敷组在改善患者腹痛、腹泻等主要临床症状方面有明显优势,且远期疗效稳定。
穴位埋线是在辨证选穴的指导下应用羊肠线对腧穴的持续弱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对照中,赵娟娟[12]将6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及对照组,埋线组取中脘、天枢、脾俞、肝俞等穴,对照组口服培菲康胶囊和奥替溴铵片,治疗2个疗程后,结果显示:穴位埋线疗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症状与大便性状的改善要优于药物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药物组。姚俊秋[13]应用穴位埋线治疗30例IBS-D患者,治疗组予大横、三阴交、肝俞、脾俞埋线治疗,同时服用马来酸曲关布汀片,对照组仅口服马来酸曲关布汀片,治疗结束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对肝郁脾虚腹泻型IBS腹痛、腹泻及粘液便症状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且适用于各性别、各年龄层中重度肝郁脾虚腹泻型IBS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黄建华等[14]应用穴位埋线治疗31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观察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中药灌肠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选方用药,从而直接作用于肠道起到治疗作用。乔敏等[15]应用中药灌肠治疗39例IBS-D患者,治疗组予中药灌肠(白术、厚朴、乌梅、石榴皮、乌贼骨、炒白芍),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腹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率为72.5%;治疗组腹痛有效率为87.2%,对照组腹痛有效率为75%。时晶[16]应用中药灌肠治疗34例IBS-D患者,将治疗组分为脾虚证和大肠湿热证,脾虚型予山药、炒荆芥、白芍、甘草等,大肠湿热型予苦参,地榆,败酱草等。对照组予阿米替林、易蒙停。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3,无效4例,总有效率88.2%,高于对照组(60%)。霍涛等[17]研究黄术灌肠液对IBS-D大鼠肥大细胞与P物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黄术灌肠液可能通过降低回盲部肠组织黏膜中肥大细胞数目,调节血清及回盲部肠组织内P物质含量,通过产生协同作用,调节肥大细胞脱颗粒的连锁反应,起到治疗D-IBS的作用。
穴位注射法是在辨证取穴的指导下将药液注射到指定腧穴,通过腧穴对药物的直接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雷淼娜等[18]运用穴位注射治疗IBS-D患者30例。治疗组取天枢、大肠俞、气海、太冲、内关、中脘、足三里穴并予黄芪注射液注射,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30d后,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显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王家满等[19]将9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口服曲美布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取穴:心俞,肝俞,脾俞。研究显示:治疗组在腹痛程度和腹痛频率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皂苷和黄酮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0],选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可同时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其对经脉不同穴位的作用紧密相关,更好的改善D-IBS 患者临床症状。
陈勇等[21]采用“疏肝理气,调神解郁”推拿法治疗IBS-D患者34例,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行气,调神解郁”推拿法,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0.6%。随访时观察组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率44.4%,说明推拿联合西药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黄应杰等[22]应用耳穴贴压治疗32例IBS-D患者,治疗组取直肠、大肠、交感、神门、内分泌等耳穴,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治疗4周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6,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且能抑制5-HT的过度表达。
金月琴等[23]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30例IBS-D患者,结果显示针刺组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9.3%,优于药物组的63.0%(P<0.05)。张冠中[24]应用针刺配合摩腹法治疗30例IBS-D患者,结果:摩腹组(针刺配合摩腹法)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针刺组。王金艳[25]运用八脉交会穴埋线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60例IBS-D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王全权等[26]应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神阙灸治疗38例IBS-D患者,治疗4周后,与口服西药的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腹泻、腹痛症状方面疗效也优于对照组。徐宝才等[27]选取60例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雷氏补火生土法配合脐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目前现代医学对于IBS-D并无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主要为调节胃肠动力药物、调节内脏感觉药物、中枢抗抑郁焦虑药物等,但是临床疗效欠佳,且容易产生依赖性。而传统医学中医外治法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显著,尤其是在缓解症状、控制复发率、减少药物副作用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为临床治疗IBS-D提供了新的方向。中医外治法治疗IBS-D虽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从目前文献报道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临床研究主要以临床疗效观察和总结为主,缺乏对其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同时笔者通过整合文献,推断中医外治法治疗IBS-D之所以有效,可能与其降低血清5-HT、SP、VIP、Ach水平等密切相关。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更多的需要开展关于外治法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同时加强随访及建立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探索出多套价廉高效的的外治法诊疗方案,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