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史帝
(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形态教研室,宜春 336000)
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其中教法改革的核心主要看教学是否“有用、有趣、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大数据共享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科学地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角色变化,满足“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探索出符合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当前广大解剖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以椎骨及其连接为例,选取2 个教学班进行对照,实验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旨在对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开展信息化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临床应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有效的催化剂。根据临床岗位对知识与能力的需求,结合《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用性教学”理念,以教学“有用、有趣、有效”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信息化教学,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骨的分类、骨的构造和骨连接的分类及特点等知识有一定了解,椎骨及其连接章节要求学生掌握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临床应用;椎骨间的连接方式;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腰椎穿刺的部位、路径及注意事项;在活体上能鉴别常用的骨性标志并熟悉其临床应用;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专业传授与德育教学的有机融合。
将实验班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并编入班级群;利用问卷星软件设置3个问题即您属于哪个年龄段、您每天累积使用手机的时间、您是否有颈部酸胀、活动受限和头晕眼花等症状,形成调研二维码并发给各学习小组;用手机VR软件拍摄各部椎骨及椎骨连接小视频,并命好名;编辑临床腰穿操作视频;设计讨论活动的主题、制作微课、设置测验习题、完善PPT课件和教案等。
依托3D数字解剖系统、超星学习通手机APP、超星网络课程平台、标本和模型等教学资源,从“课前活动、课堂实施和课后提升”3个环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信息化教学,实施如下。
各学习小组凭调研二维码在校内、外开展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并发入班级群;推送预习任务,包括教学课件、微课、临床腰穿视频和VR小视频等。
①利用学习通签到,清点人数。②从脊柱引申出腰杆,教导学生要挺直腰杆,堂堂正正做人,切入教学主题。③随机选取2个学习小组代表进行调研汇报,教师小结点评并对小组进行考核,以激发学生的获得感。④利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案例开篇,提出3个问题即成人有多少个椎间盘?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腰穿时穿刺针的路径?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启新课。⑤结合椎骨标本、活体、模型和手机VR小视频等,开展师生直观互动式教学。如讲授颈椎时,首先教师用PPT课件讲解颈椎结构,随后师生一起手拿颈椎进行同步触摸学习,加深了解颈椎的结构特点及临床应用,最后学生观看学习通APP里的颈椎VR视频,进一步巩固对颈椎的认知,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手机,不做低头族,以此类推完成其它椎骨的学习;最终随机选取学生对颈椎、胸椎和腰椎进行要点归纳并进行标本鉴别,实现教师在“做中教,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⑥利用3D数字解剖系统直观讲解椎骨间连接的毗邻关系、特点、功能及临床意义;结合PPT图片和3D数字解剖系统动画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强调腰穿部位的科学选择,教导学生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敬畏生命;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其探究精神。⑦通过观看腰穿视频,增强学生的临床角色感,分组讨论腰穿路径及注意事项,并抽查学生利用穿刺针对腰穿操作进行演示、讲解,激发学生对救死扶伤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培育具有高尚品格、富有人文情怀的医学人才[2]。⑧结合骨架模型、活体阐述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及意义;从脊柱的生理弯曲引申至脊梁,教育学生要坚定信念,坚持梦想,接人待物既要守住红线,又不墨守成规。⑨利用3D数字解剖系统播放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和脊柱的运动,师生进行同步互动感受脊柱的屈、伸、旋转和环转运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⑩回归案例,利用学习通开展随机提问和学生抢答,解决案例中的3个问题,并进行个人考核。⑪通过学习通发布课堂测验,检验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通发布主题讨论,即谈谈你对椎骨疾病的认识、临床上何时需要进行腰椎穿刺,学生们查阅资料后回帖,教师在线点评、批阅,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巩固、拓展知识。
为了检验学习体验、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通过学习通APP给实验班和对照班均发布问卷调查、主题讨论和知识点测验,进行对比。
问卷调查设置了3个问题,即你是否喜欢本堂课的教学方式、您是否掌握了椎骨及其连接的相关知识、你是否掌握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结果显示96%的实验班学生选择了积极选项,远高于对照班的75%;讨论主题为谈谈你对椎骨疾病的认识、临床上何时需要进行腰椎穿刺,结果显示93%的实验班学生积极参与主题讨论,并涌现出很多精华回贴,而对照班只有78%的学生参与讨论,精华回贴较少;知识点测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平均分为92分,而对照班的平均分只有80分。
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地位[3],实验班的学习体验、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高于对照班。
综上所述,借助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3D数字解剖系统、学习通手机APP、VR软件和标本等教学资源,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示范法、实践演练法和主题讨论法,尝试了对椎骨及其连接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了信息化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4],体验了信息化技术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拓展了教学时空[5],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为后续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